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將分別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開幕。
邁進2023年,春回大地,萬物起始,一場新的出征揚帆啟程,經濟社會各領域開局即沖刺,都在努力奪回過去三年耽擱的發展進度,搶占重新出發的先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值此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中國紡織》微信公眾號精心策劃推出系列報道——《兩會“織”音》,傳遞紡織行業代表委員的兩會視角與觀點,傾聽他們發出的行業聲音,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搖旗吶喊,助力行業行穩致遠。
產業集群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形態,在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梁勇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推動西部地區紡織產業集群現代化建設促進產業升級和區域發展的提案”。

紡織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市場化、國際化程度高,帶動就業能力強。梁勇認為應該發揮好新疆棉花的資源優勢,推動西部地區紡織產業集群現代化建設。
經過多年發展,新疆棉花已成為當地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2022年,新疆的棉花產量為539.1萬噸,占全國總量的90.2%,棉花播種面積占全國的83.2%,棉花單產143.9公斤/畝,遠高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單產水平,規?;N植和機械化水平整體較高。新疆正在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打造以“八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包括依托棉花資源優勢,著力建設“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新疆棉花不僅有力保障了我國棉花原料的供給安全,還為黃河長江流域減少棉花種植、加大糧食種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因為黃河長江流域需要8000萬畝的棉花種植才能達到新疆3700余萬畝的棉花產量?!绷河抡f,“經過多年的發展,新疆棉花產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延伸產業鏈,提升棉花產業對地方經濟貢獻率,解決更多就業;二是把棉花優勢與石化優勢有機結合起來,生產出更多的混紡產品,為下游服裝家紡等產業發展創造條件。”
因此,梁勇提出了六點建議,一是支持西部地區重點產業集群率先建設現代化紡織產業體系,在政策、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指導和支持,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二是發揮東部地區援疆援藏等對口幫扶機制作用,推動東部地區產業集群與西部地區產業集群建立全方位對接合作關系,形成跨區域協作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三是加大對產業集群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力度,不斷提高產業集群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四是積極支持和引導西部地區加快建設高標準低碳環保產業集群,加大中央財政資金對西部地區產業集群綠色低碳科技推廣應用、綠色低碳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五是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在數字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優先向西部地區產業集群傾斜,加大對產業集群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財政支持力度,培育智慧產業集群和新業態新模式。六是大力推進西部地區產業集群消費品牌、制造品牌和區域品牌建設,提升產品設計研發水平,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
“發揮西部地區后發優勢,高標準高水平發展西部地區產業集群,不僅做到產業量的擴張,更是質的提升,借機推進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紡織產業力量?!绷河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