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紡織市場"金三銀四"將到,多地密集調研紡織產業? 廣東2025年紡服產業爭取營收達7000億元!智能化助力紡織企業"輕裝快跑"

發布時間:2023-02-25  閱讀數:24771

紡織市場"金三銀四"將到,多地密集調研紡織產業? 廣東2025年紡服產業爭取營收達7000億元!智能化助力紡織企業"輕裝快跑"


中國服裝協會發布的《2022年1-12月中國服裝行業經濟運行簡報》預計,2023年,我國服裝行業在經歷了階段性下降后將進入恢復性、常態化發展周期,基于2022年行業運行的低基數效應和國內大循環的有力支撐,預計2023年行業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韌性增長,穩步恢復”的發展趨勢明顯。


從國際市場來看,在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海外訂單轉移、中美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下,2023年我國服裝出口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整體將呈現增速前降后平、規模明顯收縮的趨勢。但是也要看到,隨著海外零售商和品牌集團的去庫存結束以及全球通脹得到遏制,市場消費需求和補庫需求逐漸修復,海外訂單或將在下半年有所回升,服裝出口形勢將隨之轉好。同時,“一帶一路”和RCEP等貿易合作協定持續推進,“平臺引流+內容種草+直播帶貨”新型營銷方式促進跨境電商加速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服裝外貿出口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全球產業變革的大趨勢下,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仍然在奮力拼搏,對未來仍有信心。


推動建圈強鏈

多地密集調研紡織產業?


當下,產業基底深厚的紡織產業,已經進入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產業轉型的“攻堅期”“突破期”,既要規模優勢又要提升質量成為必然方向。浙江、山東、廣東、湖北、安徽、陜西等地產業優勢突出,連日來,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密集到產業集群、企業調研,加強區域協調發展,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成為發展共識。


圖片


在調研中,多地企業負責人和相關人士表示,當前,在立足科技、時尚、綠色的行業發展定位的基礎上,要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推廣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加快紡織產業轉型升級。


浙江省海寧市作為紡織服裝產業重要集群地,在細分產業上,家紡布藝、經編紡織、皮革服裝、時尚服裝和襪業等都已經具有很好的基礎和市場影響力。


2月7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一行到海寧調研時表示,未來,還應該聚焦產業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優勢,不斷與周邊地區形成供應鏈協同,不斷完善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注重現有優勢平臺和資源整合,避免重復建設,打造龍頭領軍企業和優勢品牌,加速產業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推進各大特色產業邁向中高端。


“探索‘1+N’發展模式,以岱銀集團、國創中心、魯普耐特等企業為引領,推動區域內各類紡織企業協同發展、集聚發展,激活、釋放發展活力。”2月9日,山東泰安市泰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周鵬飛調研紡織服裝產業鏈項目建設工作時提出,要抓策劃,在產業發展上拓思路。


近年來,岱銀集團不斷探索新發展模式,持續加快國內產業鏈改造升級,加快完善國際產業鏈布局,加大高端服裝品牌培育力度,放大比較優勢,引領產業發展。去年以來,岱銀集團對原有毛紡項目進行整體技術改造,建設行業一流的高檔毛呢綠色智能工廠;積極推進20萬錠紡紗生產線數字化改造,打造特種紗線制造領軍企業;加快推進雷諾西裝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打造全球化高端服裝定制領軍企業。


近年來,青島紡織谷“立足紡織轉型升級、跳出紡織發展紡織”的園區經營理念,積極融入青島市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中,以紡織服裝產業為核心,借勢膠州灣東岸老城區復興和產業聯動,提高青島紡織時尚產業的知名度。


在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調研紡織谷時尚創意園區建設工作時,青島紡織谷置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紡織谷充分發揮園區產業生態和區位優勢,扎實推進申報全國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示范園區等重點工作,力爭在產業鏈招商、青島設計師集聚發展等關鍵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湖北省潛江市委書記向斌在2月初舉辦的紡織服裝產業政策優化調整工作上提出,要全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實,打通企業在發展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堅定企業發展信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要進一步優化流程,強化政策兌現時效,以更大力度支持紡織服裝產業擴能提質增效,打造紡織服裝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此次政策優化注重前后政策有機銜接,順應形勢,新出臺的“十三條”是在《關于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十二條措施》基礎上,解決對企業的支持以及普惠政策問題,出臺支持中倫·云尚智城和壹中心2個專項政策,積極承接沿海服裝產業轉移,最終形成“1+2”的紡織服裝產業政策體系。


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有8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多為民營中小企業,直接從業人數2萬多,有近百萬紗錠,噴氣織機2000多臺。近日,在接受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調研中,河北中冀萬隆紡織等多家企業在談到未來發展規劃時表示,企業在做優做精產品的基礎上,突出產品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同時,希望引入功能性纖維產品,加強產品科研力度,抱團發展提升地區整體實力。


2025年爭取營收達7000億元!

廣東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紡織服裝業是廣東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生產產業。2月17日,廣東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爭取到2025年底紡織和服裝產業營收達到7000億元,到2027年底實現翻一番。


圖片


根據《實施意見》,廣東將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走時尚化、高端化、品牌化、數智化、低碳化、國際化和總部經濟集聚地、創意設計策源地、服貿會展新高地的“六化三地”高質量發展道路,培育世界級先進紡織服裝產業強省。

針對目標,著眼未來,廣東將強化統籌規劃布局,推進“一群兩極三區”總部經濟集聚地建設。

“一群”,即大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建設。

“兩極”,即打造兩個紡織服裝總部經濟增長極,將依托廣州、深圳在紡織服裝商貿、全球性展會、總部、高端定制、時尚創意等方面的優勢,打造紡織服裝總部經濟和創意設計的“兩極”,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圖片


“三區”,即建設三個產業發展核心區。廣東將推進汕頭潮州揭陽、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中山服裝產業“三區”做大做強,帶動自身及周邊地區紡紗、化纖、絲綢、織造、印染、洗水、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加快發展。

《實施意見》還提出促進有序轉移和特色化發展,鼓勵珠三角保留產業鏈上的高端鏈條,即技術密集程度高、產品價值增值度高、利潤豐厚的環節。引導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加強與紡織服裝核心和重點城市開展產業共建、產業合作、優勢互補,出臺針對性優惠政策,積極有序承接產能轉移、產業鏈供應鏈部分環節轉移。


圖片


廣東將鼓勵各地規劃建設中國先進非織造醫衛用品產品示范基地、廣東省家紡家居產業園區、湛江吳川羽絨產業園區、韶關翁源繭絲綢產業園區、佛山南海紡織產業園區等特色產業園區。


京冀聯動

加速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


2022年,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攜手北京時裝周平臺共同發起了“時尚創享冀——京冀紡織服裝產業聯動升級計劃”,在2022北京時裝周期間聯袂打造“時尚河北日”,河北代表品牌發布展示活動相繼亮相王府井步行街,開啟了京冀紡織服裝產業聯動合作新征程,共同引領京津冀時尚設計新潮流。

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地產業聯動再上新臺階。“時尚創享冀——京冀紡織服裝產業聯動升級計劃”旨在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發揮北京時裝周平臺的專業資源優勢,利用首都北京的文化引領、設計帶動作用,以及河北省紡織服裝產業的生產加工和空間優勢,聚力壯大區域實力,塑造產業競爭力,優化京津冀時尚生態圈,攜手加速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

今年,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持續攜手北京時裝周平臺,充分發揮平臺專業優勢,積極整合協調優質資源,助推京冀時尚產業生態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智能化助推石獅紡織服裝業提質增效


紡織服裝行業招工難、用工貴,產能大而利潤薄等問題日益突出,發展遭遇困境。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地方試點,近年來,石獅扎實推進“數控一代”示范工程,不斷加快數控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應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進一步提高石獅紡織服裝企業與“數控一代”示范企業的協作配套水平,石獅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紡織鞋服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措施,對企業設備更新、升級給予大額獎勵和支持,助推“機器換人”戰略落地。


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石獅市工業信息化和科技局等部門積極幫助企業凝練技術研發和應用需求,引導協助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數控一代”科技創新中心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石獅眾多紡織服裝企業也紛紛向“數控一代”借力,通過對紡織服裝生產設備的改造、研發、升級,提升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緩解了用工壓力,減少了能源資源消耗,有效解決了行業痛點。 


圖片

鉆石豹服飾織造有限公司數字化智造車間一角


2023年的市場形勢會有明顯不同


臨近3月,在紡織市場傳統的“金三銀四”預期下,加之消費回暖預期加強,紡織市場一季度及今年全年行情走勢如何?“與2022年比,2023年的市場形勢會有明顯不同。”國投安信期貨化工首席分析師龐春艷表示,“一方面,能源價格在2022年沖高后回落,目前以平穩為主,對行業來說意味著成本的趨穩。另一方面,今年大家的生活將逐漸正常。就業的增加將為居民支出提供有力保障,出行的增加也將帶來服裝市場的消費增長。同時,房地產和家紡市場的消費也有望改善。”


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測


在“三駕馬車”中,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消費將從去年對GDP貢獻1個百分點跳升至4.1個百分點,投資將從1.5個百分點升至2個百分點,進出口則構成拖累,從0.5個百分點降至-0.5個百分點,即經常賬戶順差相較于去年的約4000億美元將降至1800億美元左右。全年GDP增速預計為5.6%。


就此來看,頻頻被提及的“消費扛大旗”的概念確實站得住腳,但朱海斌認為“超額儲蓄引發報復性消費”的可能性并不大。


朱海斌表示,盡管對于今年會否繼續在疫后發放消費券或現金的討論升溫,但實際可能性不大,原因在于中國歷來傾向于從生產端入手,例如刺激基建,以此帶動就業和消費。


來源:中國貿易報、南方日報、河北日報、第一財經、中國紡織報、中國紗線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