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孫瑞哲會長在“第二屆中國服裝定制高峰論壇”上的致辭

發布時間:2018-05-08  閱讀數:10447

我國服裝行業以強國建設為目標,堅持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三品”戰略的有效實施,全面務實創新發展,總體上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產業整體素質大幅提高,轉型升級成效逐步顯現。

科技的智性之美?綠色的理性之美?時尚的個性之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 孫瑞哲 

尊敬的各位嘉賓、企業家和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


很高興在柯橋,一個依托于“一塊布”創出的千億級產業集群,召開“第二屆中國服裝定制高峰論壇”,與大家共同探索未來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設計、新戰略。”


服裝定制,融合了服裝行業的科技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融合了服裝行業的技術創新與消費文化創新,融合了服裝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升級創新,成為承載服裝行業謀求“國家之強、企業之贏和人民生活之好”的前沿高地。可以預見的是,充滿勃勃生機的服裝定制領域,必將迎來新理念、新設計與新戰略的滌蕩新生!


在此,請允許我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對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紹興柯橋區人民政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我國服裝行業以強國建設為目標,堅持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三品”戰略的有效實施,全面務實創新發展,總體上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產業整體素質大幅提高,轉型升級成效逐步顯現。


2017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9%,規模以上企業銷售利潤率達5.26%;內外市場都實現了平穩增長,紡織品服裝出口扭轉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2%,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8%,全國網上穿著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0.3%。


2018年1-3月份,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8%,網上穿著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3.9%;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長5.6%。


可以看出一個重要趨勢:紡織品服裝出口整體呈現回暖趨勢,消費者網上購物的心態已經從追求低價逐漸轉向注重高性價比、高品質的理性消費,另一方面線下實體零售以消費體驗優勢正在實現回歸。


與此同時,行業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時尚轉型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品牌認可度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2017年,在滬、深、港三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本行業及產業關聯企業有27家,“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31家。


基于這樣的產業發展環境,圍繞服裝定制,和大家分享幾個觀點:


一、產業發展的再定義,是加速服裝定制創新的基礎源動力。


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也是行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大環境。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經歷不斷轉型升級的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正在迎來自身行業屬性的“再定義”。尤其以黨的十九大召開為標志,中國紡織工業正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以往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印象鎖定正在逐步解除——以高品質高性能纖維、產業用紡織品、高端智能制造為代表的科技產業,以服裝品牌、家紡品牌為代表的時尚產業,貫穿全產業鏈的綠色制造產業,正成為新的社會認知,“科技、時尚、綠色”由此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產業新標簽,也為加速服裝定制領域的全面創新提供了核心源動力。


具體來看,科技,為服裝定制創新提供了技術杠桿和核心支撐;時尚,為服裝定制創新提供了消費動能和文化基礎;綠色,則為服裝定制創新提供了發展方向和價值準則。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科技、時尚、綠色”產業新標簽的日益鮮明,包括服裝定制領域在內的中國服裝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與產業崛起。


二、科技創新,是推動服裝產業大規模定制的核心支撐。

《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培育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定位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服裝大規模定制,是企業運用信息技術、現代設計方法、標準技術、敏捷制造及柔性制造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技術,通過組織結構和制造過程再造,以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速度,為單個顧客或小批量、多品種市場定制任意數量產品的生產模式。


大規模定制發展趨勢體現為:定制流程模塊化、定制場景虛擬化、全品類定制平臺化、互聯網+和智能制造一體化。其創新重點和關鍵環節包括:制定服裝測量方法標準,推動人體數據庫建設和服裝號型標準制定,提高三維人體測量、服裝3D可視化及模擬技術的精準性和實用化。建設消費者與生產企業信息交互平臺、產業鏈協同供應平臺,在服裝、家紡行業推廣個性化定制和批量定制,直接對接消費需求,用工業化手段生產個性化產品。


可以說,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是最能表征供給側與需求側、技術與時尚無縫對接的前沿領域。其中,科技創新將成為推動服裝產業大規模定制的核心支撐。


第一,新技術的驅動,將不斷助力“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升級。隨著“資源導向”向“需求導向”的轉變,價值鏈更容易被解構和重組,從單個價值鏈的關聯形成生態圈,由關聯的生態圈關聯形成生態系統,使得創新機遇呈現指數級增長,“個性化的大規模定制”成為可能。


第二,新技術的驅動,將不斷助力服裝供應鏈向“協同化”、“可視化”、“智能化”發展。為了匹配個性化、多元化、立體化的需求升級,服裝定制模式將建立快速反應的柔性制造模式,實現協同設計、敏捷制造與精準營銷,增加組織柔性,從而完成產業鏈協同和柔性制造。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工廠、智慧物流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也將不斷提高服裝定制的敏捷制造能力。


三、文化創新,是撬動服裝定制未來價值的精神密碼。


隨著中國服裝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新的消費形態加速形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經成為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居民消費內涵日漸豐富、消費結構更加多元。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和居民收入的增長,使得中國形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


行業需求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轉變、從關注有形產品向關注服務體驗轉變、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炫耀型消費向投資型消費轉變等一系列特征,這都是時尚消費的突出特征,也在不斷催生產業供給側的時尚變革,同時也成為撬動服裝定制未來價值的精神密碼。


具體來看,消費人群年輕化、個性化、多樣化特征愈加明顯,他們個性張揚、堅持自我,有著獨特的時尚主張,對那些能凸顯自身個性的產品需求越來越高,這也導致了這一領域的快速創新,品牌實現大規模的產品定制成為了現實。Ypulse研究發現,四分之三的年齡在12至34歲之間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愿意購買根據自己喜好定制的產品,而超過五分之二的消費者則表示,他們曾經定制過產品。


不僅是在生產方式上,在零售終端也能看到服裝零售商正在積極尋求店內按需制造,與消費者共同設計的產品定制漸成時尚主流。運動品牌阿迪達斯率先開始了按需制造,阿迪在柏林的旗艦店允許消費者以200歐元的價格設計自己專屬的美利奴羊毛衫,工人在店內編織,手工加工,洗滌然后烘干羊毛衫,所有程序均在四小時內完成。


由此可見,年輕化、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文化創新,將在本質上改變以往紡織服裝產業重規模發展、重產能擴張、重價格戰的同質化競爭局面,通過大規模定制的智能化、協同化與交互化的生產方式,實現重個性審美、重消費體驗、重價值實現的高附加值發展道路。


201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是行業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更是行業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服裝產業作為產業鏈上離消費者最近的環節,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終極發展目標上,承擔著重要的發展責任。而服裝定制創新的未來,就是要通過創新求變,不斷助力行業加快內涵式發展:


實現科技的智性之美——人機互動,提升供應鏈的敏捷制造與柔性制造,謀求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智性之美;


實現綠色的理性之美——按需生產,提升產業鏈集成創新與成本的集約化利用,避免產能的盲目擴張,謀求可持續發展的理性之美;


實現時尚的個性之美——體驗為先,探索深度交互的生產消費模式,謀求審美能力的文化自信與全民認知。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論壇不僅僅是交流,更是匯聚人才、資源與商機的平臺,最終幫助我們描繪清晰的發展路線圖,找出更具實操性的解決方案。


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