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鄭棉受外棉大跌影響,期價大幅下挫,主力合約一度跌破萬五關口。
受國際棉花行情波動影響,鄭州棉花期貨價格自四月中旬起持續震蕩下行,主力合約價位徘徊在15000-15300元/噸區間,國內棉花現貨市場購銷活動顯得動力不足,整體呈現低迷狀態。
當前棉花市場的萎靡,根源在于供需兩端的壓力:一方面,全球棉花產量預計將迎來大幅增長,加劇了市場的供應過剩問題;另一方面,消費需求依舊疲軟,沒有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供需兩端共同施壓,導致棉花價格持續走低,市場籠罩在濃厚的悲觀情緒之中。
鄭棉短期跌勢放緩
不過,昨日資金瘋狂涌入期貨商品市場,鄭棉也明顯反彈,夜盤繼續偏強震蕩。加上外盤回升帶來支撐,鄭棉短期內跌勢放緩。5月17日,鄭棉主力合約收于15245元/噸,上漲190元/噸。

新疆一線調研:天氣利于棉苗生長 產量有望提高
5月15日,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赴新疆五家渠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調研棉花長勢。據當地棉花收購企業反映,今年春播以來,當地天氣晴好,棉花長勢喜人,棉農普遍對新年度棉花產量充滿信心。今年4月份春播以來,新疆氣候整體適宜棉花生長,且今年氣溫較去年上升2攝氏度左右,棉苗長勢喜人,預計今年籽棉畝產在400公斤以上,同比增幅10%左右。當地大部分棉農受益于植棉收入穩定等因素,繼續種植棉花。但確實也有一些棉農改種了糧食和其他作物,導致當地棉花種植面積同比有所減少。

紡紗即期利潤好轉
據山東、江蘇、河南等地幾家中小棉紡廠反饋,5月份以來鄭棉再次開啟跳水回落節奏,主力CF2409合約先后跌破15500元/噸、15000元/噸等關口,而OE紗、環錠紡棉紗出廠價下調幅度多在300-500元/噸,紡紗即期利潤繼續回升。5月14-15日,內地市場C32S中配包漂棉紗與3128B新疆機采棉價差已擴大至7000-7500元/噸,對于部分棉紡廠而言,紡C32S及以下支數棉紗已不虧損或稍有贏利,考慮到用棉企業存在一定的原料備貨周期及財務、倉儲成本,紗廠利潤狀況有所改善,實際利潤“由負轉正”尚待觀察。

棉商虧損面擴大,惜售情緒加重
萊賽爾纖維對棉花替代性增強
另外,由于近年來中國萊賽爾產能增長了三倍左右,據中國紗線網了解,萊賽爾的價格也從前兩年的17000-18000元/噸降至目前13500-14000元/噸,加上其下游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對紡企、布廠、服裝企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轉產萊賽爾的企業越來越多。浙江杭州某織造廠反映,當前萊賽爾面料主要用在家紡,針織紗用量也逐漸增加,萊賽爾睡衣成為一些紡織品服裝企業的主推品種。
業內分析,除了需要關注常規品種化纖(主要是滌綸短纖、粘膠短纖)、進口棉花對國產棉花的替代外,近兩年還需要關注萊賽爾纖維對棉花的替代,雖然基數相對較低,但需求增長的勢頭很強勁。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