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國日報》(CHINA DAILY)經濟版刊發報道“Garment makers pivot to stay ahead”,聚焦“中國西裝名城”大連普蘭店,智能化正驅動當地服裝加工行業高端定制轉型升級。大連市普蘭店區服裝服飾產業發展已有40多年的歷史,先后獲得“中國西裝名城”“中國服裝智能制造名城”“遼寧省服裝定制名城”等稱號。全區擁有紡織服裝企業400余家,年生產加工能力8200萬件(套),出口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全區23家規上紡織服裝企業實現總產值18.5億元。近年來,當地大力開展5G基站和應用場景新基建建設,轄區服裝紡織企業積極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目前30%以上的紡織服裝企業生產設備、技術都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從普蘭店楊樹房的一個農村小作坊起步,大楊集團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西裝出口企業和全球領先的智能定制企業,年定制服裝生產數量穩居全球第一。集團先后投入超2億元,通過實施智能裁剪、智能懸掛、立體倉儲等項目,打造“全球服裝智能化柔性定制生產體系”。目前已擁有7家智能化生產工廠、40條智能化生產線,年服裝綜合生產加工能力1100萬件。大連海關所屬金普海關積極匹配全新生產模式,聚焦定制化服裝“短生產、急交貨、零庫存”的特點,創新管理模式,簡化監管程序,大幅縮短訂單交付周期。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大連市實現定制化服裝出口4.45億元,同比增長2.9%。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