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企業作為行業中小企業的佼佼者和優秀代表,近年來,他們用行動和成績踐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發揮了良好的行業示范帶動作用。為更好地引導、服務和全面推動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日前在河南新鄉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紡聯”)行業發展部規劃處副處長、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聯盟秘書長趙志鵬主持會議。
中國紡聯行業發展部主任、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副院長郭宏鈞介紹了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概況以及第四批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和第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復核情況。他表示,專精特新企業要共同打造更具活力、更富韌性、更可持續的卓越企業協同創新價值共生的產業鏈、供應鏈。
趙志鵬宣讀關于發布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企業(第四批)和第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復核通過名單的通知。
左滑查看全部圖片
中國紡聯秘書長夏令敏、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葉志民、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會長馮德虎、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常務會長袁建龍等領導為企業代表頒發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第四批)證書、獎牌和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第一批復核)證書獎牌。
據了解,目前,前四批行業專精特新企業333家,覆蓋了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涉及了紡織全產業鏈及緊密關聯的行業領域,其中新材料領域的企業有40多家,具有較大的覆蓋面和代表性。這些企業年銷售收入總計約900億元,職工總數9萬多人,其中設計研發人員約1.4萬人。企業平均成立年限16年,其中有21家成立年限超過30年。近幾年,平均設計研發投入強度為3.9%,設計研發人員占比14.2%,平均銷售利潤率8%,信息化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平均為0.7%,戶均擁有專利37項,顯示出很強的創新和發展能力。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