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14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河南省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開展“一轉帶三化”行動和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推進“7+28+N”產業鏈群建設,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大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工業是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重要領域,既是設備更新的需求方,也是設備和消費品的供給方。”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趙宏太介紹,作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大省,河南省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擁有41個行業大類中的40個,規上工業企業2.4萬家,傳統產業占比較重,伴隨著數字技術滲透和產品迭代升級,設備智能化、綠色化更新空間廣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前期對省內工業企業開展了專題調研。從調研情況看,當前河南工業企業設備更新潛力大、意愿強,同時企業也面臨資金、技術、成本等難題,期盼政府部門協同發力。為此,《方案》提出,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結合工業領域各類設備更新差異化需求,依靠市場提供多樣化供給和服務。針對不同行業設備更新需求,《方案》提出實施落后低效設備替代、綠色生產設備改造、本質安全設備提升、高端先進設備更新、試驗檢測設備升級、智能制造設備應用、節能節水設備推廣、固廢處理設備提升、智能煤礦設備轉型等九大重點任務。目標是到2027年,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建成500個智能工廠、500個綠色工廠,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創新產品加快推廣應用,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高。《方案》還提出具體的政策支持舉措。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等,支持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落實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數字化智能化專用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政策。發揮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機制,強化銀企對接,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合理運用再貸款政策工具,對符合條件的貸款落實財政貼息政策。發揮省級投資基金帶動效應,鼓勵各級投融資公司積極擔保承接設備更新項目,撬動社會力量參與設備更新。“本次大規模工業設備更新是一次難得的產業升級機遇。一方面通過政策、資金支持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形成新的制造模式和生產方式;一方面也為河南設備類企業帶來市場機會,新的設備需求能夠促進設備企業技術和產品升級,又引發這些企業對高端設備和軟件系統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環,催生新質生產力。”省社會科學院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趙西三說。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