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綠色纖維“唱主角”

發布時間:2023-09-18  閱讀數:26564

綠色纖維“唱主角”



循環再利用、原液著色、生物基……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2023yarnexpo秋冬紗線展)在集中展示我國化纖行業創新技術成果的同時,給記者留下了一個十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綠色發展、循環可持續的確已經成為化纖行業最熱的潮流。


綠色纖維認證是我國紡織化纖行業的自主認證,包含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原液著色化學纖維和生物基化學纖維三大類綠色纖維及其制品認證。


無論是各家化纖企業的產品結構,還是眾多采購商的興趣點,各方面的信息都表明,綠色纖維正在成為紡織市場大舞臺上的“主角”。



再生纖維很“受寵”


綠色纖維展區、中國纖維零碳行動展區、各企業重點推介的可持續產品……本次展會上綠色纖維展區十分醒目,集中展示了一批通過綠色纖維認證的產品。


圖片

圖片

圖片

展區負責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李德利介紹:“前來展位上洽談的人很多,有的是化纖企業,有的是面料商,有的是貿易商。尤其是這次來了不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客商,他們普遍對可持續纖維表現出濃厚興趣。也有不少國內企業來咨詢綠色纖維認證。大家整體對綠色產品的關注度高。”


圖片


江蘇芮邦科技有限公司的展會負責人介紹,很多國外客商對公司再生滌綸長絲十分感興趣。該產品的原料為回收的聚酯瓶,綠色環保。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全消光、陽離子、原液著色等系列再生滌綸長絲,而且所有再生產品含特有的可追溯識別技術,能夠有效檢測識別。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展示了再生DMT、再生聚酯切片、再生滌綸長絲等系列產品,尤其是其再生DMT,使公司產品的應用場景從服裝領域擴大到聚酯薄膜等行業。


一直以來,在循環再利用纖維“家族”中,再生滌綸是“主力軍”,但在本次展會上記者發現,錦綸、氨綸、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的再生纖維正在放量。


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推介了消費后再生錦綸愛賽綸等產品。該纖維主要以廢舊服裝面料為原料,通過全新的增壓技術脫色、組分分離等一系列步驟,實現了再生材料技術突破,形成“廢舊紡織品—消費后再生切片—消費后再生纖維—紡織成品”的綠色閉環。


華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再生氨綸等環保氨綸。該公司市場部副部長孫律平介紹,公司的再生氨綸是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生產出100%再生氨綸。一項獨立的生命周期評估(LCA)研究顯示,這款再生氨綸的碳足跡減少了72%,還可減少生產中的能耗和用水量。目前,華峰化學有7條生產線生產再生氨綸,年產量達6000噸。


圖片

圖片


宜賓絲麗雅集團展示了創新的循環再生纖維素纖維產品宜賽爾,該纖維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材料。


很明顯,雖然企業類型、各化纖子行業的發展情況不盡相同,但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已經成為化纖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



無染纖維成“標配”


色彩繽紛的各類纖維十分引人注目,但是,這些纖維的顏色并不是經過染色,而是在紡絲過程中運用了在線添加技術,直接紡出有色纖維,這便是原液著色纖維,又稱為無染纖維或紡前染色纖維。


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燁介紹,原液著色是一種免染技術,無需后期染色。


盛虹集團展出的豐富多樣的產品中包含色絲,受到客戶關注。


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展出了多種顏色的“唐絲”環保彩纖,如檸檬黃、金黃、牛仔藍、橘紅色等再生纖維素短纖維。三友化纖還將循環再利用的回收漿粕用于環保彩纖的生產,使產品具有“雙重”綠色屬性。


圖片


浙江匯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點展示了免染顯色系列、功能性系列等顯色免染新品。


該公司一直專注于有色滌綸長絲的研發和生產,通過原液著色技術持續提升滌綸長絲的色彩豐富性。公司注重產品研發,不斷通過設備改造、技術創新,開發、掌握了上千種、多色系產品的配色方案。近幾年,公司研發了幾十種新產品,包括滌綸有色高模低縮縫紉線、PBT有色細旦DTY、特殊異形滌綸有色FDY絲等。目前,公司的產品種類可達上千種。


匯隆新材副總經理鄧高忠介紹,公司生產的有色纖維,具有著色均勻、色牢度好、節能環保等特點。把原液著色纖維加工成紡織品,可省去染色工序,減少廢水和二氧化碳排放,節能降耗,環境友好。


匯隆新材還在建設年產15萬噸智能環保原液著色纖維項目(一期)和年產3萬噸智能環保原液著色纖維項目,兩個新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投產。


滁州興邦聚合彩纖有限公司展示了超彩系列等產品,包括絳紫色、牡丹粉色、薰衣紫色等無熒光系列流行色彩。該公司一直深耕于差別化有色滌綸短纖領域,采用熔體直紡工藝生產彩色滌綸短纖。其差別化滌綸短纖的年產能為18萬噸,國內領先。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管是滌綸、錦綸企業,還是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都紛紛開發出色絲系列,作為產品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尤其是一批主營業務為原液著色纖維的特色型企業,更是持續深耕這一領域,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雖然原液著色纖維整體的用量目前仍相對有限,但幾乎已經成為化纖企業的產品“標配”,產量和需求量都在穩步增長。


李德利表示,相對于傳統印染來說,原液著色技術目前在化纖著色領域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但是,隨著我國化纖產業不斷朝著綠色化發展,很多企業都加大原液著色纖維開發力度,產品銷量逐年穩步增長,應用比重不斷提高,未來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生物基纖維引潮流


原料來源于植物,而不是石油,這使生物基纖維自帶“綠色基因”。紡織化纖工業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減少對石化資源的消耗,大力發展生物基纖維并擴大其應用。


我國已經形成了多家生物基材料龍頭企業,并實現了從生物基原料到纖維的產業化發展。


安徽豐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玉米、木薯、農作物秸稈等為原料,生產有機酸類、氨基酸類生化產品,并研發、生產生物材料。


該公司旗下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聚乳酸纖維及制品,掌握了聚乳酸切片紡絲、纖維紡紗、長絲加彈、紗線織造、布料染整、成衣縫制等全產業鏈技術,展示了聚乳酸短纖維(玉米纖維)、聚乳酸長絲,以及聚乳酸服飾、床品等。


公司展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聚乳酸服飾和床品低碳、環保、可降解,具有抑菌、防螨、防過敏、親膚、難燃、不回潮、抗紫外線等多種優越性能。聚乳酸纖維的服用性能優異,集棉的舒適性、粘膠纖維的懸垂性、滌綸的強度和真絲的手感于一身。


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功能性生物基尼龍材料PA56伊綸。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賴氨酸生產商,近幾年打通了從賴氨酸到生物基戊二胺,再到生物基尼龍56纖維的產品路線,將可循環再生的植物原料制成高品質生物基尼龍材料。


圖片

圖片


公司新材料事業部總經理鄭文昌介紹:“伊綸具有良好的可紡性和染色性。通過多種標準測試,采用伊綸的面料,具有親膚性好、舒適干爽、涼感持久、耐磨性好等多種優異性能,能夠滿足戶外服、運動服、內衣、家居服、毛衫等多類產品的應用需求。”


發展生物基材料的風潮也刮進了氨綸行業。華峰化學推出了生物基氨綸,所用原料為Susterra 1、3 丙二醇(PDO)。這是一種純的、不含石油的丙二醇,是100%可持續和可再生的資源。


原材料來源于大自然中的可再生林木,制成品能夠降解,萊賽爾纖維是綠色纖維中的“明星”產品。


賽得利集團展示了其萊賽爾纖維在牛仔服、童裝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通用技術高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推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萊賽爾纖維“綠纖”。保定天鵝新型纖維制造有限公司展示了其萊賽爾纖維“元絲”。


紡紗企業對萊賽爾纖維需求量的快速增長,足以證明萊賽爾纖維市場的火熱。以江蘇互幫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是國產萊賽爾紗線的開拓者之一,近些年產品銷量快速增長,由2015年的約300噸提升至2022年的約3萬噸。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萊賽爾纖維分會會長、通用技術新材中紡綠纖董事長于捍江表示:“國產萊賽爾纖維近幾年的市場需求非常旺盛,產業規模不斷增長,產品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


“紡織行業未來要更多地研究,如何以生物基材料代替石油基合成材料和動物制品。”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博士劉涵表示,在“雙碳”目標下,生產低碳紡織品已成為一種趨勢。


“可持續發展已成全球共識,我們相信,綠色纖維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李德利說。



撰文 本報記者 同黎娜

編輯 / 王丹陽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