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在新發展階段,如何將行業發展嵌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畫卷中?如何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理論轉化為行業發展可遵循的具體指南?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正式發布了《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該《行動綱要》提出了七項重點行動,解行業思想之渴,答企業實踐之惑。中國紡聯會刊《中國紡織》、《紡織服裝周刊》及官網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特推出“以綱為要 行至2035”專欄,采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各專業協會、地方協會、龍頭企業、院校、產業集群,探究產業發展各參與主體的具體思考與實踐,進一步凝聚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共識與力量。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漫漫征途,是一場接力賽。不僅需要一棒接著一棒跑的堅毅執著,也需要一浪更比一浪高的開拓進取。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理解紡織現代化,并踴躍投身強國建設的洪流,這是行業的使命與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了“現代化產業體系”新概念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任務,提出要“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督ㄔO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也提出,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要聚焦制造,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推進、突出重點,持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夯實物質技術基礎。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行業層面,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都聚焦于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對于碳纖維等關系國家戰略安全的高性能纖維材料產業來說,其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更加令人矚目。作為國產碳纖維從無到有、從有到站上世界舞臺的親歷者、踐行者,連云港鷹游紡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良對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碳纖維材料產業體系更是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表示,自主可控,是指對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具備較強的把控力;安全可靠,是指產業鏈供應鏈能夠在面臨挑戰時確保安全穩定運行;競爭力強,是指產業發展在全球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其中,實現產業體系自主可控,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從T300到T1100,從零起步到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從千噸到萬噸跨越……張國良感慨國產碳纖維的每一步都在朝著實現供應鏈自主可控的目標發展。碳纖維進入張國良的視野是在2005年3月,當時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張國良在會議期間了解到碳纖維是國家安全、武器裝備急需的關鍵戰略物資,而掌握這項技術的少數國家長期實行技術封鎖和壟斷,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防發展。兩會之后,一向對技術攻關特別感興趣的張國良萌生了投身碳纖維產業化之路的想法。但當時國家既沒有設備參考,也沒有相關資料,同時又面臨國外的技術封鎖,對于碳纖維行業幾乎一無所知。“作為一個企業家,要有敢于冒風險為國家分憂的責任心!哪怕傾家蕩產,也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碳纖維!”張國良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張國良在與工人一起檢查剛剛從生產線上產出的碳纖維的質量之后,在連云港郊外一片長滿蘆葦的鹽堿灘上,張國良和技術人員、工人們經過千辛萬苦,一路過關斬將攻克技術難題,終于生產出了第一批碳纖維。隨著國產碳纖維零的突破,千噸級T300碳纖維逐漸實現規?;a,打破了發達國家對國內碳纖維市場的長期壟斷。又經過了3年多的艱苦摸索和實驗,中復神鷹立足自主創新,首次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體系,成為我國首個、世界第三個攻克干噴濕紡工藝難題的企業。該項目榮獲了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也是我國碳纖維行業所獲得的最高獎項。2018年1月8日,張國良代表公司領取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
2019年,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做出重要戰略布局,“年產2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落戶西寧。2021年,萬噸碳纖維生產基地成功投產,該項目和“國際空間站、中老鐵路”等一起榮獲國務院國資委“央企十大超級工程”。“猶記得五年前的年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國家科技進步獎勵大會上,總書記囑咐我要在碳纖維領域不斷取得新的進步。當時我誠惶誠恐,從那時起,我便一直擔心因做不好而辜負了黨和國家的期望?!被叵肫鹂倳浀膰谕?,張國良至今記憶猶新。2023年8月3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省長許昆林,青海省委書記陳剛、省長吳曉軍到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公司考察如今,中復神鷹累計向市場供應高性能碳纖維近3萬噸,從根本上解決了國家在航空航天、氫能、光伏、風電等諸多戰略和新興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加速了高端應用市場碳纖維的國產化替代進程,實現了國產化碳纖維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全面提升了國產碳纖維的國際競爭力。競爭力強,是指產業發展在全球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張國良表示,對于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來說,就是要研發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更具規模的碳纖維產品。作為國家戰略性材料,碳纖維的應用領域非常廣,很多行業也都引入了碳纖維,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寬廣。特別是近三年來,由于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一些以前依賴進口的關鍵材料實現了國產化替代,并獲得了高度認可。這其中就包括國產碳纖維。2020年,我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氫能、航天航空、體育用品等領域開始使用國產碳纖維?!巴ㄟ^實際應用國產碳纖維,使用方感受到了國產碳纖維的高性價比。”為緊緊把握住產業快速發展機遇期,2022年4月6日,中復神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科創板第一家碳纖維上市公司,希望充分借助資本市場力量繼續為我國碳纖維行業高質量發展開拓新局面。張國良對碳纖維未來的市場潛力很自信,他認為行業目前需要做兩件事,第一是隨著技術發展成熟,行業應快速擴大生產能力,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第二是加大力度研究更高品質的碳纖維,“從理論上來講,目前我國的碳纖維材料在功能上、性能上,只發揮出理論水平的4%,未來還有很大研究空間?!睆垏颊f。今年以來,中復神鷹年產3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年產2.5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先后在連云港、西寧開工、投產,打造了全球首個單體規模超過兩萬噸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特別是西寧萬噸碳纖維生產基地,突破了萬噸規模下聚合、紡絲、碳化等單元的產業化關鍵技術,在國內首次構建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生產體系,實現了碳纖維生產規模從千噸到萬噸的跨越。該項目于今年11月還榮獲了“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張國良表示,兩個新項目均充分運用了數字化、智能化成果,將實現產品結構、生產效率、技術水平、關鍵裝備再優化、再提升,將大大降低碳纖維的生產成本,產品的競爭力將更強。“現在我們正在研究第四代碳纖維,這一代碳纖維將是更低成本、更大規?;?、更高穩定性的碳纖維,未來在航空航天、風電葉片、單晶硅、光伏、建筑、氫能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我有信心做好?!睆垏夹判氖愕乇硎荆税l展高性能碳纖維產業,還要緊緊抓住新歷史機遇期,發展碳纖維復合材料,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擴展生產規模、開拓新市場,努力發展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主力供應商,成為壓力容器、碳/碳復材和軌道交通等工業高端領域的最大供應商。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具體到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行業,張國良認為,就是要在高端裝備上發力,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張國良表示,中復神鷹碳纖維項目之所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之所以能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與集團全資子公司江蘇鷹游紡機有限公司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技術密切相關?!拔覈F在要求稍微高一點的自動生產線用的控制軟件幾乎全是進口的,企業投入成本高,還非常容易受國外控制,所以我們一定要開發自己的裝備。擁有高端裝備,企業才有核心競爭力,產業鏈才能安全可靠?!?/span>研發生產高端裝備也是連云港鷹游集團的一大核心產業。子公司江蘇鷹游紡機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業研制高性能碳纖維成套設備的企業。近年來,公司實施紡織裝備制造企業基于智能制造的個性化定制服務管理,以生產過程智能化、流程管理數字化、制造全鏈服務化等先進手段,打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模式和設備個性化定制的商業模式,實現了紡織后整理設備、印染定型設備、高性能碳纖維設備、復合材料專用設備的專業化定制生產,有效促進了我國紡織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提升。為確保高性能碳纖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靠,江蘇鷹游紡機一直聚焦主業,強化創新,在高性能碳纖維和復合材料成套高端裝備的新賽道上,強化自主知識產權,以高端化、智能化推動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大碳纖維成套裝備的研發生產和技術服務,進一步推動國產碳纖維裝備的新突破,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圍繞高端裝備的研制與開發,江蘇鷹游紡機公司正在重點進行“第四代”高性能碳纖維成套高端裝備的研制工作,同時也在為下游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品的生產開發高性能的系列化設備。江蘇鷹游紡機公司希望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助力集團全方位深度參與配套“風電”“光伏”“氫能源”等新能源產業。
對于如何結合《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來推動企業發展,張國良表示下一步將加大相關的投入和布局力度,一如既往地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致力于尖端裝備的現代化與高新材料的產業化,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勇攀科技高峰,推動企業和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