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創新者說丨威海拓展叢宗杰:為“大國重器”打造“黑色黃金”

發布時間:2023-09-11  閱讀數:45643

創新者說丨威海拓展叢宗杰:為“大國重器”打造“黑色黃金”


圖片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中國紡織行業以高質量的發展、歷史性的成就,樹立起“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的產業形象,行業涌現出一大批具有標桿意義的模范群體,他們在科技創新、時尚創意和綠色發展等方面引領、引導著中國紡織工業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表彰先進,樹立榜樣,鼓勵、培育創新人才,大力營造崇尚創新、學習模范、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決定授予馬詠梅等20 位同志“2022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榮譽稱號。

8月27日,中國紡聯五屆二次理事擴大會暨五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在上海召開,會上舉行了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表彰儀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在表彰儀式上宣讀了“2022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名單,希望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珍惜榮譽、堅守初心,立足各自崗位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這些創新脊梁,中流砥柱更顯責任擔當。本刊公眾號特別推出2022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系列報道——創新者說,聽這些肩負使命的創新者們發聲,明心見性提振信心,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探尋創新答案。



他先后帶領企業獲得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山東省政府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創新團隊集體一等功、山東省創新型企業等榮譽稱號。作為項目負責人組織完成T800 級和高強高模型碳纖維項目,成功研制出性能優于國外水平的碳纖維材料,有效解決了國防新一代武器裝備的卡脖子問題,徹底扭轉了長期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2023 年,他榮獲第五屆“杰出工程師獎”。他就是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叢宗杰

圖片

為“大國重器”打造“黑色黃金”

圖片
商飛C919、水陸兩棲飛機蛟龍AG600、運載火箭、衛星……在一系列大國重器上, 被稱為“黑色黃金”的碳纖維材料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 我國曾在長達40 年的時間內完全依賴進口。面對這項“卡脖子”技術難題,2002 年,位于威海市臨港區的光威復材全資子公司——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成立, 自主研發碳纖維, 接連打破“技術、裝備、產品”的三重封鎖,成為我國第一家從事碳纖維研發生產的民營企業。
歷經三年不懈研發與調試,2005年, 拓展纖維承擔的“CCF-1級碳纖維”項目圓滿驗收, 從此, 中國有了自己的碳纖維。成功批量生產后, 威海拓展又轉身投入到航空領域高性能碳纖維的研發與應用驗證。一根碳纖維,比頭發絲還細,比鋁還輕,卻比鋼硬。加上超強的抗疲勞、耐高溫、耐腐蝕性和膨脹系數小等特點,成為了航天航空領域的最佳選項。
六年時間里,威海拓展從生產出碳纖維到把碳纖維復合材料裝到飛機上, 元件級試驗做了1400多次,許用值試驗1000多次,進行材料級驗證、結構級驗證、裝機驗證……到2008年進行裝機評審時, 僅有效數據就積累了3萬多個。

圖片

經過不懈地研究攻關,叢宗杰作為核心人員帶領團隊先后突破了系列化碳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形成系列化碳纖維產品,將國產碳纖維制備技術推進到國際先進行列,自主研發設計碳纖維生產全套設備,實現了生產裝備國產化。同時解決了碳纖維性能穩定和應用工藝性等關鍵共性問題,完成系列化國產碳纖維從小試、中試到產業化的發展。研制的系列化國產碳纖維已批量應用于航空、航天、商用飛機、船舶、兵器、壓力容器、軌道交通及民用體育休閑等領域,產品應用前景廣闊,極大改善了國內碳纖維應用單位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
“創新的基礎是不斷地努力工作,在工作的長河中遇到技術難題的頑石而激起的浪花即為創新,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即為創新。”在材料研發領域深耕多年,對于創新,叢宗杰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數年間,威海拓展的核心生產設備和制備技術均為自主研發,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可批量生產M55J 級碳纖維的企業。從對標國際到領跑全國,威海拓展纖維憑借多年自主研發實力,形成了從前端研發、中端復合材料生產再到后端深度應用的全產業鏈。
由叢宗杰帶領組織實施的T800級碳纖維工程化制備技術攻關,產品已向航空航天領域穩定供貨,實現航空航天領域用碳纖維的自主保障;科技部863計劃“聚丙烯腈碳纖維石墨化關鍵技術研究”實現國產M55J級碳纖維十噸級批量穩定生產,在衛星結構件上進行考核驗證,具備了在航天領域批量應用的條件,為我國國防用碳纖維的自主可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圖片

致力使碳纖維成為新材料中流砥柱

圖片
當前, 威海拓展已成為我國高科技領域碳纖維主要供應商,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體育休閑等領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對碳纖維的發展前景,叢宗杰充滿自信,“站在新舊動能轉換初顯成效的節點上, 新材料必將成為中流砥柱,得到更加廣泛應用。我們仍要圍繞碳纖維的系列化、規模化進行生產, 對國內客戶進行定制化生產服務, 實現公司和客戶價值的共同創造。”
2023年,碳纖維發展趨勢將依舊以生產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碳纖維為主題。隨著商用航空航天、通用航空、飛行汽車、高性能熱場材料等先進工業的發展,市場對以小絲束為代表的高性能碳纖維需求逐步上升。同時,以風電葉片、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常規體育器材等為代表的民用大絲束市場需求也呈倍速增長。

圖片

在叢宗杰的帶領下,威海拓展連續三年實現了經濟穩定增長20% 以上,被打造成為碳纖維行業首家達到國家級綠色工廠、全國質量標桿、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研制的新型號產品盈利納稅額在當地名列前茅,推動了威海市打造千億級碳纖維產業集群,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提升、協同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培養了一批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領域的青年人才。
在叢宗杰看來,企業創新同時來源于研發團隊,威海拓展研發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緊密圍繞著高性能碳纖維研發及其工程化應用,在碳纖維微晶結構優化、高性能碳纖維配套助劑研發、碳纖維工程化批量生產、碳纖維設備國產化制造和高性能碳纖維物理、化學結構性能分析等方面具有多學科交叉、人才專業多樣化、團隊優勢能力互補。該團隊結構可確保國產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研發及生產力轉化達到預期。

圖片

放眼未來,叢宗杰認為,要緊跟國外碳纖維事業發展潮流,對標國際先進企業發展成果,與國內先進院校合作,從碳纖維性能和生產制備工藝上入手,提高碳纖維強度和模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碳纖維行業也必須要著眼現階段國內發展態勢,碳纖維企業要加強與下游企業的產業合作,更有針對性地研發中國化碳纖維,實現有差別、有特色的產業發展。




關于創新人物


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評選活動是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同意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自2005年委托《中國紡織》雜志社承辦起,至今已進行了十八屆,累計表彰了300多名創新人物,創新人物評選活動也已成為紡織業界的標志品牌活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于創新的堅守,對于產業的熱愛,讓中國紡織行業在強國之路上奮勇前行。2023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評選活動申報工作即將啟動,誠邀您與時代同行!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