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千億產業集群長樂區傳來喜訊,12月27日,福州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實施工作啟動會在長樂區舉行。會上,福建省長樂區被授予《中國紡聯數字化轉型基地》。此次會議由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州新區管委會指導,福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福建市財政局、福建市長樂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福建分院、中國聯通(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福州市數字產業互聯科技有限責任????辦。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副廳長郭學軍,福州市副市長鄭彧,長樂區副區長周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化部主任殷強和來自福州市六區七縣的代表及有關企業代表300多人參加會議。
郭學軍致辭中強調,福建是數字中國發源地,是工業大省,省里已培育一批數字化企業。福州市做為數字化試點城市,為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對于接下來的工作,他建議:一是凝聚共識,增強信心。要召開形式多樣的培訓會、研討會、交流會,大力營造數字化轉型的意識氛圍,讓企業看到樣板、看到拳頭、看到機遇。二是深化融合,突出落地。要全面梳理供應鏈、產業鏈頂級產品,加強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不斷做優體系、做大規模、做強產業。三是全面提升,擦亮城市。加速拓展品牌展示區、平臺加集群等新模式及業態,推進中小企業成品轉型。要系統總結,全面宣傳,擦亮新時代的福州城市名片,爭做全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領頭羊。
福州市副市長鄭彧講話中提到,數字化轉型是中小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舉措,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年9月,福州市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福州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數字化服務體系,全力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環境,努力打造更多具有示范性、引領性的數字融合案例和樣板。重點聚焦關鍵行業細分領域,扎實推進各項試點工作,合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他建議廣大中小企業家充分利用好政策優勢,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強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化水平和競爭力,復制和推廣優秀的解決方案和產品,讓真正有實力的好產品、好隊伍浮現出來。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化部主任殷強為長樂區授牌
那么,中國紡聯數字化轉型基地第一站為什么選擇長樂區?數據可說明問題。據悉,2022年長樂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42億元,其中紡織工業總產值約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0.7%。長樂紡織遵循現代化紡織體系標準,推進產業基礎數字化升級。借助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全產業鏈、供應鏈產品銷售管理一優化。長樂紡織企業憑借著敏感的市場洞察力,率先在企業中推廣管理(PLM)、倉儲物流管理(WMS)等信息系統,構建車間級和工廠級工業通信網,促進信息系統與生產設備的互聯互通和系統間的集成應用。
近年來,長樂區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深度集成應用,提升制造裝備的數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推進生產全過程智能化,鼓勵推薦凱邦錦綸科技5G+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等9個項目申報2023年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重點項目,凱邦錦綸等2家企業申報2023年省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恒申合纖等3家企業申報2023年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通過工聯院福建分院和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結合現代紡織、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打造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業賦能、企業轉型、平臺運營、政府管理等應用,形成立足長樂、輻射全省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生態。此外還深化運用“輔布司”互聯網平臺賦能長樂中小微經編花邊企業。
如果說長樂紡織敢為人先,審時度勢走在時代前列,那么,借力發力,構建前沿的大數據平臺是長樂紡織企業彎道超車的重要手段。
福建(長樂)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于2020年上線運行。平臺搭建伊始,長樂區政府出臺的區域產業扶優政策,對企業上云上平臺進行補貼,鼓勵企業主動擁抱數字化;借助強大的工業互聯網底層核心技術優勢和福州市電集團的標識解析能力,實現設備、生產、倉儲等溯源管理,獲得企業認可。還依托長樂紡織集群資源集中的優勢,龍頭企業、先行先試企業帶動上下游伙伴整體轉型升級。平臺自上線運行以快速發展,2022年被工信部列為首批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服務平臺,福建省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目前已入駐企業600多家,連接設備8956臺,擁有15大應用場景,涵蓋化纖、紡紗、織造、染整等多個紡織細分行業。
會期一天,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研討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工作》、《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指標》、《中小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探索與實踐》、《數字化賦能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等。會上還穿插數字金融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倡議簽約。下午進行的紡織產業生態賦能大會上,專家就《“數”說紡織——5 G +工業互聯網助力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長樂紡織產業現狀分析與人才培養》等進行分享,可謂一場數字化轉型的盛宴。
文章來源:紡織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