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消費者如果在購買服裝時有看面料成分的習慣,就能夠看到不少服裝面料采用尼龍66原料織成。隨著尼龍66原料打破了進口依賴,這個市場正在迅速崛起。近期央視財經對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莫鼎革進行了一次專訪,其中就著重聊到了這個潛力十足的原料。尼龍66,是一種高性能聚合物,它像米粒一樣大,卻能拉伸2公里不斷裂。這種高端“神奇材料”不僅在中國化工產業的升級轉型中影響深遠,也能極大地改善日常生活。 莫鼎革:尼龍66可以做合成纖維、工程塑料,它的主要特點是高強度、耐高溫,甚至可以代替金屬,比如做發動機的機殼,可以實現汽車、飛機、無人機的輕量化,也可以做成服裝。己二腈是生產尼龍66的核心原料,被市場稱為“尼龍產業鏈的咽喉”,但關鍵生產工藝掌握在少數西方國家手中,價格不菲。全球尼龍66消費主要集中在中國,而國內己二腈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就像做面包沒有面粉,嚴重制約了我國尼龍66產業的發展。總臺央視記者 平凡:己二腈從一個創新點,走到產業化,再到大規模生產,中間要克服很多的難關,這些難關要怎么過?莫鼎革:遇到很多挫折。這里面最核心的是工藝技術催化劑,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難度大所以價格高。另外,它的生產過程事實上是高溫高壓,其實是比較苛刻條件下的化學工程。因為可參考的資料幾乎為零,研發人員反復調整設計方案和工藝參數,在數萬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經過十余年終于進入規?;a階段。莫鼎革:渡過這個難關以后,現在對規?;a,中國化學擁有這個技術沒有問題了。同時,我們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對整個尼龍系列產品的產業帶動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應該來說,我們對前景還是看好的。 記者了解到,己二腈實現國產化之后,進口價也從最高每噸8萬元降至每噸1.7萬元。每年將為國內下游企業節省約100億元的采購成本。莫鼎革:據我們了解,大約有1000億元的產業規模。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國內尼龍66在建和擬建項目涉及企業約30家,總產能超873萬噸/年,加上已投產產能,合計超1000萬噸。其中包括新和成、中國化學天辰齊翔、英威達、華峰集團、神馬股份、恒力石化等,預計2025年國內產能將達到200-250萬噸/年左右。據百川盈孚數據,截至2024年7月,中國已有尼龍66產能約95.9萬噸,集中于上海英威達(27萬噸)、神馬尼龍化工(26萬噸)及華峰聚氨酯(23萬噸,總計是30萬噸),市場份額達79%。其他還有寧夏瑞泰、江蘇華洋、遼寧興家、浙江新力、優纖科技和聚合順魯化等。在紡絲領域,尼龍66由于具備更高熔點及熱變形溫度,拉伸強度及壓縮強度較大,耐熱性、剛性及彈性更佳,在制成超細纖維和高強度服裝面料更具優勢,能同時滿足服裝功能性與穿著輕薄舒適的特點,已被越來越多的面料企業開發運用。2023年國內尼龍66表觀消費量約52.4萬噸,同比增長25%;出口量為13萬噸,同比增長10%,進口量為19.1萬噸,同比下降4%。未來市場需求還大有潛力可挖。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