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展覽安排
——————————-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時尚設計與展演系畢業作品將以靜態展+動態展相結合的展演方式進行。
靜態展于2024年5月13日正式開幕,展覽時間為5月13日-5月17日,展覽地點安排在廣東工業大學東風路校區5號樓一樓和二樓展廳內。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主題為“思無涯,視無界”。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人貴能超越 生命的有限,去探索未知、重構邊界。四年的專業學習、無數的思考與討論,造就了同學們更扎實的知識、更開放的視野,是時候由你們去創造更廣闊的天地。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祝福畢業生們在未來繼續不畏懼、不設限、站得高、望得遠,用更寬廣的胸懷去實踐藝術、回饋社會。請堅信: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本次展覽秉承“藝術融入生活,設計服務社會”的創意理念,注重作品的設計、創新和技術運用,展現畢業生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對未來的展望與追求以及對生命與社會的感知和體悟,全面展現畢業生過硬 的專業功底、推陳出新的創新精神 及高度社會責任感,充分彰顯我院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成效。
動態展“未?時尚24”畢業大秀將于2024年5月22日廣州國際輕紡城七樓1號展館內舉行。誠摯歡迎各位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觀交流!

#2
“未?時尚24”
畢業大秀
2024中國 (廣東)大學生時裝周
時間:2024年5月22日19:30
地點:廣州國際輕紡城七樓1號展館內
內容:“未?時尚24”GDUT服裝設計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演
主辦單位: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服裝畢業作品展演將于5月22日晚19:30開幕,以下為賽事日程安排表。
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創辦于2006年,是國內首創、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專門為廣東省內各高校服裝設計專業學子打造的大型公益性時尚盛會。每年廣工的優秀應屆畢業生都踏上這架夢想的天橋、演繹自己的作品,展現他們的設計力量。

往屆精彩瞬間




以下附上輕紡城交通指引和場地說明,
請有意向前往的來賓注意查收!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內容

#3
作品預告
24屆優秀畢業作品
這些作品創作的背后是畢業生們四年勉勵前行與耕耘的結果,作品里飽含了畢業生們獨有的藝術設計意識與思維方式,充分展現的每一個畢業生獨有的個性與特點,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壯觀現場。
前方截取部分時尚作品介紹!
請大家先睹為快!
?
?
?
?
《裂縫之上流如光 》
設計師:王婷婷
指導老師:宋文芳 李曉英
設計說明:系列靈感來源于自然災害----地震。每當地震后,人類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出現了各種裂痕。“裂痕”給我們帶來的傷痛可能會是我們無法承受的,也正因為這些裂痕的存在給生命帶來了光的希望。系列靈感提取了地震災害中的坍塌房屋、破損墻體、破裂地縫、破損照片等元素,表達人類在地震災難面前需要心存希望,給生命帶來光的希望。

《 sub-healthy population》
設計師:張穎
指導老師:宋文芳
設計說明:該設計靈感來源于亞健康,亞健康是一種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身體雖然沒有患病,但生理功能減退、代謝水平低下,也叫第三狀態。當代年輕人普遍處于亞健康的狀態,其主要原因是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壓力大等導致而成的,因此該設計通過針織造型呈現出的亞健康狀態來呼吁亞健康人群應注重身體健康,生活規律,提高身體素質等。

《斷翅殘續》
設計師:彭瀚
指導老師:許春梅
設計說明:本系列設計是以金屬材料為主體的概念化設計,運用立體裁剪、激光切割、金屬掐絲、鏨刻、錫雕等工藝,盡力還原“隱忍”、“傳承”、“自由”、“希望”四套服設自身的設計語言。

《共生家園》
設計師:戴雯淇
指導老師:李曉英
設計說明:系列針織服裝主要采用緯平、羅紋、絞花、提花、挑孔、漏針、空起、調密度、局部編織等多種方式,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實現;通過紗線構成的不同花型來表達自然界,對于人類的重要性。系列設計旨在通過針織服裝語言呼吁人類需要尊重自然界原則,共同愛護自然環境。

《山語白綠瀾》
設計師:石雨
指導老師:宋文芳 李曉英
設計說明:本次系列設計作品靈感來源于“山脈梯田”中的曲線元素,主要聚焦在不同環境下山脈梯田的輪廓形狀上,將其錯落有致的自然形態經過提煉與變形設計出針織服裝視覺上優美的“山脈梯田曲線”,并結合服裝廓形和顏色的流行趨勢,對服裝整體視覺效果與局部造型進行塑造。旨在創建一個推動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橋梁,令時裝成為傳承梯田文化重視可持續理念的一個視覺文化載體,實現現代針織設計與傳統的價值的完美融合。

《 臆中人》
設計師:李皓薰
指導老師:李曉英
設計說明:
靈感來源于一種社會現象--容貌焦慮,鏡中的圖像受大腦主觀意識的影響,或是更美亦或是更丑,主題名“臆中人”便來源于此。提取鏡面元素與服裝結合進行延伸設計,結合眼睛、嘴巴、面部等造型進行圖案設計。通過探索鏡面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時尚表達,旨在鼓勵大家建立正常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浮光》
設計師:高彥瑩
指導老師:李曉英
設計說明:靈感來源于古畫《上元燈彩圖》,燈籠不僅能點綴在大街小巷上,還能通過燈籠應景紋樣穿著身上。從紋樣再設計的方向探究,通過刺繡、珠繡手法將傳統紋樣與現代設計觀念相結合。將中國傳統古典服飾文化與現代國際服飾設計潮流做富有新意的結合。擺脫形制的局限,尋求文化和精神的互通并隨時代而變。

《燈霧迷蹤》
設計師:何軍華
指導老師:宋文芳
設計說明:就現代人對于個性化、智能化穿著體驗追求進行探討,通過具有信息可視功能的嵌入式開發技術,創造出具備實用交互功能的智能服裝。
圖文來源:劉睿祺、張智慧、歐美彤
設 計:劉睿祺、張智慧、歐美彤
運 營:藝術與設計學院融媒體中心
初 審:周璇璇
終 審:盧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