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人民日報》關注盛澤:紡織行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發布時間:2023-11-15  閱讀數:16342

《人民日報》關注盛澤:紡織行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11月8日)

《人民日報》關注紡織行業

通過應用新技術、研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其中

重點關注近年來盛澤

紡織行業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成果

▼▼▼

圖片

 《人民日報》2023年11月08日第18版


近日,位于江蘇蘇州盛澤的時興紡整(蘇州)有限公司實驗室內,員工正在進行酸性染料化料操作。盛澤鎮集聚了2500多家紡織生產企業,年產各類紡織品超130億米。


圖片

▲時興紡整(蘇州)有限公司實驗室內,員工正在進行酸性染料化料操作


紡織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涵蓋了原輔料制造、紡織制造、服裝生產等多個環節。當前,中國紡織工業已形成全球規模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生產制造能力與國際貿易規模長期居于世界首位。2022年,我國紡織全產業纖維加工總量超過6000萬噸,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3409.5億美元,占全球比重保持1/3以上。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演進,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給我國紡織業帶來哪些新機遇新挑戰?紡織業企業如何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 


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應用

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穩步推進


走進位于京奕集團生產車間,紗線一錠一錠接連下線,只聽得機器聲陣陣,卻幾乎看不見工人身影。生產全流程接入智能系統,技術參數可通過電腦實時調節,紡紗和卷繞操作全部交由自動化機器完成。


“去年,我們在短流程設備改造上投入了5.6億元,新增渦流紡紗機90臺。”京奕集團總經理陳路說,相較于此前采用的環錠紡紗工藝,渦流紡紗機將生產效率提升了25倍,工人數量也只需原來的十分之一,整個生產過程沒有廢氣廢水排放。


傳統紡織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近年來,紡織產業加快應用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穩步推進智改數轉,為產業提質增效打開了新空間。截至2022年底,我國紡織產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總體發展水平評估指數達到57.1,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6%,智能制造就緒率為14.6%;服裝“三衣兩褲”單機與流程自動化基本實現,示范企業生產流程中自動機使用率達到80%,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比例達到56.8%。

印染是紡織業節能減排的關鍵環節,其廢水排放量約占整個紡織業的70%。近年來,隨著綠色先進適用技術和工藝的持續推廣應用,印染行業清潔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據行業協會測算,近十年來,印染行業廢水處理量、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下降約30%、約80%、約90%,單位產品水耗下降40%以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30%以上,水重復利用率由15%提高到40%。


升級改造需要投入真金白銀。紡織產業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90%。為解決中小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難題,不少地方采取了務實舉措。


“我們成立了產業更新工作專班,幫助企業進行升級改造。”盛澤鎮經濟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孫健說,政府建立了自主更新項目庫,首批共130家企業入選,由專人和企業對接,還派出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團隊的技術專家進駐企業,及時解決改造過程中的難點堵點,“企業嘗到了轉型的甜頭,變得敢闖、敢干,信心更足。”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為千行百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廢舊服裝、邊角料等廢舊聚酯材料通過化學分解還原為聚酯,塑料瓶回收后經去雜、混料、熔融、紡絲等工序再造成絲……在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8個廢舊塑料瓶抽出的滌綸絲就可以織成一件男士POLO衫。


“為了研發出可降解的原材料,我們攻克了熔體粘度均化關鍵技術、大容量生產再生纖維、長周期聚合運行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盛虹控股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梅鋒說。


大國重器中也有“紡織力量”。“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實現全線貫通,需將重約6000噸的鋼筋混凝土接頭吊裝進海底28米深處。吊裝帶就是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抗蠕變海洋用滌綸工業絲制成的。”江蘇恒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湯方明說,施工過程中,4根由13萬余根高強纖維絲組成的40厘米粗吊裝帶,又穩又準地完成了吊裝任務。


類似應用在各行各業還有很多:樹脂基碳纖維材料重量輕、剛度強,可用在C919大飛機機身上;熔融紡絲纖維生物相容性好、耐用性強,制成的可吸收支架可被用于醫療臨床手術;電子級玻璃纖維紗絕緣性好、機械強度高,被廣泛用于風電葉片的制作。


“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已從‘跟跑’階段全面進入‘并跑、領跑’階段,高性能纖維總產能占全世界比重超過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品種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說,下一步,紡織產業將聚焦關鍵基礎材料及納米纖維、智能纖維等前沿纖維材料,繼續開發高性能纖維、產業用特種纖維等產品,全面夯實紡織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來源:極目新聞(記者:張秀娟)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