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清河,便是一座因運河而興的縣城。
蜿蜒流淌的河水,為清河帶來了豐富的物產和繁榮的經濟。歷史上,清河郡曾號稱“天下北庫”,一度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物資集散地。一條橫穿而過的大運河給清河人“運”來了文明之波,更“運”來了搏擊市場、弄潮商海的膽識。
說到羊絨,清河不靠山,沒有草原牧場,也沒有規?;B羊的傳統,它是如何與羊絨結緣呢?清河縣羊絨小鎮綜合管理中心主任王忠杰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就是靠清河人干事創業的精神!
走在清河羊絨小鎮,品牌門店鱗次櫛比,直播電商幾乎是每家店面的標配,生產工廠內更是呈現出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現代化廠房干凈整潔的背后,是智能化設備的廣泛應用,工業旅游也開始在產業中生根發芽……清河羊絨早已不是印象中的模樣,產業煥新正在悄然進行。
數據顯示,清河的羊絨產量占世界的40%、中國的65%。如今的清河,把羊絨產業做到了全國首屈一指的規模,成為全國較大的羊絨原料集散地和重要的羊絨制品生產加工基地,贏得了羊絨之都、“世界絨谷”的美譽。
王忠杰:清河產業興旺、特色鮮明,羊絨、汽車及零部件、稀有金屬等特色產業馳名中外,是全國最大的羊絨原料加工基地、最大的羊絨紡紗基地、最大的汽車密封條生產基地、最大的濾清器產銷基地、最大的再生稀有金屬集散地。羊絨產業是清河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有“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的美譽。
王忠杰:清河因絨而興、因絨而名。全縣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羊絨企業1000余家,羊絨業市場主體1萬余家,從業人員10萬余人。清河是全國最大的羊絨加工集散地、羊絨紡紗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羊絨制品產銷基地。年產銷無毛絨8000余噸,占全國的65%、世界的40%;年紡紗9000余噸,紡各類面料400多萬米;各類羊絨服飾3600多萬件,占全國總量的20%。
王忠杰:清河羊絨產業目前的發展優勢主要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產業鏈條全、規模大,形成了從原絨采購、分梳、紡紗、織衫、織布到制衣完備的產業鏈條,年產銷無毛絨8000余噸,約占全國總量的65%、世界總量的40%;羊絨紗線、羊絨衫、大衣、披肩等各類制品的產銷能力位居全國前列。產品美譽度高。清河羊絨是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擁有羊絨商標9000余個,產品遠銷意大利、英國、法國、美國、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行業影響力大。清河先后參與主持了《山羊絨》國家標準以及《綿羊絨》河北省標準8個標準的制定。我們連續舉辦了30屆中國清河國際羊絨及絨毛制品交易會,是業界最有影響力的專業展會之一。
其次,清河羊絨具有“全、廣、多、優”的特點。
全:原料端以山羊絨為主,同時還包括綿羊絨、駝絨、兔絨、牦牛絨等幾十種其他動物纖維;成品端既涵蓋了羊絨衫、褲、圍巾、披肩、大衣等羊絨全系列秋冬產品,又引進了真絲、亞麻、絲光棉等夏季產品。
廣:全國有羊絨產業的地方,就會有清河人;有羊絨生意的地方,必然會與清河有貿易往來。
多:商標數量多,位居全國縣級行政區域第一;產品銷量多,是國最大的羊絨原料加工集散地、全國最大的羊絨紡紗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羊絨制品產銷基地。
優:羊絨產量稀少,僅占世界動物纖維總產量的0.2%,更重要的是因為其優良的品質和特性,被人們稱為“軟黃金”“纖維皇后”。清河羊絨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一分價錢一分貨,絕對物有所值。
王忠杰:干事創業的清河精神。上世紀70年代,清河還是河北省18個貧困落后縣之一,是全省出了名的“四不靠(不靠山、不靠水、不靠大城市、不靠鐵路)、兩沒有(地上無資源、地下無礦產)”。改革開放以后,清河靠著“敢創偉業、事爭一流”的精神,認準正在悄然成長的羊絨行業,出臺扶持經濟的政策,鼓勵農戶放開手腳搞羊絨分梳,成功走出了一條“千軍萬馬闖市場、千家萬戶奔小康”獨具特色的富民強縣之路。
抓住電商發展的歷史機遇。清河縣電子商務一是起步較早,發展始于2006年,實施“網上網下互動,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互補”發展戰略,依托清河縣羊絨制品市場發展形成了“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的“清河模式”,被認定為中國電子商務“三大模式”之一。二是規模較大,目前擁有淘寶鎮6個、淘寶村71個,京東、淘寶、唯品會等網絡店鋪3.5萬余個,2023年實現網絡銷售額超145億元、全市第一,快遞業務量2.74億件、全省第一。清河電商的快速發展,有力帶動了實體企業的發展,呈現出“產業催生網銷,網銷帶動產業”的良好局面,助推清河羊絨產業順利實現了從原料分梳向紡紗和制成品的轉型升級。
王忠杰:歷經四十多年的發展,清河羊絨已經形成了從原絨采購、分梳、紡紗、織衫、織布到制衣完備的產業鏈條。
近年來,清河縣聚焦羊絨產業,強化政策激勵引導,提供設備購置補貼、租金補貼等具體支持,鼓勵企業引進羊絨智能化針織設備,推動產業兩化融合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目前清河縣已有60余家羊絨企業實現研發設計智能化、采購銷售網絡化、生產管理信息化。在政府的牽頭下,龍頭企業新華羊絨公司與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設大型針織數字共享工廠暨事坦格羊絨針織數字研究院,項目建成后,清河一線成衣電腦橫機的數量將達到2000余臺,成為全球重要的織可穿一線成型羊絨針織基地。同時,羊絨針織數字研究院也會開展針織數字化設計、3D虛擬仿真、數字化生產、數字化銷售、數字化物流等研究和產業化工作,加快發展清河羊絨產業新質生產力。
王忠杰:目前全縣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羊絨企業1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1家,占比8.1%。
在品牌培育方面,全縣羊絨商標注冊量9000余個,數量位居全國縣級行政區域第一。擁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一個(清河羊絨);中國馳名商標4個(衣尚、宏業、宇騰、昭友),另有在外地創建的中國馳名商標2個(兆君、皮皮狗);河北省著名商標10個;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70個。
對于培育自主品牌,我們深度實施自主品牌建設工程,篩選一批基礎條件好、技術能力強、管理水平高、市場潛力大的企業和品牌作為重點,利用行業會展、網絡平臺及各種媒體,加大對其宣傳力度,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引導和組織企業積極爭創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以及省知名品牌。鼓勵企業收購、入股國際化優質品牌;引導企業積極進行國內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為企業品牌尋求法律保護。
同時,充分利用好中國清河國際羊絨及絨毛制品交易會平臺,創新交易會舉辦方式和內容,運用市場化手段,吸引專業批發市場和買手參與,線上線下互動,進一步提升交易會的影響力和實效性,力爭把該交易會打造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獨具特色的時尚周。
此外還大力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以“清河羊絨”名義組織企業集中參展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PH Value)、時尚深圳展等國際國內展會。鼓勵企業自行參加國際國內大型展會,加強與歐美、日本等傳統市場的合作,并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供應鏈渠道。鼓勵品牌企業在大中城市設立清河羊絨集成店、專賣店、商城專柜、機場店等。
王忠杰:目前紗線新品不斷涌現,創新研發出高達200支的高級精紡紗以及抗起球、免后整理、蠶絲等高檔纖維混紡紗線。在國際市場,日本優衣庫品牌所用羊絨紗線的70%來自清河,愛馬仕品牌紗線的獨家供應商在清河,MORO紗線供應古琦、百麗、普拉達、Zara、芬迪等50多家國際快消和奢侈品品牌。
時尚設計方面,一是加強與行業協會的合作,聯合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發布年度中國羊絨秋冬流行趨勢;聯合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發布年度中國針織紗線流行趨勢。二是充分發揮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清河羊絨服裝設計師協會的力量,每年為企業設計新款服飾500多款;三是每年舉辦清河羊絨時裝周等時尚活動,發掘培養本地設計師人才。
王忠杰:截至目前,全縣在天貓、淘寶、抖音等電商平臺注冊的網絡店鋪達3.5萬余個,年網絡銷售額超145億元,位列全市第一。今年以來,電商銷售業績穩步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10%。
王忠杰:我們清河羊絨將以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為目標,以制造智能化、產品四季化、設計原創化、渠道多元化為實施路徑,堅持產業和市場雙輪驅動,著力打造羊絨原料價格形成發布中心、羊絨服飾智能織造中心、羊絨品牌博覽和銷售中心、羊絨時裝設計與流行趨勢發布中心,把清河打造成為在羊絨行業制造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絨谷”。
編輯/武 斌
校對/趙婷婷
審核/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