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發展新質生產力 人工智能是重要驅動力
美圖公司技術副總裁、美圖影像研究院負責人劉洛麒:人工智能是新質生產力重要的驅動力。一方面,人工智能應用平臺的加快發展,將為產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與制造業、交通物流、醫療健康、金融服務等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也將催生智能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人工智能+”時代的競爭,不僅僅是AI算法的競爭,更是算力基礎、創新性和創造性人才儲備、應用落地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競爭。此外,人工智能要真正落地行業,需要與具體的場景、實際的工作流程做結合,真正助力行業生產力升級。
數據
美圖公司2023年研發投入6.4億元,占總收入的23.6%。
美圖公司持續進行AI領域的探索與布局,目前已注冊457項專利,持有238項軟件產品著作權。
這幾天,從事服裝電商生意的市民楊女士忙著上新夏裝。與以往不同,她沒有專門招募模特拍廣告,而是輕點鼠標,借助“AI模特試衣”,將店里的新款服裝“穿”在AI虛擬模特身上。
“前后只要一兩分鐘,就能生成一張模特效果圖,效果也很逼真。”楊女士說,“AI模特試衣”省去了請真人模特、租場地、后期制作等費用,“全部加起來能省近萬元”。實實在在的省力和省錢,讓她體會到了人工智能帶來的好處。
“AI模特試衣”是廈企美圖公司旗下AI應用“美圖設計室”的功能之一。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場“競速賽”,美圖公司依托自主研發的美圖奇想大模型,相繼推出多款影像和設計AI工具,服務于電商、廣告、動漫等多個行業。
在人工智能的驅動下,美圖公司逐步構筑了“第二增長曲線”。今年3月中旬發布的美圖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當年總收入27億元,凈利潤同比上年度增長超2倍,其中影像與設計產品業務收入13.3億元,“美圖設計室”收入超過1億元。
技術攻“尖”
研發AI視覺大模型 布局文生視頻領域
伴隨著鍵盤敲擊聲,美圖影像研究院(MT Lab)的工程師們開啟一天的忙碌。作為美圖的“技術大腦”,美圖影像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聚焦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發。
美圖奇想大模型就誕生于此。
今年1月初,美圖奇想大模型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成為我省首個通過備案的大模型,這也是截至目前國內唯一專注視覺領域的大模型。
在人工智能行業,有“得AI大模型者得天下”的說法——如果把AI應用比作枝葉,大模型則是樹的根基。“在競爭激烈的大模型賽道上,美圖公司占有一席之地的背后,是持續創新、加大投入的厚積薄發。”美圖公司技術副總裁、美圖影像研究院負責人劉洛麒說,早在2013年,美圖影像研究院開始布局深度學習,此后幾年陸續推出“手繪自拍”“繪畫機器人”等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雛形產品。
今年來,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引發廣泛關注,也讓視頻行業從業者看到了新的可能。“Sora在生成質量、時長、方式等方面重新定義了AI視頻生成模型的標準,尤其是在60秒超長視頻生成上實現重大突破。”劉洛麒透露,美圖已經布局文生視頻領域,并將其作為重點研發領域之一。“目前,我們已經在短視頻生成上取得進展,未來還將在長視頻生成上持續投入。”
應用拓“新”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助力生產力提質升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人工智能“+”什么,怎么“+”,在劉洛麒看來,破題的關鍵,是將人工智能與具體的場景、實際的工作流程做結合,真正助力行業生產力提質升級。
“比如電商行業在新品研發、上線銷售、推廣營銷等各個環節中存在海量圖片處理需求,但傳統電商生產設計流程的成本很高,基于AI打造符合商業邏輯的設計工作流程,可幫助更多電商經營者降本增效。”劉洛麒舉例說,聚合“AI商品圖”“AI模特試衣”等功能的“美圖設計室”,就顯著提升了從產品攝影到商品上線的全流程效率。
再比如,在視頻創作領域,美圖的AI口播視頻工具“開拍”,擁有AI腳本優化、視頻剪輯等功能,成為口播視頻創作者新寵;在商業攝影行業,美圖的AI修圖工具“美圖云修”助力工作效率的提升,一年修圖量超5億張。
劉洛麒表示,目前美圖以電商、廣告設計等相關行業作為切入點,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我們希望先把一個行業做透,然后復制到更多領域”。
而作為總部在廈門的企業,美圖也積極與廈門本土優勢產業結合,做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探索。“比如,我們與鞋服企業合作,嘗試為設計賦能。”劉洛麒說,他們正與鞋服行業用戶相互磨合,讓AI在設計中實現真正的“智能”。“譬如,鞋子的設計,不僅外觀要創新,還要從人體工程學、運動科學等角度考慮”。
來源:廈門日報 記者 林露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