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阿迪達斯交出了2022財年四季度及全年成績單。公司2022年全年營收225.1億歐元,同比微增1%,營業利潤為6.69億歐元。四季度營收52.1億歐元,同比增長1.3%,營業虧損7.24億歐元,略優于預期的7.82億歐元。
2022年10月,美國知名歌手Kanye West(侃爺)因發布爭議性言論,阿迪達斯宣布與其分道揚鑣,直接導致Yeezy(椰子)系列無法出售而產生了大量庫存堆積,造成了約6億歐的庫存損失,折合銷售額下降1%。
據摩根士丹利的統計,2021年,Yeezy系列產品為阿迪達斯帶來近20億美元的銷售額,在其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約8%。
分地區看,北美、拉美業績以兩位數的速度強勁增長,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實現個位數增長,其中大中華區的收入同比下降36%,這已是阿迪達斯連續7個財季在大中華區收入下滑,主因源于疫情和庫存過剩。
隨著本土品牌制造和設計能力的升級,以安踏、李寧、特步為代表的國產運動鞋服品牌近年一路乘風破浪。2022年上半年,安踏營收為259.7億元,歸母凈利達35.88億元,總收入首次超越耐克中國,成為中國運動鞋服品牌top1。同期,李寧營收124.1億元,較疫情前同期的營收接近翻番,凈利潤21.89億元,較疫情前同期的凈利翻了近三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39733億元,同比下降0.2%。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累計為13003億元,同比下降6.5%。在消費市場元氣不足的情況下,安踏、李寧依然保持了較好的增勢。
阿迪業績大跳水背后,中國消費者的理念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曾經部分中國消費者認為穿阿迪、耐克等國際品牌有面子,但在安踏穩抓多品牌策略、李寧專注國潮創新概念后,其產品檔次已不輸國際品牌,年輕人較以往更愿意為性價比高的優質國產品牌買單。
針對低迷的業績表現,阿迪達斯已有所動作。
2月6日,阿迪發布新系列品牌Adidas Sportswear(輕運動),這是其近50年來首次推出新品牌。這一舉措被市場視為在侃爺風波后挽救業績的方式,至于能否依靠新品牌實現業績增長,還得看市場的表現。
展望2023年,阿迪達斯預計經營虧損將達7億歐元。公司首席執行官比約恩·古爾登(Bjorn Gulden)表示:“2023年將是為2024年和2025年奠基的過渡年,阿迪達斯為在2024年重回盈利做好準備。”
來源:Financial Times、德新社(DPA)、華麗志、環球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