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河南服裝產業深入“百鎮千村”

發布時間:2023-09-25  閱讀數:15941

河南服裝產業深入“百鎮千村”




鄭州女褲、安陽嬰童裝、新鄉醫護服、長垣職業裝、穰東褲裝……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詞背后,構成了河南省服裝產業發展的特色形態,構成了區域經濟的增長極。河南省如何因地制宜,發揮好資源優勢,做好鄉村服裝產業這篇文章?在河南省鄉村振興局近日舉辦的座談會上,來自寧陵、息縣、淮濱、西平、安陽、鄧州等多地的服裝企業代表、鄉鎮主要負責人,對服裝產業的發展壯大以及在助力當地鄉村振興發展中作用和路徑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服裝產業深入縣鄉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服裝產業深入河南縣域、鄉鎮,在西平、新密、商水、淮濱等縣域建成了一批用工近萬人、產值數十億元的服裝特色園區和集群,幫助當地群眾深度融入到服裝產業鏈中。


圖片


西平縣近年來把“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與發展毛衫加工產業相結合,大力推進“技能西平 縫盤下鄉”工作,將縫盤工藝下沉到鄉鎮。以西平蠶神源服飾公司(以下簡稱“蠶神源”)為龍頭,依托公司技術和設備優勢,在各鄉鎮設置縫盤下鄉點,既培育了產業工人,又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


蠶神源總經理施鵬介紹,公司目前是沃爾瑪在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毛衫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投入設備和培訓費191萬元,在西平縣建設縫盤點17個,“縫盤點”穩定就業人員200多人,在西平周邊縣市建設“縫盤點”20個,培訓人員達1200多人,在“縫盤點”的有力支撐下,2022年公司商品毛衫生產量突破304萬件。


自 “服裝總廠+加工車間”的“1+N”產業幫扶模式全面推廣以來,淮濱蘇美達服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服裝加工總廠、5個鄉村幫扶車間已累計生產訂單量500多萬件,累計銷售收入1.6億元,預計2023年全年稅收可達1000萬元,有效帶動淮濱縣紡織服裝產業供應鏈的合理布局和快速發展。


蘇美達相關負責人熊奇浩介紹,目前全廠就業在崗667人,累計解決就業2655人次,員工平均月收入3700元,班組長月工資最高可達7200元。


河南省委黨校副校長、一級巡視員郭建軍表示,紡織服裝產業切口小、易導入、門檻低、污染小,適合現階段縣域、鄉村工業化進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保障,更是為發展壯大紡織服裝產業提供了難得優勢。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郭建軍建議,一方面要優先支持有積極性和產業基礎的縣鄉鎮,形成“頭雁效應”,打造服裝名鎮、名村;另一方面要拓展規模、提質創優、產業升級、打造品牌。


近年來,鄧州市穰東鎮積極培育服裝自主名牌,目前已擁有圣威銘、茂森威豪等10多個國內知名品牌,服裝自主品牌總數達到84家,“中國褲業名鎮”的名頭越來越響。


穰東鎮黨委書記耿飛表示,全鎮服裝加工企業460多家、村級衛星工廠和個體加工作坊6600多家,在豫西南形成了吸納勞動力2.8萬余人、年產值40億元的服裝集群經濟。穰東鎮發揮當地紡織服裝協會“+”的作用,采取協會+企業(合作社)+作坊(農戶)模式,讓骨干企業與小型加工廠、村級衛星工廠、個體加工作坊,通過龍頭接單、分解工序、統一標準、共同生產,構建了布匹經營、加工、銷售、物流、人才培訓為一體的產業鏈。


夏邑縣羅莊鎮促進鄉村服裝產業發展成果顯著。“目前,本地服裝生產加工企業已達128家,實現年銷售額4億多元,帶動就業3800多人。”羅莊鎮黨委書記姬志強說。


圖片
制圖 | 鐘燕京



搶抓產業轉移機遇



產業轉移,給河南服裝產業帶來了新發展機遇。說起河南服裝產業近幾年的崛起,寧陵人地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曉云對此深有感悟:“這4年多,我一直奔走于河南和江浙兩地,深切感受到河南在承接服裝產業轉移中的變化。河南的服裝廠快速多起來了,寧陵縣大大小小的服裝廠加起來已有100多家。”


吳曉云當初之所以選擇來商丘,正是看中了這里的交通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下一步我們計劃向外貿方向發展,再開3至5家小型的工廠,擴充產能。”


圖片


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談到,服裝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東部地區勞動力成本逐年增高,企業競爭力降低,服裝產業必然向中西部轉移,這給河南帶來了重大機遇。


目前,河南紡織業在上游的棉紡、化纖、紡機行業優勢明顯。多年來,通過大力推進“巧媳婦”工程,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河南省服裝產業也有了較大提升。為了更好承接產業轉移,一系列促進服裝產業發展的政策密集發布,推動河南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助力發展鄉村服裝產業。


2021年,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規模以上服裝和相關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培育30-50家年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形成10-1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等目標,并且從財稅、融資、人才、企業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


今年,《河南省培育壯大紡織服裝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把輕紡產業集群作為全省6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之一,著力培育壯大。


“穰東服裝產業近年來搶抓產業轉移機遇,吸引入駐上海、江蘇等地大個企業22家,為美特斯邦威、雅鹿、李寧等國內外品牌代工。”耿飛表示,今年就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升級改造,形成了以東大街、步行街為中心的高檔服飾銷售循環區,推動穰東服裝“買全國賣全國”。

李剛建議,各地發展服裝產業過程中,要開發打造“極致單品”。“以駐馬店為例,這里正在打造全球防曬衣生產基地,要聚集從面料到輔料,再到人力、設計、裝備、產業生態等全產業鏈要素,才能搶占市場話語權。”


淮濱縣借服裝產業轉移大勢,在國機集團、蘇美達服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縣紡織服裝產業整套供應鏈快速發展,已擁有紡織服裝企業212家,正在向著中西部最大化纖紡織基地目標邁進。



樹立鄉村工廠標桿



“發展鄉村服裝產業,河南有政策優勢、人力資源優勢,更有產業基礎優勢。”河南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保倉說。9月18日,河南省鄉村振興局與河南省婦女聯合會聯合印發通知(附后),實施鄉村服裝產業“百鎮千村”行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


劉保倉看來,把握鄉村服裝產業發展方向,更好推動鄉村服裝產業發展,要聚焦實施“百鎮千村”行動,抓住東部發達地區紡織服裝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契機,在全省扶持培育100個以上的鄉鎮、1000個以上的村,因地制宜發展毛衫、鞋帽、防曬服、童裝、女褲等,打造鄉村產業樣板;建立安全、綠色、智能等標準體系,樹立鄉村工廠標桿。


圖片


安陽市北關區副區長、柏莊鎮黨委書記王世偉表示,今年新規劃了工業用地,支持打造柏莊紡織產業新城。下一步,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產業體系升級發展,支持企業加大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力度,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力爭樹立標桿。


姬志強表示,目前,羅莊鎮“中心工廠”5家,帶動“衛星工廠”26家。未來將在創新驅動、培訓拉動、示范帶動三方面精準發力,凝聚合力、持續用力,服裝研發、生產、銷售如三駕馬車拉動全鎮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劉保倉建議,在推進實施中,一是科學謀劃推進。合理布局產業發展,結合地方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支持平原農區、人口集中地區發展勞動密集型鄉村服裝產業。鼓勵從事服裝產業的家庭生產、手工作坊及中小企業在人口集中區域內集群化發展,有條件的企業集中到園區標準廠房。著力培育產業集群,提升整體競爭實力,深化區域品牌建設。二是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創新產業帶動模式,推行“協會+企業(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總廠+幫扶車間”等產業幫扶模式,發展高質量服裝加工庭院經濟,形成企業和農戶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著力增加就業崗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三是強化要素保障。資金方面,對符合條件的鄉村服裝產業項目,及時安排銜接資金予以支持,多渠道強化服裝產業發展資金保障。用地方面,將服裝產業用地納入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積極盤活閑置土地資源用于發展服裝產業。人才方面,以“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為載體,實施“河南織女”技能人才培訓專項,大力推進“巧媳婦工程”,深入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落實“招才引智”政策。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撰文 本報記者 馬瑞

編輯 / 王丹陽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