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一年“吃掉”超2萬噸碎布,近億件服裝“重生”

發布時間:2024-08-03  閱讀數:23428

一年“吃掉”超2萬噸碎布,近億件服裝“重生”


回收服裝廠、紡織廠的碎布、尾布,再將零料、整料制成服裝、圍裙、袖套、窗簾、桌布、拖把……興起于2001年的漢口三眼橋“破布街”,曾以二手布料廉價制衣遠近聞名。

2015年,隨著城中村改造拆遷,“破布街”商戶整體搬遷到漢口北輕紡輔料城。十年過去,武漢城市記憶中的“破布街”今安在?記者進行了探訪。

圖片

漢口北輕紡輔料城“伍裁縫”店老板伍法權展示其手工制作的西服。


論“斤”賣的碎布不愁銷

7月16日上午,漢口北輕紡輔料城樓下露天停車場一位難求,近百輛汽車“前胸貼后背”,記者驅車繞行數圈才擠進停車位。

步入輕紡輔料城一樓,“布業”“布行”等“布”字頭檔口全景式襲來,棉布、棉麻、絲綢、針織布、箱包布、窗簾布、防水布等各式布料琳瑯滿目,好似五顏六色的“千層餅”排滿廊道。

“新布按‘米’賣,碎布論‘斤’賣。”百略絲綢羊絨行老板劉祥2015年從三眼橋搬遷至漢口北。他透露,市場售賣的布料多是武漢及周邊服裝廠裁剪下來的邊角余料,服裝廠以極低的價格處理這些零頭碎布。新布價格在每米1元至百元不等,而碎布價格僅為新布的1%至10%。

在武漢買布料,“破布街”最便宜。2001年,孝感人朱水堂在漢口三眼橋率先擺攤賣布頭,成就了紅火一時的500米長巷,讓武漢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二手布料批零市場,與廣州、紹興齊名。

如今,“便宜”依舊,“破布”卻看不到了。記者走訪漢口北輕紡輔料城發現,這里更像是一座現代化的商業綜合體,售賣的二手布料也不是所謂“破布”“臟布”,其外觀與新布無異,有的甚至成卷、成摞地售賣,這些相對完整的布料多是服裝廠過季款剩余的“尾布”。

圖片

漢口北輕紡輔料城百略絲綢羊絨行老板劉祥整理好的二手布料。

哪些人在購買碎布?

“碎布不愁銷。”劉祥稱,用廂長4.2米的卡車拉貨,高峰期每月能賣掉20車,裁縫店是主要批發客戶,零售客戶包括年輕的布藝愛好者、愛耍針線活的中老年人。由于碎布價格是新布的零頭、價格親民,更適合小批量、定制化的服裝及配飾生產。

在劉祥看來,“破布街”商戶抱團來漢口北扎根是明智之舉,基于漢口北紡織服裝產業鏈配套優勢,他的客源已從國內拓展到國外,每年都有來自非洲、東南亞的客商前來打貨。

漢口北輕紡輔料城統計,十年來,該市場商戶數量從“破布街”搬遷時的200余家,發展到現在500余家,市場每年回收服裝廠的碎布、尾布超2萬噸,下游產業將其加工成服裝、飾品、配件、桌布、窗簾、拖把等各類產品,有力推動了我省廢舊紡織品循環再利用。

據測算,1公斤布料可制作4件至5件薄款服裝,2萬噸布料相當于一年可再生8000萬件至1億件服裝。

圖片

華紡鏈“布碼頭”武漢分館


為零頭碎布賦予“第二次生命”

魚兒與珊瑚相伴相生。漢口北輕紡輔料城這片“布料海洋”,裁縫定制街就像五彩斑斕的“珊瑚”,讓布商、裁縫如魚得水。

走進一家名為“伍裁縫”的裁縫店,120平方米的店內擺著裁板、縫紉機、落地鏡,各式布料如彩虹瀑布般掛在墻壁上,連排的衣架掛滿了顧客定制的衣服,勾起懷舊時光。

店主伍法權今年57歲、公安縣人,他14歲入行當裁縫,20世紀90年代在武漢小東門、胭脂路擺攤制衣,2001年到三眼橋開了自己的裁縫店,2015年搬遷至漢口北。

“我塊頭小,干農活不行。母親要我做裁縫,我一干就是40多年。”伍法權每天6時起床,7時準時開店,一忙就到天黑,有時忙得連中飯都沒時間吃。

7月17日上午9時,“伍裁縫”店便有顧客光顧,有的亮出抖音時尚穿搭要求復刻定制,有的拿著淘到的碎布要求量體裁衣。只見伍法權熟練地接過布料,伏案裁剪、飛針走線、縫紉機“噠噠”作響。由于純手工制作,襯衫、褲裙等耗時數小時,西裝、婚紗、旗袍、制服等要用數周甚至上月。

“慢工出細活,量體裁衣、純手工制作的衣服更有溫度。”伍法權說,與工廠流水線快速、批量生產的衣服相比,“慢下來”的手工制衣更有個性,他的手工西裝一件不到2000元,質量不輸商場專柜近萬元的西裝品牌。

一尺一剪裁時光,一針一線縫歲月。伍法權以一個老裁縫的視角,見證了百姓生活的變遷——小東門、胭脂路、三眼橋時期,化纖、針織、單面羊絨面料衣服居多;如今,純棉、真絲、雙面羊絨等高價值面料是主流。

“90后”新裁縫也陸續在漢口北扎根。四海軟裝店女老板劉洋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她將生產窗簾剩下的邊角余料進行設計再創造,做成了南瓜、鸚鵡、兔子、綿羊等各式抱枕、玩偶、布藝擺件等,單個售價數十元至上百元不等,為零頭碎布賦予了“第二次生命”。

供應鏈“敏捷”響應,盤活“二手面料”

7月17日,記者驅車赴漢口三眼橋路“破布街”舊址探訪——新樓盤、新商業體周邊塔吊林立,幾條巷道的老舊民房正在打圍。附近街坊稱:“破布街早就拆了,這里舊貌換新顏。”

漢口北輕紡輔料城也在“換新”進化。2023年10月漢交會期間,華紡鏈“布碼頭”武漢分館開業,選址便在輕紡輔料城二樓。

與一樓的碎布、尾布相比,“布碼頭”展銷的全是新布,且貨架上的每塊布料樣品都配有“數字身份證”二維碼,聚集了國內外100余家源頭面料廠商帶來的數萬款時尚面料。

作為湖北紡織服裝產業“鏈主”企業,華紡鏈現已推動近6000家服裝企業、源頭工廠等“上鏈”,解決湖北紡織服裝企業訂單、貨源在外的痛點,實現供應鏈服務“敏捷”響應——成品現貨最快2天內發貨,坯布現貨最快7天內發貨,可為服裝企業降低5%至10%的面料成本。

“布碼頭進駐,讓漢口北裁縫街真正與國際接軌。”伍法權說,布料沒有新舊之分,只有工藝圖樣潮不潮。現在廣場舞大媽的演出服、COSPLAY的道具服、商業會展的禮服等都是定制服裝的新增量,需要以新促舊、盤活“二手面料”。

華紡鏈帶動下,漢口北輕紡輔料城布藝直播電商火起來。雄俊紡織是漢口北輕紡輔料城最早“觸電”的門店,50多歲的店主黃建與孩子們一起在3個平臺直播,每天從下午一直播到半夜,每天直播間能收獲100至200個訂單,將小布頭生意鋪向全世界。

漢口北輕紡輔料城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漢口北正在推動輕紡輔料、小商品、鮮花小鎮、窗簾大世界等專業市場供應鏈對接,開拓鮮花與婚紗、窗簾與布藝等產品聯動,為湖北紡織服裝供應鏈建設添動能。


來源:聆聽服裝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