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為我國生產紡織原料的大型企業,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鄉化纖)在探尋再生纖維素纖維綠色健康發展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腳步。3月29日,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指導,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白鷺緣?菌草情——新鄉化纖菌草纖維產品發布秀”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新鄉化纖隆重推出的新型再生纖維素纖維——菌草纖維受到了行業上下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新鄉化纖成功將菌草應用于纖維制造的同時,又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珠聯璧合,對菌草進行三素分離,實現了菌草全身的工業化應用,推進了菌草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具有突破和開創性的意義。業內專家評價,菌草纖維開辟了“以草代木”纖維素纖維原料的新途徑,對提高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具有極其重要作用,也將為推動行業綠色發展貢獻巨大力量。作為老牌國企,新鄉化纖一直致力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多年來追尋非木原料生物基纖維探索研究,先后進行了竹子、竹柳、秸稈等多項制漿研究,直到 2022 年與林占熺院士研究的菌草相遇,對菌草綠色紡織技術及綜合利用開展首創研究。新鄉化纖董事長邵長金在致辭時指出,企業已經掌握了從一棵草到一根絲的全套工藝技術,為推動中國乃至世界溶解漿產業格局變化找到了可能,生產的菌草纖維不但具備棉、木纖維同等的優良品質,還具有優異的抗菌性能,此外,菌草在生長過程中還產生巨大的綠色降碳效應,讓這棵“幸福草”,在纖維領域開出了“幸福花”。
據介紹,菌草纖維萃取了天然菌草升華,具有天然抗菌性,不添加任何化學抗菌劑,綠色環保,安全健康,可以廣泛地應用于成衣、家紡、戶外用品、嬰童用品等領域,其制成的衣物可自然降解,分解后對環境無任何污染,是一種天然的、綠色的、環保型的紡織原料。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對此評價到,新鄉化纖攻克了菌草纖維制漿技術瓶頸,拓寬了原料來源,將纖維素纖維的綠色轉型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巧妙結合,探索出一條綠色、低碳、自主的原料供應渠道,保障了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同時通過對菌草纖維的高值化利用,切實落實我國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提高農民收入,提升了農民種植菌草的積極性,同時種植菌草還可減少水土流失,也能為固碳減排做出貢獻。非木源纖維是我國擴展纖維素纖維品種的重要渠道。為了更好地了解菌草,了解菌草纖維,發布會上邀請了三位專家圍繞菌草纖維進行了主題演講。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在會上作了《從福建走向世界的“幸福草”》的報告。她表示,菌草技術的成功發明,減少了木材砍伐量,解決了“菌林矛盾”這一世界性難題。僅“以草代木”栽培香菇一項,全國每年就可少砍樹2000萬立方米。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的菌草走出國門,至今已推廣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在非洲的很多地方,菌草被稱為“中國草”。菌草從傳統的“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開始,現在已拓展到了用于生態治理、以草代糧、養畜、生產板材、造紙等各行業。
林冬梅還深入淺出地講述了菌草創新背景與發展歷程、菌草科學研究的主要成果、菌草技術的示范與應用、促進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菌草事業發展的建議。武漢紡織大學王金鳳教授在會上作了題為《生物質菌草纖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的報告。她說,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木漿粕極大依賴進口,影響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的發展。尋找不占用耕地、非木質原料是破解影響再生纖維素纖維發展的重要渠道。菌草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還具有改良土壤、防風固沙、減碳固碳的作用,特別是菌草纖維素含量高,是理想的非木源纖維素纖維。
新鄉化纖率先將菌草應用于生物質纖維領域,掌握了由菌草制備漿粕并進行紡絲的相關技術,菌草纖維綠色環保,可循環利用。菌草纖維的研發成功不僅為行業提供了一種新型紡織原料,也實現了菌草在紡織方面的全新突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博士李寧作了《生物質三素分離及全組分高值化利用》的報告,闡述了生物質三素在高值化利用過程中的化學結構變化和催化反應路徑,展望了菌草原料在綠色生物質化工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
發布會上,新鄉化纖還為與會來賓展現了精彩絕倫的菌草纖維時裝秀。美麗的模特所呈現的服飾原料均來自新鄉化纖,該面料源于自然,歸于自然,具有色澤鮮艷、品質絲滑、吸濕透氣、輕盈柔美、天然綠色等優勢,可與天然蠶絲相媲美,能滿足高端時尚服飾的需求。
同期,中國菌草纖維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由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常任理事長單位,來自產、學、研、用等領域的27家單位成為首批聯盟成員。
對此,邵長金表示,很高興和一批對纖維素纖維和菌草纖維有情懷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歡聚一堂,共話行業發展。多年來,纖維素纖維原料高度依賴進口和對森林的影響制約著行業的發展。新鄉化纖成功將菌草應用于纖維制造的同時,又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珠聯璧合,對菌草進行三素分離,實現菌草全身的工業化應用,新鄉化纖的生產技術使一株草進入公司后,可以實現全過程循環利用,達到零排放,推進了菌草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具有突破和開創性的意義。如今,我們已經制取了菌草長絲、菌草離子液纖維、萊賽爾纖維,并與合作單位正在制作菌草短絲。通過相關研究的深入,不久的將來,氨綸也不再是煤化工產品,使生物基氨綸的產業化生產成為可能。菌草是農民的幸福草,同樣也是工業的幸福草。菌草經濟價值高,適合沙漠、鹽堿地等惡劣環境生長,據相關研究數據表明,菌草減碳固碳能力強,種植菌草有助于推動雙碳落地、助力鄉村振興、減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菌草纖維產業化能夠使種植菌草和紡織生產實現雙贏,開辟行業新的發展格局。邵長金還介紹說,新鄉化纖和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共同研發的離子液體紡絲技術,已經建成了百噸級生產線。這項技術的成功研發有望顛覆傳統的粘膠工藝。菌草漿粕用離子液體紡絲技術生產出的長絲,可紡織性能更好,具有優越的商業價值,也將對國內紡織行業乃至是世界綠色紡絲技術的變革產生深遠影響。最后,邵長金指出,通過分享新鄉化纖兩項新成果來展望聯盟的未來發展。菌草纖維每一項技術進步都值得大家分享,建議聯盟成員在菌草規模化應用過程中加強互相溝通,新鄉化纖也將通過生產功能化和差別化的產品來支持聯盟成員的高質量發展。
相信在聯盟成員的共同努力下菌草這棵“幸福草”,一定會在纖維領域開出“幸福花”。中國菌草纖維產業聯盟將打造菌草纖維在世界紡織行業新的綠色創新領域,共同推動中國菌草纖維產業發展與進步,為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再添錦繡。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