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00后生意經:如何賣爆“可上山又可上班”的戶外品牌?

發布時間:2025-01-02  閱讀數:11660

00后生意經:如何賣爆“可上山又可上班”的戶外品牌?

圖片
      【經營實錄】是一檔以商家為主角的案例訪談欄目,通過對話有創新經營方法并取得不錯結果的商家,提煉展示商家過程中的思考和實踐,供同路人參考。
      這檔欄目對話的嘉賓,有從產業帶內卷中銳意創新的電商人,也有趨勢賽道爆款頻出的新品牌,還不乏敏銳捕捉平臺商機、迅速推動業務轉型的從業者。
       好店沒有統一的經營范式,「經營實錄」不以體量論英雄,只要具備獨特的創業思路、創新的運營方法,我們都會去挖掘、記錄并傳播。

圖片


沒有經歷職場,沒有運營團隊,更沒有成熟的供應鏈資源。

4個畢業于浙江理工大學服裝設計學院的00后,卻決定在淘寶開啟創業之路,在經歷了產品風格的推倒重建、供應鏈出貨難、資金崩盤后。2024年,他們主理的店鋪「Overcontour等線」靠聚焦戶外徒步褲打開市場,并以每月2-3倍的速度增長,年成交突破700萬。

圖片

“學校老師覺得,剛畢業的學生,闖入運動戶外鞋服賽道幾乎不可能,但我們做到了。”店鋪創始人郭冬麒說。

回顧2024,接連不斷的體育賽事,讓運動戶外消費升溫,圈層人群疊加情緒價值,不斷催生更多細分賽道。相關數據顯示,淘天運動戶外行業今年雙11預售期間增長依然強勁,其中戶外鞋服增速132%,多個類目漲幅均超過70%。

露營、滑雪、越野跑、攀巖、徒步...“戶外熱”帶來了更多市場空間,但新商家應該切入什么運動場景?如何避免直面與頭部品牌的競爭?如何挖掘細分人群的差異化需求,驅動生意增長?

「Overcontour等線」入局之初進行了市場調研,他們發現,相較于滑雪、攀巖等門檻較高的運動圈層,徒步是戶外運動中必不可少的場景,人群畫像豐富,產品延展空間廣,市場前景很大,但同時又特別細分。

走多少步數、多少公里、耗時多少,不同徒步人群之間有鮮明的“鄙視鏈”:“走西湖環線的可能是入門,到了天目山就是玩家,行走川西的是高手,如果到了希夏邦馬,你就是大佬了。”郭冬麒說。

基于對場景理解,入局之初,「Overcontour等線」首先明確了品牌和人群定位。

第一,聚焦徒步人群。把人群畫像放在“山里”,不碰徒步以外的產品線。

第二,堅持本土化定位。歐美“走長線”的徒步人群更多,品牌以硬殼防水沖鋒衣為主,主打“極致防護”。中國本土人群更在意舒適度、耐磨性、輕量化和多場景穿搭。一言以貫之:“既要可上班,也要可上山”。

品類上,相較于沖鋒衣的面料和成衣難度,褲裝反而更適合入局者切入,理清思路后,「Overcontour等線」嘗試做了200-300條褲裝試水,一周之內迅速售罄,算是驗證了方向和思路。

圖片

經營實錄第8期,對話趨勢新銳「Overcontour等線」創始人郭冬麒,還原一家00后操盤的戶外新銳品牌從0到1的創業過程,并試圖解答如下3個問題:

  • “學院派”在淘寶賣服裝,如何直面消費者?
  • 如何找到場景和人群切口,定義核心品類?
  • 產品驅動的新品牌,如何平衡供應鏈與運營?


圖片

經營實錄:請先介紹一下自己和店鋪。

郭冬麒:我是淘寶店鋪「Overcontour等線」的創始人郭冬麒,一起創業的還有我的3個大學室友。我們四個是浙江理工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2023屆畢業生,都是00后。

2022年,我們在就讀大三,大家一起合伙開設了一家淘寶店,起初聚焦美式街頭時裝,去年畢業后,開始專注徒步場景下的運動戶外風格服飾,目前店鋪GMV在700萬左右。

圖片

經營實錄:“學院派”在淘寶做服裝品牌,對你來說有幫助嗎?

郭冬麒:我覺得更多的是“包袱”。生意的核心是去了解用戶需要什么,但我們專業的導向反而是自己想要什么。

我們一直被教導成為偉大的設計師,這跟市場需求有明顯的差異。比如,你到底是要做適賣的?還是特立獨行的?

經營實錄:畢業后選擇轉型做運動戶外的服飾?基于什么判斷?

郭冬麒:2021年前后,隨著中國戶外元年到來,用戶出行的頻次和場景增加,整個行業一直在持續增長。戶外頭部品牌盤踞高客單價位帶,中間部分的供給存在空缺,對小品牌而言,反而是最好的突圍時機。

經營實錄:最初的創業資金是怎么來的?中途是否遇到了資金難題?

郭冬麒:創業的第一筆資金來自于父母的支持,但戶外行業的市場周期至少為六個月,不到半年時間,這筆錢就全部投入備貨中,資金出現了空檔,最終依靠這批產品的回流資金,我們才勉強支撐到今年的春夏上新款。


圖片

經營實錄:大家都知道運動戶外很火,你們是如何選擇賽道的?

郭冬麒:我們決定創業時,首先選擇入駐淘寶,它對新商家來說比較友好。小紅書以達人直播帶貨和種草為主,兩個渠道各占50%。

提到戶外,可能都在講露營,但我們會去看賽道的上升期有多久,以及背后的人群,能不能支撐到下一個量級。我們認為露營服裝更偏風格化路線,門檻不會太高,它的護城河不夠深,我們還是想做專業性的賽道。

從滑雪、攀巖、越野跑、徒步這幾個賽道來看,我們用了排除法。滑雪我們目前的資源掌控不了,越野跑的鞋品功能性太強,攀巖又太硬核,對安全性要求高,最后我們鎖定了徒步。

首先,徒步涵蓋了從入門到專業的人群,基數足夠大;其次,產品難度可以跟著人群畫像調整,有更多細分的拓品空間;最后,在人群之間有鄙視鏈的圈層內,更易打造品牌感。

經營實錄:聚焦徒步場景之后,為什么率先切入徒步褲裝的品類?

郭冬麒:選擇徒步褲裝品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場景層面:對于徒步運動來說,最影響體驗的,首先是鞋,其次是褲子,因為這關乎到徒步整體的體驗。

需求洞察:決定聚焦戶外徒步場景時,我們發現沖鋒衣有難度,且供給充足,但褲裝還有一定空間,因為腰臀比、襠位深淺、腿長1-2公分,能直接影響到客人的購買決策。

品牌維度:如果用戶通過褲裝,而認可我們的產品,能讓用戶樹立對「等線」聚焦徒步場景的認知,其實搶的是一個心智高地,一個生態位。

圖片

經營實錄:你們第一款徒步褲是如何誕生的?成交表現如何?有幾個關鍵點?

郭冬麒:我們注意到歐洲品牌的產品力很強,但是腰臀比和版型不適合國人,在產品端,我們前后改了十幾次版型,打樣后穿著去徒步體驗,考量環境適應度,也確認了產品色系,突出優雅與質感。

當時我們只做了一小批貨,大概兩三百條,一星期就賣完了,算是驗證了我們的方向和思路。

能得到用戶認同,有幾個關鍵點:

用戶溝通:品牌輸出的內容很關鍵,比如他是徒步愛好者,你是發穿搭,還是在講徒步知識,發布的路線是不是他愛看的,用戶是否跟你同頻。

視覺表達:服裝是“造夢”的生意,模特的比例,怎么把產品拍得好看,都是功底。用戶可能會因為圖片的某個細節,就被擊中從而下單購買。

價格和人群:客群精準且購買力匹配,才能順利轉化。

經營實錄:因為圖片的某處細節賣點,就擊中用戶下單,你怎么找到這個點,去撬動轉化?

郭冬麒:協同運營,不停的測圖。比如一款新品,我們在褲線、口袋上做了設計,我們會優先放大,調整圖片順序,看進店率與轉化率情況。

圖片圖說:等線店鋪創始人與內容運營負責同學

經營實錄:針對不同的徒步人群,你們制定了哪些不一樣的產品策略?

郭冬麒:我們的第一款產品叫「Naya」,客單價400元左右。特點是簡約、入門、好搭、無LOGO,我們希望它能融進高端人群的衣柜,但又能勝任在戶外的環境,還希望它更加適賣。

第二階段:推出明確品牌風格的產品「苔原」,客單價接近600元。這是我們打口碑的產品,設計上的辨識度也更高。產品設計了7個口袋,面向城市的先鋒穿搭者,所以一些頭部戶外品牌的客群來了,機能服飾的客群也來了。

第三階段:推出目前店鋪最貴的產品「卡瓦」,客單價750元左右。它錨定的是Naya的上升人群,年齡層更大,是資深的戶外玩家。產品風格維持簡約,但上身更顯厚重,質感更好。

經營實錄:除了錨定人群去設計產品之外,還有哪些拓品類的思路?

郭冬麒:在目前店鋪的產品體系中,褲裝已經在品牌自有框架內趨于飽和,我們會瞄準店鋪的精準客群去做連帶產品,圍繞滿足目標客群需求去選擇品類,進行人群曝光。

除了會在褲裝上做分化,以及增加一些色系的SKU,同時結合褲裝的周邊品類進行上新,比如內衣褲、襪子、內搭、外套等品類作為重心去拓展。

此外,我們做了寵物徒步裝備的類目拓展,一方面把戶外的功能賦予寵物出行,另一方面圍繞主線人群的出行,增加相關品類。

經營實錄:作為新商家,店鋪上新的節奏是如何把握的?

郭冬麒:運動戶外的上新節奏與出行場景有很大的關聯:線上是常規的618、雙11等大促節點;線下與五一、暑假、國慶等出游節點。我們前期一直在跑供應鏈流程,從今年秋天開始,通過調整產品排序來卡點找節奏,取得了不錯的結果。


圖片

經營實錄:這些差異點是如何實現的?或者說你們一件成衣的制作,需要經歷哪些環節?

郭冬麒:新品一般會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企劃:圍繞哪類人群、用戶穿著場景、具體的品類以及開款難度、產品的定價。

打樣:結合其他品牌的優點,定面輔料與設計的細節,找到新品的差異化與優勢。

測試:測試人群穿著的舒適度,比如顏色深淺、口袋弧度。

小批量生產:考察工廠生產的達標率,并找到種子用戶,進行宣發與試穿體驗。

生產進度把控:確保在生產過程中,工廠能按時交付。

經營實錄:在這些環節上,我們踩了哪些坑?難在哪里?

郭冬麒:作為新商,在跟工廠的合作中,品控是最大的難題。因為量少,話語權也很小,工廠甚至不愿意與我們簽合同,只能慢慢磨合和溝通。

即便我們提前完成了面料、絲線、五金的采購,把工藝單寫得很詳細,但在工廠在測試樣品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很多失誤,出品可能完全對不上。

小小一點差錯都會導致產品進入漫長的備貨和測試期。為了達到預期效果,我們需要深度參與到面料采購、染色、出品等每一個環節。

經營實錄:驗證市場需求,上新打爆是所有商家要面臨的運營問題,除了足夠聚焦和洞察需求,作為新商你們如何實現動銷?

郭冬麒:我們認為淘系的流量公式是:成交增長速率????人群規模??流量增長速率。

目前,店鋪的流量運營板塊外包給其他團隊,成交表現還不錯,在今年雙11大促成交157萬,同比增長6.3倍,支付件數1400+。

經營實錄:目前合作下來,在運營上你們總結了哪些經驗?會核心關注哪些點?

郭冬麒:我們會重點關注投入產出比和人群精準度(人群進店跳失率、購買用戶畫像,是不是品牌客群等)。在具體的推廣上,有幾個步驟:

1. 首先是關鍵詞推廣,用品類詞把產品標簽打精準。

2. 圈選購買戶外關聯品類的高頻人群做擴量,0元入會配合拉新。

3. 在大促期間通過人群包,針對未成交人群進行定向投放,提升轉化率。

來源:淘寶教育商家成長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