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奧康國際發布業績預告,2022年預計虧損3.2億至3.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3.5億元至4.1億元。2022年預計扣非凈虧損為3.8億元至4.4億元。
對于此次虧損,奧康國際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受疫情影響年收入下降,同時對經銷商與合營商因疫情造成的影響給予一定的補貼。此外,該公司實施品牌戰略升級,在廣告投放、業務宣傳、形象升級方面的投入增加較多。
值得注意的是,當主營業務連續三年不賺錢時,即使手握斯凱奇、彪馬等大熱運動品牌的代理權,也難幫昔日“鞋王”翻身,而奧康國際的“另辟蹊徑”——賣吊牌能否助其翻身,依然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2019-2021年,奧康國際凈利潤雖保持了正向增長,但扣非凈利潤卻連續三年出現負數,分別為-3008萬元、-1735萬元、-1404萬元。
奧康國際作為中國最早生產真皮皮鞋的品牌之一,至今已有32年歷史,旗下擁有奧康、康龍兩大主要品牌,素有中國真皮鞋王的稱號。
2015年,奧康國際牽手美國運動鞋品牌斯凱奇;2017年,奧康國際與INTERSPORT建立合作關系,成為INTERSPORT旗下運動品牌彪馬的代理人。手握兩大運動品牌,奧康國際被業界寄予厚望。然而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奧康國際似乎并沒有吃到兩大運動品牌的紅利。
成為斯凱奇和彪馬兩大運動品牌的代理商后,這兩個品牌的價格帶在400元到900元之間,有望幫助奧康國際抓住前述中高端價格帶的空白。但從近幾年的財報來看,奧康國際并沒有充分發展國際品牌的市場優勢,仍將希望寄托于自主品牌所面向的大眾市場。
2021年,奧康品牌營業收入占比超六成,其余品牌均占一成多。這也體現在門店數量的差異上,奧康品牌期內門店數量近1700家,而其余品牌各自的門店數量僅有百余家。
除此之外,2019年12月,奧康國際分別與杭州康米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溫州翔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署《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授權以上兩家公司在電商平臺上銷售奧康品牌的男裝、童裝和童鞋。目前各大電商平臺上已有奧康品牌的男裝和童鞋旗艦店。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通過賣吊牌另辟蹊徑,但隨著以南極電商為代表的授權業務難言樂觀的局勢越加明顯,奧康國際的賣吊牌業務能否打破其增長困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