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布“漂洋過海”激活世界經濟,一塊布嵌入“黑科技”實現可持續發展,一塊布融入傳統文化染出萬彩花……布,包裹了幾千年的人類文明,也正在當下實現“萬種可能”。
記者近日探訪“托在布上的城市”——浙江紹興柯橋,探究一張張布匹面料如何織造出現代化“國際紡都”。
數字化是紡織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共識”,也是柯橋的發力點。細看當地打造的“織造印染產業大腦”,目前已集成百余個應用,包括10余個多跨應用場景,20余個產業鏈協同應用,月均活躍用戶近5萬人次,推動面料線上交易近6000萬米。
在柯橋,數字技術催生的短袖。項菁 攝
據柯橋區委書記陳豪介紹,接下來,柯橋將依托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引聚全球紡織高端人才團隊,推進紡織企業和創新中心合作攻關,打造國際一流的紡織技術創新策源地。同時,用好“織造印染產業大腦”等數字平臺,重塑紡織行業發展新動能。
當前,全球紡織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關口。與此同時,傳統紡織業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業,推動行業綠色發展是紡織人共同的心聲。
走進柯橋部分紡織工廠,打造廢舊滌綸紡織品可再生體系,探索光伏發電優化能源結構,推動再生棉回收和加工,推出紡織品全生命周期綠色評價平臺……大量布商正在探索紡織業綠色轉型,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多名本地布商看來,綠色轉型涉及設備、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更離不開新技術、新理念的加持。
縱觀落地在柯橋的歷屆世界布商大會,綠色和數字始終是繞不開的重要議題,近期在柯橋舉辦的2023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中國紹興柯橋大會、2023第六屆世界布商大會亦如此。此次大會以“綠色、循環、數字化——紡織工業新動源”為主題,吸引了印度、西班牙、韓國、德國、中國臺灣等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紡織界代表與會,共探行業交流合作。
根據大會發布的《2024世界紡織行業趨勢展望》,綠色化、智能化、高值化是紡織科技發展的關鍵詞,主要涉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納米材料、先進加工技術及裝備、環保化學品和工藝等具體領域的創新。
從柯橋看,紡織印染是當地的主導產業,印染產能占據浙江省的60%、全國的40%。為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當地將110家印染企業全部集聚在屬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綠色印染基地,同時加快推動印染企業“長高長壯”和工貿一體化發展。
海外布商在柯橋面料市場淘貨。項菁 攝
隨著紡織產業基礎越發厚實,柯橋“布滿全球”的腳步也走得越來越廣闊。
眼下,當地正深入實施“絲路柯橋·布滿全球”行動,包括謀劃建設更多“海外倉”、高效運行中歐班列“柯橋號”等。上述大會開幕式期間,中國輕紡城“絲路柯橋·布滿全球”海外公共平臺正式啟動,將助力中國紡織業“走出去”“引進來”。
“柯橋面料種類非常多,我希望通過不斷創新,把柯橋的布賣到世界上更多地方。”在柯橋經商20余年的也門布商阿里受訪時說道。
現代紡織業伴隨人類文明發展而欣欣向榮,不僅專注國際化、綠色化、數字化方向,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時尚產業也成為紡織行業轉型升級、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的關鍵。對于打造“國際紡都”的柯橋而言,凝聚時尚之力自然不例外。
根據日前發布的《柯橋區打造現代化“國際紡都”行動方案》,該區將實施促布成衣、時尚品牌等“十大行動”,匯聚更多時尚設計創意平臺,規劃建設高端成衣產業園,引進培養海內外一流時尚品牌,到2025年將時尚創意產業打造成為千億級產業集群。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