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加快市場優化升級 促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中國·廣州市場產業發展大會成功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廣州市城市更新規劃研究院院長駱建云等權威專家、省市區有關單位、市場代表、商協會齊聚廣州“論劍”。
會上透露,2022年廣州有專業市場500余家,億元以上市場112家,億元以上市場年交易額超2000億元。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優化升級駛入快車道
2月以來,廣州市連續發布3份“重量級”新政:市政府印發支持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38條,市商務局制定印發全國首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題規劃——《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規劃》、首個在促消費方面較完整的一攬子措施——《廣州市促進消費提檔升級若干措施》。
前者系統而全面地為廣州促進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力求精準有效解決經營主體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后兩份文件均重點提出“構建‘5+2+4’國際知名商圈體系”。該體系對廣州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市場集群提出了轉型升級的策略和方向,有助于推動專業市場的服務、交易、展貿功能現代化轉型,發揮整合消費資源的作用。
廣州市商務局陳彥川副局長致辭時表示,在省、市高質量發展號角的引領下,廣州將緊緊圍繞建設國際商貿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定位目標,把握數字化轉型和城市更新改造等契機,強化政策引領、深化產城融合、激發市場活力,聚焦產業優勢,深入開展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促進市場功能提升,促進流通領域高質量發展。
“廣州專業市場對國家雙循環戰略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商品交易市場優化升級勢在必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表示。
據統計,2022年廣州有專業市場500余家,億元以上市場112家,億元以上市場年交易額超2000億元,形成了在全國乃至全球規模領先的產業集群,為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奠定了基礎。此外,《廣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引》《廣州市關于支持專業市場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廣州市時尚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大紡織商圈發展規劃綱要》等行業利好政策不斷出臺,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助力廣州市場行業優化升級駛入快車道。
專項工作全力開展,力促產業高質量發展
優化升級專項工作是市場行業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加快產業與消費互動,進一步謀求更高水平發展、體現廣州商貿發展特色的重要機遇。目前,試點市場持續優化提升,積極發揮示范引領帶頭作用。
越秀區專業市場加快探索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展貿綜合體、數字化轉型、設計研發等新業態。萬菱廣場、新大地服裝城、流花服裝批發市場成為廣州市首批市場采購貿易集聚區拓展試點市場。紅棉國際時裝城作為廣東省唯一的代表,成功列入“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示范園區(平臺)”。新濠畔集團、廣州白馬服裝市場積極引導市場向設計、研發等產業上游延伸,分別打造“國際時尚設計師服務中心”“中國原創設計品牌基地”。迦南美地國際采購中心突破物業老舊限制,改造成為現代展貿綜合體。美博城投入上億元進行形象升級,并通過打造線上展廳、線上平臺助力商戶進行數字化轉型。星之光電器城“騰籠換鳥”,蝶變成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
海珠區以獲評“中國紡織時尚名城”為契機,龍頭市場率先升級,為時尚產業、平臺、企業、人才的集聚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廣州國際輕紡城打造“時尚源創平臺”,通過“輕紡城面料商×設計師”聯合發布形式,推出與金頂獎得主張肇達、計文波、李小燕等設計大咖聯名秀以及面輔料采購節、流行趨勢靜態展、紡城云播等一系列IP活動與舉措,強化產業上下游鏈接力。廣州紅棉中大門打造“一基地三中心”產業鏈條傳動機制,幫助紡織服裝企業整合設計制版、面料研發、總部辦公、展貿、直播、社交等復合功能,推動商戶向品牌化、平臺化發展。目前,中大紡織商圈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紡織面輔料交易基地,商圈也從單一的面輔料交易業態逐步擴展到時尚設計、時尚發布、直播電商、面料研發等業態。
荔灣區市場行業搶抓機遇,多措并舉,推進品質化、數字化發展。南方大廈活化創新,引入市場采購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從傳統專業市場蝶變成具有生態化集聚、品牌化引領效應的國際電子數碼主題商城。apM時代國際引入年銷售額過億的時尚飾品品牌旭平,與韓國東大門知名時尚公司對接合作,通過整合近業資源向時尚全品類一站式供應基地轉型。美衣城打造共創空間的多元復合服務功能和新業態場景,引導十三行商圈高質量發展。黃沙水產交易市場順應數字化轉型要求,推動數字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啟動智能化新市場建設。嶺南花卉市場建設“易批花”等線上交易平臺,以“市場+平臺”模式整合全國花卉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白云區專業市場行業從“收租”“走量”思維脫離出來,開辟新領域,打造新模式,實現產業、服務和業態的升級。中港皮具城成為廣州市首批市場采購貿易集聚區拓展試點市場,創建“國潮新勢力”潮牌IP基地。祥茂皮具城將皮具原創手工街創新打造成3A級文商旅產業特色步行街。柏麗NYC整合原皮具市場森嘉、森茂、億森、大都會資源,升級為集箱包展貿、產業孵化器、互聯網交易為一體的一站式時尚服務平臺。廣大鞋城引入市場采購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和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打造以真皮男鞋、女鞋、童鞋為主的國際品牌鞋業基地。新百佳電商產業園開發旺加旺服裝交易平臺。金達咖啡飲品城從傳統食品批發零售轉型為一站式輕餐飲品牌創業孵化服務基地。
與此同時,市場行業立足自身優勢,“內優外承”,充分利用市中心以外區域,在更具承載力的產業發展戰場上,承接發展優勢產業,加速釋放高質量發展活力,促進產業集群特色化發展。
位于荔灣區東洛圍的黃沙水產新市場項目于2020年11月啟動建設,目前主體建筑已封頂。位于白云區江高鎮的江南果菜市場“中央大廚房”項目主體建設于3月動工,將打造滿足市民“一日三餐”廚房和餐桌上所需的蔬果、肉類、凍品、水產、農副產品等全品類、高品質的供應鏈條,預計2025年底完工,進一步促進特大型城市一級農批市場的多點布局。
位于空港經濟區核心區的南天門·廣東廠商展貿中心于去年10月開工奠基,作為新濠畔集團與蘇茵茵集團強強聯袂合作的新型產城融合展貿交易互聯平臺,展貿中心建成后將規劃建設空港潮流頭部品牌展銷貿易中心、直播中心、國際會展中心、甲級寫字樓及餐飲與酒店配套等。
位于增城區新塘鎮的廣州東大門時尚中心項目,以前身新塘服裝城為發展基礎,圍繞“一站式”服飾時尚綜合體規劃建設,各項工程施工高效推進,目前已順利封頂,計劃于今年6月全部完工。
產業相融創新相促,探索優化升級新思路
會上,鉆匯珠寶產業園、廣州紅棉中大門、戴德梁行、廣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白云區松洲街商會進行主題分享,從數字化、時尚化、產業化、內外貿一體化等升級方向,共同謀劃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其中,國際房地產顧問"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以中大商圈為例,提出了產業鏈向C端延伸融合發展,與周邊產業融合、產研商高度融合,擁抱城市功能,產業觀光化等廣州紡織服裝商貿產業破局策略。
同時,專業市場積極通過對接優質資源要素、拓展產業鏈條寬度等,推進跨界融合,為發展注入新動能。匯富FIT時尚數創產業園與廣東亞太電子商務研究院、廣州紅棉中大門與戴德梁行、海印繽繽廣場與國電投蔚藍(廣東)新能源有限公司于會上簽署合作協議,分別在數字貿易、文產商規劃體系建設、綠色市場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強強協作,共同賦能市場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以來,廣州在七大優勢行業領域選取16家市場作為優化升級試點,培育一批商品經營特色突出、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功能強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示范市場,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模式和典型案例。
會上,廣州國際輕紡城、廣州紅棉中大門、廣州白馬服裝市場、廣州壹馬服裝批發廣場、廣州紅棉時裝城、apM時代國際、廣州優衣仕九龍國際時裝城、白云世界皮具貿易中心、越秀·中港皮具城、祥茂皮具城、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嶺南花卉市場、萬菱廣場、新百佳電商產業園、金達咖啡飲品城在活動現場集體亮相,榮獲廣州市首批商品交易市場優化升級試點市場表彰。
廣州市場商會也在積極引領和幫助專業市場行業主動調整業務形態,改變過去單一的交易模式。如今,廣州專業市場在業態調整和模式創新方面都頗具成效。為充分激勵市場行業創新創建,大會頒發“2022年度廣州市場行業模式創新創建項目”“2021年度廣州專業市場行業數字化創新創建項目”,以期23家在踐行創新發展理念成果良好的行業代表,繼續發揮優秀市場、企業的示范引領帶頭作用。
當前,廣州正在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市場行業將繼續發揮“大貿易、大流通、大循環”的優勢,探索市場商圈、產業系統和城市發展的關系與潛力,持續推進優化升級專項工作,提升行業社會經濟價值,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賡續廣州千年商都金字招牌,助力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
附:廣州市商品交易市場優化升級行動試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