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汪建根參加中國紡聯產品開發基地總裁俱樂部徒步活動
前20年的政府工作經歷,從初出茅廬的辦事員一路成長為市長,鍛造了他做人、識人、用人的能力,而這也是一名優秀管理者應具備的綜合素質。之后,他“下海經商”,先后擔任桐昆集團執行總裁、總裁,嘉興中華化工總經理,以及現在的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個過程又是20年,這段經歷充分展示了汪建根作為一名優秀企業家的驚人才華——他帶領這三家企業,分別做到了滌綸、香蘭素、錦綸市占率和行業出口占比的第一!他擁有了行之有效的企業運營管理理念和提升競爭力的方法,“第一人”稱號加身,也讓他獲獎無數: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次榮獲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2021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年度人物、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浙江省和福建省兩個省的優秀企業家、閩都英才……

第一個三年
12字方針扭轉企業虧損局面
和寧高寧等傳奇企業家一樣,汪建根也曾受命于危難之際,比如讓永榮股份在行業中聲名鵲起。
永榮股份是當前全球錦綸民用長絲產能最大的企業之一,擁有68萬噸聚酰胺6纖維的生產能力。旗下擁有永榮科技、景豐科技、新創錦綸實業等多家實體企業,已打通從“苯—己內酰胺—尼龍切片—尼龍纖維”上下游產業鏈。
而在汪建根來永榮股份之前,受國內外經濟形勢、行業形勢等嚴峻挑戰,當時永榮股份上半年經營跌宕起伏。企業董事長吳華新一直在物色新的總經理人選,但一直沒有令人滿意的。后來有人向他推薦了汪建根,他就以拜訪的名義悄悄對汪建根進行了考察。這場兩個多小時的交流考察,汪建根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講述了自己在桐昆12年的化纖企業管理經驗。之后吳華新匆匆回了長樂,沒過多久,就向汪建根發出邀請:來永榮股份指導一下工作。汪建根利用周末赴約從嘉興來到了長樂,“會議室坐滿了人,從人資、財務到生產、營銷、采購等,很多部門的高管都在,他們一下子列了很多問題問我,我就像應聘者一樣一一給出答案,一些我不熟悉的或者我沒有接觸過的,也給出了我的看法。”汪建根對當時的場面記憶猶新。
這場“指導”工作結束沒多久,汪建根接到了吳華新遞出的橄欖枝,永榮股份的高管們更是帶著吳華新的誠意來到嘉興。而汪建根對化纖行業也有著某種情懷,于是在2017年6月21日,汪建根正式加入了永榮股份。
盡管之前沒接觸過錦綸行業,但作為一個老化纖人,汪建根對涉足錦綸絲毫不畏懼,唯一讓他心里沒譜的是當時永榮股份的運營情況。但是這個問題一直沒人給他明確的答案。直到他正式走馬上任,才知錦綸行業競爭激烈,內卷十分嚴重。
在了解實際情況后,汪建根審時度勢,在吳華新的支持下,大刀闊斧做了兩件事情,半年后企業開始走上了正軌。
第一件事,就是轉變經營理念。永榮股份原先的經營理念是“以銷定產”,行情好的時候滿產,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減產。汪建根認為,生產是不能停的,做出來就必須去賣,不能說賣不掉就不生產,銷售是用以指導生產、調整產品結構的,從而達到產銷平衡。為此,他將原來的“以銷定產”改為了“以產促銷、以銷調產、產銷平衡”12字經營方針。因為他深知“金絲銀絲賣不掉就是廢絲”。
第二件事,為行業自律作表率。業內人都知道,錦綸行業長期存在著低價競爭的惡性風氣。“一個行業靠低價競爭是走不遠的,如果一個企業所處的行業都不健康了,那企業又何談發展?”汪建根利用他在桐昆股份工作的經驗,承擔起行業龍頭企業的擔當與責任,不再低價競爭,維護行業健康發展,自覺做行業秩序的維護者,為行業作出表率。
很快,這一舉措的實效就得到了驗證。當年11月初,原料 CPL價格大幅下跌,按照以往的市場形勢,錦綸企業也很快會跟隨調低價格。但汪建根通過深思熟慮,提出前20天內絕不跌價。他認為,一個月能挺過2/3的時間,剩下10天時間,即使跌價也不影響大局。到了11月20日這天,汪建根與銷售線領導決定,現在原料每噸下跌了800元,那咱們產品順勢每噸下調300元,讓產品跌幅小于原料跌幅,這番操作下來,企業不僅沒賠反而都實現了盈利,永榮股份當月也獲利4700多萬元。
對于如何買進和賣出,汪建根有著常人不及的“玄學”,他懂行業、懂專業,對于石化衍生品行情的判斷以及因此聯動而產生的化纖價格漲跌的預測,都有著獨到的見解。而這一切都是花費時間、心血得來的。
2022年,汪建根榮獲福建省優秀企業家稱號

第二個三年
聚焦轉型,鎖定高端,“三根紗”品牌響當當
企業發展慢慢步入正軌后,轉眼來到了2020年。在吳華新的挽留下,汪建根開始了他的第二個三年聘期。
在汪建根看來,真正的企業主要做兩件事:一是創新創造,二是市場營銷。企業一定要創新創造,把自己在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提升到高端的利潤區中。
憑借多年的工作積累,汪建根分析化纖市場形勢后提出不能再做常規產品,要做差異化產品、功能性產品,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繼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為此,這個三年,在“12字方針”的基礎上,他又提出了“聚焦轉型、鎖定高端”的生產經營理念。
如何轉型?如何鎖定高端?汪建根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他首先想到了要把永榮股份打造成國內錦綸民用絲第一品牌。中國企業一定要創新創造,提升品牌價值。為什么呢?“國際大牌每賣一件衣服,它的品牌都在升值;我們加工企業每生產一件衣服、一根紗,它的設備都在折舊。而且誰說上游產品就不能做品牌呢?”
一次偶然的機會,汪建根參加了一場纖維新品發布會,讓他堅定了品牌之路。他為永榮提出了“三根紗”的概念,分別是聚焦功能性的“錦康紗”、聚焦差異化的“錦逸紗”以及聚焦低碳環保理念的“錦生紗”。這三大類紗線囊括了眾多各有特色的創新產品。
“錦康紗”實現了錦綸纖維的多功能復合與多規格量產,引領了錦綸纖維高端化、健康化、舒適化、功能性的開發方向;“錦逸紗”的布樣布面風格獨特而多變,可應用于不同下游領域;“錦生紗”是錦綸行業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重點發展的產品。
如今,永榮股份“三根紗”的品牌名號在行業內已是響當當。汪建根介紹,凡是要做產品研發、產品創新的面料商、服裝品牌,都會想到“三根紗”。目前永榮股份的銷售網絡已覆蓋國內外主要市場,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美洲等十幾個國家與地區,并與國內外眾多上下游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實際上,錦綸在化纖行業中只是一個小眾品種,對于如何能將這樣一個小品種做得如此有聲有色,汪建根的回答是,心態要開放,在打造自身品牌時,也要為下游品牌的打造助力。
永榮股份連續三年與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合作舉辦錦綸面料設計大賽,大大激發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發錦綸產品的動力與活力,聯合開展“品牌萬里行”活動,進一步促進了高端錦綸的終端應用和商業價值轉化。此舉不僅拓寬了永榮股份“三根紗”的品牌知名度,更給下游的產品開發帶來了靈感與實際效益,可謂多方受益。
汪建根的開放心態,不僅體現在拓展市場上,在內部管理上,他更是放權。“我只關注兩個環節,一個是進,一個是出。進,就是主原料的采購,出,就是銷售。只要把這兩個環節把住了,企業運營就不會有大問題。”
永榮股份董事長吳華新(右)為汪建根頒獎
企業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離不開持續的創新,然而創新是有代價的。在汪建根看來,企業領導者如果不能承擔這個成本,不愿接受失敗,那創新就難以為繼。在永榮股份,參與研發的人不用擔心成本,不用擔心考核不合格的問題,因為汪建根給員工創造的是一種寬松機制,只要研發出市場接受的新產品,公司就會給予重獎。在這樣的氛圍下,很多生產線都主動請戰要求開發新產品。這也保障了公司每年都有5—10款新品面世。
汪建根還特別重視啟用年輕人、放權年輕人,給予他們成長的平臺。選對人是經營的關鍵,自汪建根入職以來,公司人員沒有大的調整,而在他的培養下,原先的年輕員工都逐漸成長為企業的高管、廠長、項目帶頭人。
對客戶的重視,也是永榮股份收獲市場的一大秘籍。“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與合作者共享”,這是永榮股份的核心價值觀。在汪建根的帶領下,永榮股份建立了“以產品、技術、系統解決方案服務”的“鐵三角”綜合能力系統,為最具價值的客戶提供更高級別的服務。如今,洞察先機的汪建根對如何服務客戶又有了新想法,相信很快就能推廣開來。

第三個三年
借力資本市場,劍指全球品牌
目前,永榮股份的錦綸出口占全國的35%,今年出口更是可能超過7萬噸,這已是一家中型錦綸企業一年的生產量。“下一步的目標是向10萬噸沖刺。”
在汪建根看來,永榮股份下一步的發展,不能只靠企業自身,而是要進入資本市場,靠資本積累去實現更大的夢想。“只有進入資本市場才能有實力去參股或者兼并和永榮股份戰略方向一致的上下游企業,從而擴張市場版圖,打造‘全球錦綸民用絲第一品牌’。”
即便目前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汪建根也有不少苦惱。多年來,汪建根始終堅持倡導行業自律,但無奈行業仍然存在內卷現象。“想為行業做點事,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此外,錦綸行業創新能力整體不足,亟待加大戰略定位、工藝技術、生產管理、技改升級等相關配套,縮小與國際的差距。他還呼吁媒體要多宣傳化纖行業、錦綸行業,要讓社會、大眾真正了解這個新型材料行業,為行業爭取更多要素保障。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年又三年,對于如今的工作,汪建根坦言并不覺累,反而很愉快,這背后是汪建根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自信。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永榮股份實現“全球錦綸民用絲第一品牌”的夢想指日可待。
記者手記:
多面的汪建根
采訪當天凌晨兩點半,汪建根才從南京出差回到長樂,直接住在了公司。上午九點半采訪正式開始,下午他又接待了相關單位的到訪。這只是汪建根很普通的一天。
汪建根很忙。每個月中,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出差、跑客戶。他總是親力親為去拜訪重要的客戶——既有大客戶也有重視研發創新的客戶,他說這樣效率更高,對于客戶來說也是一種尊重。也許這也是永榮股份訂單不斷的秘籍之一。
汪建根也很“閑”。他是個網紅達人,抖音每日一更,美篇每日一更,至今已分別有近1400篇和600篇作品。利用早起、午休和出差路上的碎片時間,他堅持記錄生活點滴和經營感悟,收獲粉絲無數。這是一個熱愛生活、思考不輟、極富感染力的人。
汪建根的座右銘是“做人必做事,做事先做人”。他提倡要多讀書,容人、利他,從而提升自己的格局,這也許是他寬廣胸懷、謙恭人生態度的源泉。
汪建根也很接地氣。每到一處新地方他會通過鏡頭捕捉生活中的美,他也會和年輕人一樣去網購價廉卻很有品質感的襯衫、含錦綸的休閑褲,也會提著籃子去給家里人買菜。
……
就是這樣一個多面的汪建根,帶領著永榮股份披荊斬棘,為行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與傳奇。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