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出爐,全國總計3671家,相較于第四批明顯減少。其中江蘇紡織小巨人數量領跑行業,全國涉紡“小巨人”企業有:這四批“小巨人”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產業和節能環保占比位列前五,目前公示的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較前三批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六成企業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行業領域。各省市公布的專精特新發展政策提及的重點領域主要分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等,提及頻率排名靠前的產業領域分別為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隨著第五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出爐,又有3671家企業被列入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陣營。但數量相較于第四批的4357家,減少了15.7%。2021年12月17日,工信部在《“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建立“百十萬千”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即力爭到2025年,通過中小企業“雙創”帶動孵化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1千家左右的制造業單項冠軍。這也是國家戰略層面對中小企業發展路徑的規劃。如果加上本次公布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批總數預計在9000家左右,距離“到2025年培育1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目標將越來越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代表著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中小工業企業。他們研發有優勢、產品有市場、經營有效益、發展有潛力,并有望通過培育,最終成為行業中的“巨人”企業。據悉,自2020年完成第一批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入庫工作以來,共有三批270家企業入選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第四批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入庫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在前三批270家紡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94.1%的企業擁有專利,這些專利在纖維材料、關鍵設備和零部件裝置、制備工藝或技術、面料等行業基礎和關鍵核心領域方面具有比較高的集中度。紡織行業需要“大優強”企業,也離不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培育。
只有進一步壯大頂天立地的“大”企業、鋪天蓋地的“優”質中小企業、擁有“強”勢話語權的單項冠軍企業梯隊,加快形成以“綠”色為導向、“新”經濟為主力、“高”技術為支撐的產業結構,紡織制造才能真正躍升為“智造”和“創造”。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