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河南省孟州市西虢鎮西逯村編織袋廠生產車間里,機聲隆隆,10多名中青年婦女正有條不紊地在生產線上忙碌著。
據西逯村黨支部書記許明明介紹,這里的工人大部分是村里三四十歲左右的幼兒母親,大都需要照顧孩子,不能外出務工,自編織袋廠引進以來,幫助她們實現了這個在家門口就業的“愿望”。
近年來,該村青壯年婦女中,有的在家做全職媽媽、每天圍著孩子轉,有的為了掙錢養家、留下孩子外出務工。去年,為了解決好這些“寶媽們”的就近就業問題,村“兩委”干部決定利用村里閑置的倉庫作為場地,選項目、跑企業,經過努力最終引進了一家編織袋企業。編織袋廠的工作輕巧、時間自由,工資按時計費,特別適合日常有孩子要照看的“寶媽們”。
“之前外出務工離家遠,一年到頭見不了孩子幾次,每次離開家孩子總是哭鬧著不讓走,現在到村里的編織廠上班,離家近,賺錢的同時也不耽誤照顧孩子,真是太好了!”正在編織廠工作的今年45歲的村民韓秋霞說。
為了讓更多青壯年婦女能夠進廠務工,該村“兩委”干部通過入戶、村廣播、微信群等多種方式,宣傳企業的工作內容、工作時間、薪資水平等,消除了群眾在技能培訓、用工安排、工資結算等方面的疑慮。目前,該村越來越多在家待業的青壯年婦女選擇了到編織袋廠工作,包括村內20余位“寶媽”。
“實現村民增收不能只依靠土地流轉,我們要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發展產業,依托企業謀出路。”許明明說,去年以來,通過打好鄉村振興“民生算盤”,拓寬群眾勞務渠道,也讓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得以蓬勃發展,更多農村閑置勞動力實現了靈活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