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市場供應是今年非常熱點的事件,棉花一改以往“被壓得抬不起頭“的姿態,轉變為高高在上的氣勢,任憑紡織企業如何對抗,棉花的價格依然讓紡織企業頭疼不已,甚至于有不少資金欠缺的紡織企業寧愿選擇關停廠房也不愿意賠本賺吆喝。
紡織企業成本提升2000元/噸
從不滿儲備棉的高價格到指望新棉上市能夠緩解紡織企業困境,雖然這中間有過一次降價,但是降價只是暫時的,目前以新疆棉花為主的棉花價格依然高的驚人。新疆手摘皮棉報價已超過1.6萬元/噸,新疆機采棉報價也達到1.55萬元/噸。”河南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李繼鋒透露,新老棉交替后,紡織企業用棉成本較8月大幅提升超過2000元/噸。盡管貿易商手中尚有國儲棉囤貨,但價格也飆漲到1.58萬元/噸。目前上游棉價上漲,下游需求不旺,棉紗企業夾在其中,面對著巨大生產壓力。
期貨市場上,10月12日鄭棉主力合約CF1701最高達1.57萬元/噸,而去年同期價位約在1.2萬元/噸,漲幅超過30%。
紡企對后市棉花供應擔憂
“今年棉花種植面積大幅縮水,此外儲備棉輪出結束、鄭棉期貨近期快速上漲等因素,都導致近期棉價大漲。”卓創棉花分析師鄭博稱,去年10月初新棉大量上市時,棉價正處低位。今年年初后,棉價開始大幅拉漲。因此,棉農存在晚賣價高,早賣虧本的惜售心理,對棉價心理預期較高。此外,盡管今年拋儲期延長,但9月末儲備棉輪出成交率均持續高達100%,這表明紡企、貿易商對后市棉花供應也普遍存在擔憂心理。
相比較國內棉花價格,國外棉花價格倒是有了一些優勢,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統計顯示,10月10日,美棉報價13549元/噸,澳棉價格稍高也只在14179元/噸,低于國內棉花現貨價格近2000元/噸。
棉花價格只漲不跌?
“今年國外棉花豐產,價格下滑。如果這種內外價差持續下去,進口紗勢必對我國棉紗市場造成沖擊。”李繼峰認為,目前多數紡企恐買在棉花高位,都在觀望等待價格回落。
從棉花種植環境來看,今年棉花減產的事實不可否認,而且現在存在一個尷尬的問題,棉花價格不能跌,只能漲!為什么?
因為由于今年棉花種植面積大幅減少,以往的低棉價讓棉農對于棉花種植已經失去信心,不敢輕易重新投入種植,如果在此刻由于紡織企業用棉緊張降低棉價很有可能會造成惡性循環,明年如果棉花種植繼續減少,那么棉花價格勢必會漲的離譜,到時候紡織企業還活不活?似乎現在的情況是棉花價格不是要不要跌,而是不能跌!除非政府給予豐厚的補貼政策,激起棉農的種植熱情,那么明年的棉花供應得到保障,棉花價格勢必也會更加的理性。
就目前而言,紡織企業的觀望可能都是多余的,越是觀望越有可能以高價買到棉花,這一場棉花與紡織企業之間的較量,這次棉花贏了!
編后語 目前棉紡的情形依舊不樂觀。上游“青黃不接”、“價格飛漲”,下游漲價阻力大、訂單貧瘠等因素造成了目前棉紡企業的困境。上游棉花的市場短期并無重大利空,短期內以穩中偏弱走勢運行,鄭棉雖經過一周的回落,市場看跌情緒升溫,但是受ICE期棉的大力鼓舞,預計鄭棉走穩為主;而下游需求雖有增加,但一旦用完前段時間囤積的“糧食庫”,棉紡企業利潤將“岌岌可危”,棉價再漲,棉紡老板們真的要“賠本賺吆喝”了。
——————————————
來源:中國坯布網 www.pibu.com
(責任編輯:史超越;編審:錢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