當前,蕪湖市作為承接“東數西算”工程的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城市之一,正積極打造數據中心集群,搶抓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新機遇。鏡湖區作為蕪湖市的中心城區、服務業的核心區,近年來充分發揮中心城區優勢,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數字江淮”戰略部署,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推進。堅持以“數字化發展”為引領,推進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豐富產業載體平臺,全力賦能區域經濟發展,有效推動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有效融合。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方面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為充分發揮主城區商貿服務業優勢,加速第三產業提質升級,鏡湖區一手抓傳統商貿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一手抓新興平臺經濟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批集聚效應明顯、業態特色鮮明的高端消費和服務業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
“數字化+新零售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易久批、波奇網、途虎養車等一批專業化互聯網消費平臺頭部企業紛至落戶。通過網絡銷售+在地服務聯動模式,對傳統商貿服務業進行了顛覆式改造,落戶項目近年來的發展態勢在細分專業領域均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以來,鏡湖區新引入普來澤貿易、殼牌能源、京東電器等業界知名企業,并在傳統商貿業數字化轉型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全區商貿服務業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
“數字化+人力資源”產業發展生機勃勃。全區先后建成“蕪湖市人力資本產業園”“云工享·靈活用工產業園”“仁聯集團總部經濟園區”等人力資本產業集聚區,博納德投資、口碑工作、仁聯集團等150余家關聯企業紛紛落戶。通過數字賦能、大數據聯動全國人力、勞務資源等方式,全區人力資本產業預計可實現年度營收超150億元,吸納就業超20萬人,服務惠及70余萬人。
-
“數字化+直播經濟”方興未艾。直播經濟產業園、斜杠廣場直播基地等園區相繼開業運營,通過構建“直播+電商+網紅帶貨”的新型業務場景,規范拉動直播經濟發展,重構產業格局,為數字時代三產服務業創新賦能。
為推動傳統制造業由大到強,引導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更好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鏡湖區始終堅持把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全區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重點予以推進。
-
全區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蒸蒸日上。以海爾卡奧斯、檬豆網絡、海螺信息、共生物流為首的一批優質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在區內扎根發展、不斷壯大。
-
一批有特色、有亮點的工業互聯網案例璀璨亮眼。海行云“Hotplate”平臺通過幫助企業打造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加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成功入選了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平臺;檬豆網絡“皖豆云”平臺納入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其本土化的中小企業采購供應鏈平臺有效提升了制造業企業獲客率、原材料、產成品的采購效率,減少了采購成本;海螺信息建設的“云工”工業互聯網平臺全面上線,打造出全國標桿水泥數字化發展范本,其典型做法已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國家網信辦數字科技企業雙化協同典型案例;共生物流獲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其“共合供應鏈”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為制造業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達20%。
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建設深入推進,全年累計賦能制造業企業超5500家。
“栽下梧桐樹”方可“引得鳳凰來”。為著力搭建數字經濟專業化的發展服務平臺,努力構建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的生發地。鏡湖區深耕“服務+政策+平臺”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符合鏡湖主城區發展的產業服務之路。
-
在政策制定上。出臺了《鏡湖區關于促進互聯網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鏡湖區關于促進軟件信息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鏡湖區關于促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有關數字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為數字經濟發展厚植政策土壤。
-
在載體建設上。鏡湖區先后建成13個線上經濟產業園區,全年營收超220億元;“火車站東廣場數字產業園”、“老船廠·智慧港”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加快,為后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載體、新機遇。更為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聚集、數字經濟布局創造無限可能。
-
在“雙招雙引”上。近年來海行云工業互聯網、青島檸檬豆、瑞鯨供應鏈、上海西信、T3出行、智唐科技、中興視通、深圳千里云稅數字科技、滿運軟件科技等一大批數字經濟行業頂尖企業落戶鏡湖興業發展,“行業大樹”已逐漸成長為“產業森林”。
-
在企業服務上。鏡湖區堅持以蕪湖市服務企業“1%工作法”為抓手,深入實施“穩經濟、優環境”企業包保服務、企業服務聯席會議等工作舉措。用精準、有效、務實的工作舉措,解決了一批企業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為企業打造良好生態,不斷創優營商環境。
下一步,鏡湖區將繼續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強勢發力,圍繞政策引領、載體建設、項目招引、企業服務等方面持續做功。進一步加快數智賦能,提升產業發展新高度;進一步做強載體,搭建企業雙創新舞臺;進一步凝才聚企,匯集產業發展新動能。只爭朝夕、搶抓機遇,走上經濟提質升級“新路線”,跑出數字經濟發展“加速度”,努力打造出數字經濟“鏡湖樣板”。(嚴暮晨)
來源:鏡湖區經信局
編輯:吳根權
審核:鄧九平
運維支持:安徽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