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剛過,浙江杭州的市場陸續開市,在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不少商戶們表示,目前正是春裝上新的時刻,這里一開市就非常繁忙,開單、交易忙個不停。
記者來到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中的一個服裝城,這里已經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批發商忙著下單,經營戶趕著打包。
商戶:沒有時間休息,中午飯都沒有時間吃。昨天應該交易1000多單,銷售量“飛起來”。
市場打包運輸員:從早上7點半到10點,兩個小時拉了四五趟了,打包要打到晚上七八點。發往哪里的貨都有,安徽、河南很多。
商戶們也表示,供不應求的情況從春節放假期間就開始了,不少商戶在春節假期就天天接到客戶的催單電話。開市后,不少采購商下了高鐵直接拉著行李箱來采購。

織造面料市場接單分化
春節結束企業開工后確實有布老板忙著發貨,接到新單,而且印染廠也接了不少白坯進倉,看似織造市場也在動起來。但實際上,從整體市場來看,也并沒有達到預期。
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樣本內織造企業開機率在35.3%左右,仍處低位。
近三年最差聚酯產銷
開年以后,伴隨著對中國新一年經濟的強勁信心,原料市場漲聲一片。但令人尷尬的是,強預期與弱現實對比非常明顯,再跌價原油接近8%的一周累計跌幅,以滌絲為代表的原料價格上漲并未持續多久,在經歷了幾天高位橫盤以后,部分聚酯工廠的滌絲價格甚至開始走低了。
僅就聚酯產銷而言,開年以后滌絲的銷量實在是不如預期,1月28日至2月2日的這一個周期內,聚酯市場的平均產銷僅有22%。
根據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算起,除了瘋狂了一波以后市場處于恢復期的2019年和疫情突發全國靜默的2020年,今年開年以后第一個周期的平均產銷是最低的。哪怕是公認市場低迷的2022年,年后第一個周期的數據也有31%,而在2021年,這個數據則是高達驚人的123%。
其實服裝與面料行情不一致,也實屬正常。一方面,2月本身是春季服裝上新的重要季節。春節前,服裝店的庫存幾乎清空。那么春節后開工,服裝店老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四季青這類服裝批發地進貨。另一方面12月開始,疫情管控徹底放開,人們紛紛結束了居家隔離,開始走出家門,加上部分服裝店的促銷清倉活動。因此四季青生意火爆。
而織造面料方面,2月本身是淡季,3、4月才是旺季。按照生產時間,服裝企業接到訂單后,選用合適的面料,還需打樣、試色,最終到確認后下單給面料商,這其中所需的時間少則1個月,多則2個多月。因此,目前在售的服裝都是織造面料企業年前就已經完成的訂單。
簡而言之,行情依舊是分化的,有企業接單到手軟,有企業依舊在等單來。
需求增長不確定
多家鞋業巨頭處觀望中
2022年,受惠遞延訂單加上客戶積極補貨,推升鞋業巨頭寶成、豐泰、志強-KY制鞋營收、獲利皆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運動品牌客戶從2022年Q4開始進行庫存調整,制鞋廠商皆表示,目前感受到的訂單氛圍仍偏保守,今年(2023年)的需求增長不確定性下,對資本支出計劃將更審慎評估。
以豐泰來說,公司長期維持年增7~10%的目標,但針對2023年的擴產幅度,公司表示,有可能低于平均水準,短期內資本支出不會太快復蘇,除非看到消費力道明顯回溫。
豐泰目前產能分布為:中國9%、印尼14%、越南51%、印度26%。
而志強-KY的集團營運總部位于中國臺灣臺中市,于越南以及柬埔寨共設有六座工廠。
市場關注度高的印尼新廠工程持續進行中,已預計2023年下半年廠區工程將完工,但公司表示,后續將觀察需求決定機臺是否進駐,以目前訂單來看,靠越南、柬埔寨產能來支應還算足夠。
至于寶成針對2023年的擴產方向未給出明確數字,公司強調,會持續關注外在經營環境變化,適度擴充產能,并保持最大彈性進行產能配置。
法人推估,寶成2022年制鞋的出貨量約在2.7億雙,生產基地則位于臺灣彰化、中國大陸、越南、印尼,而公司繼續多元布局策略,目前最新計劃則是針對“印度”建廠評估中,公司強調,此計劃還在初期的評估階段,距離真的動工量產還需要時間。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
紡織人的謹慎也是很有道理
進入2023年以后,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惡化了。俄烏沖突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美聯儲加息幅度雖然有所放緩,但是利率卻依然在往上增長,現在的利率已經加到了4.5-4.75%,抽空了實體企業的現金流;2022年不少主要經濟體都是在靠“吃老本”度日,但畢竟不像美國那樣可以自己印本錢,手上能用的籌碼越來越少,隨時有崩潰的危險……
2023年,與其它國家橫向對比,中國因為較為穩定的內外部環境以及強大的實力,或許會被凸顯得比較優秀,紡織企業的訂單雖然可能會少,但受到劇烈沖擊的可能性卻不大;但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因為國外經濟形勢的惡化,國內紡織品又極為依靠外貿,因此就紡織人的直觀感受而言,反而會覺得很難受。
來源:綢都網、鞋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