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部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題規劃
《發展規劃》指出
廣州將錨定
“國際”重要方向
“消費”核心功能
“中心”關鍵定位
-
堅持灣區聯動、優勢互補,供需互促、雙向協調,大力實施“尚品”“提質”“強能”“通達”“美譽”五大工程;
-
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著力提升供給的創新性、豐富性、適配性,攜手港澳全面增強對全球消費的集聚輻射力、資源配置力、創新引領力,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加快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打造全球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增強“買全球、賣全球”的輻射力
▼
《發展規劃》表示,
要高站位、高質量、高效率、高標準
將廣州建設成為
消費人群高度匯聚、
消費文化繁榮發展、
消費場景新型示范的千年商都
為活力全球城市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打造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新時代示范、
“四個出新出彩”的代表典范、
人民美好生活的廣州樣本,
實現“廣聚天下客、
廣賣天下貨、廣貨賣天下”,
成為全球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引領中國現代消費時尚潮流的新標桿。
在打造全球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方面,廣州將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提高高效對接國內外消費市場的互聯互通能力,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市場環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標志性商圈。
集聚國際消費資源,增強“買全球、賣全球”的輻射力,把廣州建成國際知名消費品牌進入國內市場特別是華南市場的首選地。
作為商業活力綻放的千年商都,廣州以場景營造重塑千年商都魅力,演繹現代精致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廣州樣本。
充分發掘海絲文化、嶺南文化等傳統文化特色,發揚華僑重商傳統,以新消費為“老城市”注入“新活力”,實現“四個出新出彩”。
推動專業批發市場根據各自的產業特點選擇不同的場景化升級路徑,挖掘傳統商業歷史遺址的價值,彰顯商業活力與魅力。
為打造引領中國現代消費潮流的標桿城市,廣州將充分發揮商都優勢,拓展與國際消費市場緊密對接的通道。
大力發展彰顯本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消費品牌和商品,打造國內知名品牌、原創品牌的全國性或區域性首店、旗艦店,把廣州建成面向國內外全面展示中國制造和服務品牌的重要門戶;
引領消費潮流,挖掘廣州時尚特質和文化底蘊,以時尚引領消費,以潮流助推消費,促進時尚與科技的緊密融合,把廣州建成服務華南地區和全國、輻射全球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時尚商品、品牌、活動的展示發布中心和體驗中心。
為成為匯聚區域資源的大灣區消費樞紐,廣州將引領灣區合作,深化穗港澳合作,強化廣深“雙城”聯動,以南沙為極點推動與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的戰略互動,整合區域高端消費資源,共建共享現代產業體系與優質生活圈,攜手打造交通、產業、空間、政策協同的大灣區國際消費樞紐。
用5年左右時間
基本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發展規劃》指出,廣州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大協同、創新資源大集聚、國際交通大樞紐、國際貿易大通道、消費潛力大釋放優勢。
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機制,聚焦“國際”、緊扣“消費”、突出“中心”,圍繞“產業型”“流量型”“服務型”特征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大力提升廣州國際知名度、通達便利度、政策引領度,增強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更好匯聚全球消費資源、吸引全球消費人群。
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灣區制造”引領、全球資源薈萃,錯位互補協同、城鄉生態包容,文商旅體融合、嶺南文化凸顯,自由便利流動、交向互濟共進,面向世界的數智化、時尚化、現代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煥發“千年商都”的經典魅力與時代活力。
加快建設“一帶兩區一軸”
世界級消費功能核心承載區
▼
在發展布局方面,《發展規劃》指出,廣州消費空間布局要對標全球頂級消費中心城市,圍繞“國際范、廣州味、強強項、補短板、增供給、優環境”,結合廣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深化提升,系統謀劃廣州“世界級消費功能核心承載區—消費促進區—產業消費示范園區”消費空間格局。
依托廣州世界級的濱水岸線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商貿展會資源,打造高端消費資源最為集中、廣州特色最為彰顯、空間品質最具魅力的世界級消費功能核心承載區,成為國際品牌集聚地、消費創新策源地、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一帶”:依托珠江打造世界級消費服務業發展帶。
依托珠江高質量發展帶建設,以珠江兩岸全線貫通和閱江路(廣州塔—華南快速)等10個濱江示范段作為抓手,重點培育廣州國際金融城、環海珠濕地、聚龍灣、國際生物島、廣州塔及南廣場都會活力區、廣州精品長堤等25個產業價值園區;
打造集數字商貿、直播電商、特色文旅、休閑康養于一體的珠江世界級消費服務業發展帶。
“兩區”:聚焦中央活力區和南沙濱海新城打造國際文化旅游消費地。
對標倫敦、巴黎等世界著名全球城市,中心城區重點沿珠江前航道培育中央活力區,打造全球高端功能引領地、國際文化旅游消費中心地、品質低碳智慧生活典范區。
珠江新城
-
著力優化中央活力區功能和產業結構,提升商業商務建設量占比至40%左右,加快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地區、廣州塔周邊商業消費功能區建設,培育創意文化簇群和新興個性空間,形成更高能級、更高濃度、更高混合度的全球城市核心高端消費功能集聚區。
南沙區核心區域明珠灣區
-
對標新加坡濱海灣地區等國際標桿,充分發揮南沙作為國家新區、自貿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三區疊加政策優勢以及大灣區中心區位優勢,依托南沙游艇會、郵輪母港、高爾夫球會、天后宮等高端消費資源,將南沙灣地區打造成為南沙國際濱海新城。
-
優化用地功能、提升空間品質,引入全球知名的商業投資商、運營商和消費品牌,形成彰顯嶺南海洋文化特色的國際高端消費功能集聚區。
“一軸”:拓展提升城市新中軸打造消費地標集聚地。
連片提升廣州東站、體育中心、花城廣場、海心沙、海心橋、廣州塔及周邊地區、琶醍、環海珠濕地、海珠創新灣等消費地標、景觀節點,并向南聯系南沙,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過程中發揮引領軸心、集聚軸心及輻射軸心的作用。
構建“5+2+4+N”
總體商圈布局體系
▼
加強規劃引領,構建“5+2+4+N”的總體商圈布局體系,推進廣州城市商業空間集聚發展、復合發展、品質發展,著力破解優質零售商圈單中心集聚、外圍商圈發育不足的短板,提升消費空間的系統性、標志性、引領性,塑造消費新場景、新地標。
-
《發展規劃》指出,要建設5個世界級地標商圈
做強做優天河路—珠江新城、長隆—萬博商圈,逐步有序培育金融城—黃埔灣、白鵝潭、廣州塔—琶洲商圈。
引進國際知名購物中心、高端特色主題商場、國際一線品牌體驗店等新型高端業態和頂級奢侈品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標志性商圈,樹立全球消費潮流標桿。
-
要打造2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嶺南特色商圈
高質量改造提升廣府活力區(北京路—海珠廣場)、大西關(上下九—永慶坊)嶺南特色商圈。
推動設施改造、業態互補,凸顯鮮明廣府文化、嶺南文化特色,培育集歷史風貌、品牌購物、文化創意、美食品鑒、休閑娛樂和交互體驗于一體的公共空間,增強特色商業街區吸引力。
-
培育4個樞紐型國際知名商圈
依托海陸空交通樞紐,重點建設廣州北站—白云機場、廣州南站、南沙灣(南沙郵輪母港)、廣州東部交通樞紐4個樞紐型國際知名商圈,發揮集聚輻射國際國內,引領帶動灣區作用。
-
打造若干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新型城市級商業中心。
提升優質零售商業消費服務水平,重點推進奧體、環市東、農林下路—中山三路、廣州大道南、江南西、市橋、南部創新城(蓮花灣)、大沙地、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白云新城、金沙洲、廣州大道北、石井—新市、嘉禾望崗、融創茂、新華—區府、明珠灣、蕉門河、增城廣場—城市中軸線、廣州科教城、街口—海塱、廣州白云站等區級商圈加快建設、提質擴容。
發展國際化新型社區商業。豐富線下體驗點、快遞配送點、智能取餐點、新式書店、無人便利店、智慧菜市場等新業態,加強出入境服務站、外籍人士物業服務窗口等國際化社區設施配套,實現社區商業品質化、智慧化、國際化發展。
結合城市有機更新打通“最后一公里”,建設多元功能集成、線上線下融合、消費便利舒適的綜合性社區商業服務中心,實現城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
提高社區商業配置標準,強化生鮮超市、快遞送達設施(智能快件箱、快遞快餐收發點)等“一站式”便民服務設施配置,打造具有廣州特色的5分鐘便民生活圈。
各區發展指引:
各區協同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
《發展規劃》指出,聚焦珠江高質量發展帶、中央活力區、五大新城與交通樞紐地區,結合各區特色資源與發展基礎,開展各具特色、差異化推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動一批新場景、新地標示范項目建設與落地,實現各區協同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越秀區:
建設廣府文化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以北京路為引領,依托廣府文化資源,通過建設高品質文商旅融合發展新地標,打造廣府文化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以北京路創建全國示范步行街為引領,打響“全球活力、千年城脈、廣府商街”品牌。打造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環市東餐飲集聚區、沿江路西餐酒吧街等美食地標。
做大做強夜間消費,依托沿江路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夜間消費產品,打造沿江路夜間經濟示范集聚帶,打造北京路、環市東、海珠廣場三大“夜廣州”消費地標。
繁華的淘金商圈。
打造環市東高端名品集聚區,構建高端商業、高端體驗、高端餐飲等為一體的代表廣州高端精品品質的消費模式。
以打造廣州城市會客廳、廣州消費新標桿、廣州服務新樣板為抓手,持續煥發環市東商圈的時尚活力、經典魅力和品質文化力,助力廣州打造國際時尚之都。
促進新型消費發展壯大,重點發展文旅、體育、健康、會展等產業,打造高品質文商旅融合發展新地標。
海珠區:
建設數字會展平臺型國際消費城區
依托數字經濟特色和廣交會特色,建設數字會展平臺型消費中心。打造一軸一環兩平臺的消費結構,一軸包括廣州塔—新中軸—海珠濕地,一環為環島消費金環,兩平臺包括數字經濟平臺及廣交會平臺。
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
以琶洲電商企業總部、互聯網經濟企業總部為龍頭,以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為核心動力源,大力發展平臺消費經濟,提升數字消費水平。
用好廣交會的平臺優勢,發揮國際會展資源優勢,推進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建設,推動國際汽車展、廣州設計周等具有國際影響力大型展會舉辦,建設國際會展型消費中心。
荔灣區:
建設嶺南文化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發揮荔灣老城文化底蘊優勢,活化利用嶺南文化資源,建設文化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用好用足荔灣傳統文化、名人資源,強化文商旅融合發展。將深厚嶺南歷史文化資源與商圈、旅游街區等串珠成線、連片成面,從藝態、形態、業態等突出嶺南歷史文化和珠江風情特色。
整合荔灣區西關文化、老字號、騎樓、美食等資源,鼓勵引進劇場影院書店、藝術展示空間、手藝人街區等,打造集文化交流、商務服務、公寓居住、商務辦公、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商旅文融合綜合體。
天河區: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城區
對標倫敦、巴黎等世界著名全球城市,打造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區,成為全球商品、服務、品牌的輸出地。
珠江新城CBD夜色璀璨。
著力優化中央活力區功能和產業結構,加快珠江新城、金融城及周邊商業消費功能區建設,培育創意文化簇群和新興個性空間,形成更高能級、更高濃度、更高混合度的全球城市核心高端消費功能集聚區。
充分發揮廣州經濟第一區的優勢,做大做強天河路—珠江新城世界級地標商圈,優化發展空間建設世界級城市中軸。
白云區:
建設活力時尚特色樞紐型國際消費城區
依托白云區交通樞紐區位優勢、白云新城總部集聚效應和時尚產業優勢打造活力時尚特色樞紐型國際消費中心。
白云新城CBD
利用美妝、服裝、皮具等時尚產業基礎,著力提升現有商圈、批發市場品質,把握設計之都建設帶來的新契機,形成國際時尚產業集聚區。
推動智能家居、時尚服飾、燈光音響等優勢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加快與新技術、新材料、文化、創意、時尚等融合,增強中高端消費品供給能力,培育全國乃至全球知名品牌。
探索個性化定制、柔性制造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打造“全球定制之都”核心節點。
黃埔區:
建設數字科技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中新廣州知識城
依托區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優勢,打造數字科技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依托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黃埔片區)和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建設,培育壯大數字娛樂、游戲軟件等新型消費產業,支持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發展,實現消費數字化轉型提升。
強化珠江岸線改造提升,活化利用歷史文化遺產與工業遺產,打造一批集休閑、文化、旅游、生態于一體的新型消費場景。
花都區:
建設商旅融合樞紐型國際消費城區
充分發揮空港、鐵路港聯動優勢,建設商旅融合樞紐型消費城區。加快空鐵聯運體系建設,提升樞紐能級,打造全球航空客運的重要節點。
融創文旅城夜色迷人。
充分利用產業和資源優勢,以融創文旅城為核心,以山前旅游大道為主線,開發多樣化的旅游產品,打造洪秀全歷史文化游、芙蓉嶂會議休閑游、高爾夫度假休閑游、特色小鎮深度游、獅嶺皮具體驗游、汽車工業游等,吸聚國內外客源,提供便利而豐富的消費體驗。
番禺區:
建設時尚經濟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依托廣州南站樞紐,擴大長隆等熱門旅游景點能級,充分利用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促進珠寶等傳統產業提升,打造文商旅產多元融合發展的消費中心節點。
促進商圈經濟提質升級,加快長隆—萬博世界級地標和廣州南站樞紐型國際商圈建設。
萬博商圈
以南大干線建設串聯特色消費空間,聚焦發展文化旅游、高端酒店、時尚休閑、美食餐飲、文體演藝等消費產業,凸顯多元融合特色服務消費。
持續辦好中國國際珠寶首飾流行趨勢發布會、廣州國際美食節、番禺國際珠寶節等活動,聯動長隆旅游度假區、蓮花山旅游區、沙灣古鎮、余蔭山房等熱門旅游項目,匯聚優質客源帶動區域消費提質升級,擦亮番禺珠寶、服裝、美食、文旅等多張消費名片,打造文商旅體多元融合發展型消費中心。
南沙區:
建設粵港澳濱海型國際消費城區
對標新加坡濱海灣地區等國際標桿,充分發揮南沙作為國家新區、自貿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三區疊加政策優勢以及大灣區中心區位優勢,聯動海南自由貿易港,依托南沙游艇會、郵輪母港、高爾夫球會、天后宮等高端消費資源,將南沙打造成為粵港澳濱海型國際消費城區。
以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為契機,導入港澳特色的餐飲購物、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等消費資源,打造國際、港澳知名品牌的集聚地。
借助綜合保稅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政策優勢,探索形成商品分撥中心、跨境電商基地等新模式。
從化區:
建設康體特色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依托本區溫泉和馬場兩大特色,促進康體特色消費。促進住宿業與溫泉旅游行業、特色小鎮、大型文旅項目聯動,支持體育旅游、康養旅游等新業態發展。
辦好從化賽馬會,豐富周邊功能和業態,開發賽馬消費及相關旅游產品。結合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開發建設運營特色民宿,打造康體特色引領型國際消費城區。
增城區:
建設商旅文融合發展
示范型國際消費城區
以廣州東部交通樞紐為核心建設商旅文融合發展示范型國際消費中心重要節點。沿增江畫廊打造南北融合的文商旅消費帶。
增城世界幸福田園
北部重點建設華僑城白水寨創意山水文旅小鎮,依托精品民宿、溫泉酒店、農業公園等,積極開發文化旅游綜合體;
南部重點打造廣州東部樞紐和東部山水新城,高標準建設優質商業設施,聚合優質消費資源、消費客流、消費熱度。
結合文化底蘊,推動商業項目一鎮街一特色,打造一批網紅打卡點,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打造商旅文融合發展示范型國際消費城區。
來源 | 廣州日報、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