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汕頭國際紡織城開工儀式暨產業集群發展峰會在汕頭市潮陽區舉行。本次活動中,紡織服裝產業“四大工程”中的全球紡織品采購中心和紡織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更有多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開工、投產,助力產業進一步補鏈、強鏈、延鏈,為火熱的汕頭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再添“一把火”。
2021年以來,汕頭吹響了“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的發展號角,聚力打造超2000億元的紡織服裝產業。成立紡織服裝產業協會、舉辦中國·潮汕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建設產業總部大廈等“四大工程”……通過補齊產業發展“拼圖”,汕頭紡織服裝產業規模日益壯大。
如今,包含國際紡織城在內的眾多產業項目落地,將進一步加快汕頭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化、高端化、規范化進程,為產業新時期發展積蓄后勁,實現從“紡織服裝大市”到“紡織服裝強市”的蝶變。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擴展產業發展空間
在汕頭紡織產業總部大廈建設現場,施工氛圍如炎炎夏日般火熱:高聳的塔吊將建筑材料吊運至施工現場,工人們正有序地綁扎鋼筋,并拆除基坑支撐梁斜梁。作為汕頭紡織服裝產業“四大工程”之一,汕頭紡織產業總部大廈的加快建設,意味著汕頭紡織服裝產業迎來重要突破。
一條細紗線串起一個大產業。汕頭是全國紡織服裝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健全、內衣種類最齊全的地區之一,是全國重要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2022年,汕頭全市紡織服裝產業出口額突破百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75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093.05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2.2%。
“今年汕頭紡織服裝產業很火爆!”汕頭市廣盛制衣洗水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漢楚告訴記者,汕頭紡織服裝產業具有完備的產業鏈條,從織造、印染、成衣制作、電商銷售等環節都可以在當地完成,因此受到全球行業商家的青睞,“三四月份訂單量暴漲的時候,許多貨車在廠房門口進不來,一車車的布料都堆在馬路邊。”
盡管產業鏈條齊全,但汕頭紡織服裝企業分散在濠江區、潮陽區、潮南區等各個區縣,缺乏較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園區。為了集聚產業力量,更為了擴展發展空間,汕頭提出建設全球紡織品采購中心、紡織工業園區、展會展覽中心、紡織服裝產業總部大廈“四大工程”,促進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化、高端化、規范化發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基地”。
記者注意到,此次開工儀式上,坐落于潮陽區的國際紡織城項目將正式動工。該項目首期動工建設2000畝,總投資額122億元,囊括了“四大工程”中的全球紡織品采購中心和紡織工業園區,還將建設粵東(全球)物流分撥中心、高層酒店及辦公樓、產業人才公寓等,將打造集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產品展銷、智慧物流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園和產業鏈樞紐。
作為“四大工程”之一的紡織服裝產業總部大廈,已于2022年開工建設。今年2月份,全球紡織服裝品牌設計師孵化中心更是早早確定落戶于產業總部大廈。
“目前,項目東區正在進行地下室頂板的結構施工,西區在進行基坑支撐梁的拆除工作,預計7月中下旬整體施工至首層正負零位置,計劃在本年度12月底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明年4月份滿足竣工驗收條件。”產業總部大廈項目建設負責人告訴記者。
四大工程等重點產業基礎設施的加快推進,為汕頭紡織服裝企業帶來了極大發展信心和發展機會。在外出參展交流過程中,黃漢楚感受到紡織服裝產品的需求量很大,決心繼續擴充廠區規模,“未來三年,我們準備在國際紡織城內繼續擴大規模,投資5億元新增億威泰紡織產業園項目,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壯大。”
引進重大產業項目,持續補鏈強鏈延鏈
走進廣東堅達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一條條紗線在經過多道生產工序之后,變為高彈力的錦綸紗線。隨著汕頭紡織服裝產業的壯大,作為產業上游的紗線需求量日益高漲。從2017年開始,該公司嘗試生產錦綸紗線,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前紡”到“后紡”的全流程半自動化改造。
汕頭紡織服裝產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強大,產業集聚度較高;然而,產業鏈的上下游“兩頭”卻較為薄弱,尤其是上游產業,每年需要從福建、浙江等地購入大量的紗線等原材料。廣東堅達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瑞鵬介紹,目前汕頭紗線生產的企業數量還比較少。
需求量居高不下,為何上游企業數量一直不多?“由于前期投資規模較大、技術要求較高的特點,汕頭紡織服裝原材料生產的上游企業比較少。”陳瑞鵬解釋道。原材料生產板塊的缺失,提高了汕頭紡織服裝產品的生產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紡織服裝產品的競爭力。
走過產業發展四十年,汕頭紡織服裝產業迎來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急需補齊并完善產業鏈條的上下游,持續補鏈、強鏈、延鏈,推進紡織服裝產業提質增效,為汕頭“三新兩特一大”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強勁動力。
本次活動中,將有多個產業上游項目正式簽約開工投產,為汕頭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補齊重要“拼圖”。廣東堅達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年產15000噸錦綸長絲生產技術改造項目便是其中之一。“隨著汕頭錦綸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們正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相信項目對于汕頭紡織服裝產業強鏈補鏈有重要作用。”陳瑞鵬如是說。
除了紗線之外,印染也是重要的上游產業之一。在本次活動中,廣東榮昌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的綠色智能紡織印染建設項目全面開工,項目總投資15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產值約30億元,年創稅收9000萬元。
“我們公司之前的原材料主要從國內外各地進行采購,如果自己進行印染,除了產品交期和質量可以自己把控以外,生產成本預計會降低5%到10%。”該公司副總經理吳朝灶表示。
紡織服裝產業鏈條的下游部分,銷售、設計、研發等行業是壯大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紡織服裝產業總部大廈,未來將集合品牌會客廳、直播基地、電商平臺辦事處、中國十大設計師工作室、紡織大學教學點于一體,項目建成后將用于紡織產業的研發創新和銷售,促進當地的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汕頭紡織服裝“產銷兩旺”的大好局面之下,汕頭積極開展補鏈強鏈延鏈行動,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吸引更多行業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到汕頭落戶,鞏固提升汕頭紡織服裝的行業領先地位。
凝聚行業發展合力,壯大汕頭產業集群
如何打造超2000億元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形成行業合力十分關鍵。2021年底,汕頭成立汕頭市紡織服裝產業協會,推動產業從單打獨斗邁向抱團發展,汕頭紡織服裝企業第一次有了共同的產業大家庭,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為壯大產業集群匯智聚力。
本次活動中,來自濠江區的差別化錦綸長絲生產項目正式開工。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2.7億元,聚集汕頭紡織服裝企業的強大合力推進紡織服裝上游產業的建設。該項目聚焦產業上游原材料生產,擬建錦綸長絲生產廠房及配套用房,引進國外先進卷繞等生產設備,年產成品絲14萬噸,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鏈條。
“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企業對營商環境的信心,大家很難同心協力一起做大產業。”黃漢楚表示。本次活動中,眾多項目落戶國際紡織城,正是企業對于行業發展的信心,對于團隊合力的信任,才能夠形成如此龐大的規模效應。
隨著開工儀式的舉行和四大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越來越多的新項目、新企業落戶汕頭。通過高標準規劃建設園區,汕頭與浙江義烏、浙江柯橋、福建長樂等產業帶達成合作,全國紡織產業鏈條上的優質企業入駐國際紡織城,讓汕頭成為全國紡織產品銷售主戰場,產業集群規模正朝著2000億元一步步邁進。
自2022年開始,汕頭連續舉辦兩屆中國·潮汕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背靠強大的供應鏈,打造出前展后廠的模式,精彩的時裝秀場、盛大的展會規模,讓汕頭紡織服裝成功“出圈”,進一步提升了汕頭紡織服裝產業的知名度、品牌力和影響力。以會興業,全國各地的企業和品牌來到這里尋求合作,一起在這片投資興業的熱土上共同成長。
除此之外,汕頭今年正式發布《汕頭紡織服裝產業十條》,對于固定資產投資、企業快速入駐、企業經濟貢獻、高層次設計人才、總部企業落戶等方面進行獎勵,以及企業免租補貼、行業展覽展會補貼等,以真金白銀助推汕頭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汕頭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把握2024年第二十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和第十屆國際潮商大會舉辦契機,組織汕頭紡織服裝企業抱團出海,赴東南亞等地舉辦展會、開拓國際市場,推動汕頭“名品、名企、名產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同時,在優惠政策、資金投入、科技創新、用地用工等方面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質量建設,推動產業提質賦能。
“我們堅信,汕頭紡織服裝產業一定會越來越興旺!”在采訪中,紡織服裝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堅定地表示。伴隨著政策扶持、項目落地、市場擴大、人才引進等多重疊加效應,汕頭紡織服裝產業正不斷提質升級,邁向新的春天。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