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 黃河科技學院40周年校慶專題學術報告會舉行。重慶市原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黃奇帆以《新質生產力的邏輯內涵與實施路徑》為題作報告。
溫馨提示:5月23日,黃奇帆將出席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中國信息協會產業互聯網分會、新質云起和產業互聯網大視野承辦的“中國信息協會產業互聯網分會成立大會暨2024年中國產業互聯網科技·產業·金融創新高峰論壇”,歡迎大家報名參加本次大會,聆聽黃奇帆教授關于產業互聯網的精彩見解,如需報名,請添加張先生微信:188 1216 8560,或者點擊文章最底部的“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新質生產力市場規模極大,圍繞五大關鍵板塊顛覆性創新
“新質生產力是圍繞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五大關鍵板塊的顛覆性創新。新質生產力的形成,不僅可以實現整個國家社會生產力的變革,同時還會進入千千萬萬個百姓家庭,市場規模極大?!秉S奇帆說。
創新,可以是邊緣化的細小改革,也可以是無中生有式的“從0到1”,新質生產力所包含的顛覆性創新必然屬于后者。黃奇帆介紹,這種顛覆性創新具體包含五個層次:理論創新(如相對論)、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工具創新和要素創新。
“因此,與新質生產力有關的顛覆性創新,可以從這五個層次來考慮。圍繞上述五個關鍵板塊的這五個層次的創新,都可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秉S奇帆表示。
任何一個時代的社會生產力發展,都會形成一個核心技術的縮影,轉化為在家庭中發揮功能的終端,例如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電腦與手機。
如今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質生產力,最終也會進入千家萬戶,形成新的產品。黃奇帆表示,這類產品一旦成熟,將會形成萬億美元級的市場,產生巨大的覆蓋性。
“人工智能時代的‘五大件’大體包括家用機器人、能夠輸出內容的大模型、具備腦機接口的AR/VR頭盔或眼鏡、自動駕駛的清潔能源汽車以及3D打印。在未來哪個國家能夠抓住這‘五大件’,或在其中的某一兩件中處于領跑地位,這個國家也就抓住了時代的機遇?!秉S奇帆稱。
河南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糧食大省、文化大省,黃奇帆對河南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成效進行了充分肯定。
當下的河南,先進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主力軍,光通信芯片、傳感器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列。
此外,河南還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氫能、新材料等產業再上新臺階,以“新”提“質”、以“質”催“新”,全省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生長”。
實現高質量的中國制造,須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生產性服務業
下一階段,我國將主要圍繞以下三個重要抓手,大力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消費互聯網為抓手,借助疫情影響、中美貿易摩擦等外生因素繼續提升行業整體空間上限,提升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特殊地位,同時盡可能消除目前較為普遍的同行業惡性競爭、商業化模式滯后、客戶隱私泄露等行業短板。
二是以產業互聯網為抓手,繼續擴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各行各業的深度賦能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做到降本增收,并針對不同產業鏈形成可循環、高效益的開發模式。
三是以“新基建”為抓手,在“新基建”三個方面、七大行業體系之下,持續完善在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高附加值產業鏈方面的投資規劃,以投資帶動產業集聚朝著更大規模、更強吸引、更高質量方向不斷前進。
任何生產力的發展,都會催生新的服務。新質生產力所帶動的新服務,是能夠鑲嵌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并對全球產業鏈產生重大控制性影響的生產性服務。
黃奇帆認為,區別于針對個人的生活性服務,生產性服務是高質量發展階段重要的增長極,抓好生產性服務,經濟才能獲得持續增長的動能。
消費互聯網已達到天花板,產業互聯網將迎來新風口
技術的進步,必然帶來新的產業形態。培育新產業形態的核心是推動產業變革、產業組織的深刻調整。
當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每一項技術在各自領域內所發揮的作用,本身就代表著新質生產力的進步。而在黃奇帆看來,數字技術所帶來的價值遠不止于此,應該關注數字技術所催生出的新興業態。
黃奇帆介紹,這樣的平臺共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企業開發屬于自己的數字化平臺,二是專注于某一領域(不涉及生產制造)的平臺(如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三是產業互聯網,即用數字化平臺統合整個行業。
為更好地解釋“產業互聯網”,黃奇帆舉了企業SHEIN(一家服裝行業的在線零售商)的例子。但他也不否認,目前真正屬于“產業互聯網”的案例仍然較少。
“以B to B或B to C為主導模式的消費互聯網目前已經達到了發展的天花板,而我認為這種模式并沒有發揮出網絡全部的功能。產業互聯網,才是當下我國真正缺少的?!秉S奇帆表示。
“總之,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為代表的新服務,以及以全球化和數字化(產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業態,形成的聚合體就是新質生產力。”黃奇帆表示。
來源:產業互聯網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