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謀劃之年。在服裝產業升級的關鍵階段,科技創新作為重要引擎,推動著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重構著行業從設計研發到消費服務的全產業鏈條,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7月9-10日,2025中國時尚科技創新峰會于山東泰安舉行,本次峰會以“多元共創、時尚煥新”為主題,涵蓋啟幕大會、主題論壇、服裝科技創新專題展及參觀游學等內容,呈現從思想激蕩、成果展示到實踐洞察的覆蓋產業鏈全環節的創新交流平臺。
本次峰會是行業前沿思想碰撞的高階創新大會,是時尚產業科技變革浪潮中的先鋒力量。行業領導及專家學者、服裝企業及科技制造相關行業的27位嘉賓在峰會中全面發聲,共議多元領域智能邊界,共創前沿科技產業生態,以科技之力重塑時尚定義,以創新之力開未來之局。
峰會由中國服裝協會主辦,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承辦,上海富山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泰安市泰山好水飲品有限公司支持,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泰安市紡織服裝產業鏈商會(協會)、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協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中國服裝協會監事長、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會長馮德虎,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杜巖冰等來自國家級行業協會的領導;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曉,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劉建國,泰安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蘭祥,泰安市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成麗等來自山東省和泰安市的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服裝協商會的領導、服裝企業家、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峰會。

上午的啟幕大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主持。
智能轉型的產業新路徑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國泰民安”之意,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旅游開放城市。紡織服裝作為泰安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是泰安市四大優勢產業之一。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蘭祥在致辭中談到,近年來,泰安市堅持“科技、時尚、綠色”的工作理念,加快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全鏈化、科技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落戶泰安,岱銀集團、天源服裝、魯普耐特、泰鵬家居等一批骨干企業成長壯大,“雷諾”“安琪爾”等知名品牌享譽全球。截至目前,全市擁有紡織服裝企業2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6家。2024年產業鏈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6.8%,利潤增長12.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6.9%,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質效明顯提升。

山東是工業大省,也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支點,產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據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曉介紹,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作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核心支柱與北方經濟重要引擎,在穩經濟、惠民生、促消費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通過建立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實現了產業鏈的優化升級,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穩中加固、質效雙升,1-5月,山東省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4.6%,分別高于全國3.1、4.8個百分點。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521.3億元,同比增長12.9%。

紡織之穩,穩如泰山?!胺€”的基礎是“進”,傳統產業高端化升級;“活”的源頭是“新”,前沿技術產業化落地。科技創新已成為中國紡織現代化體系的內核。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致辭中指出,圍繞科技、時尚、綠色、健康的高質量發展新維度,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科技作為戰略支點,具有特殊重要性,是時尚之本、綠色之源、健康之基。
當前,中國時尚科技創新面臨著新的時代考量和戰略課題。面對變化,行業要執根本,應趨勢,篤實效,立足國內大循環,以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沖外部不確定性,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對此孫瑞哲提出三點建議,一要融合科技與設計,立新意;二要融合智能與綠色,煥新機;三要融合業態與空間,開新局。
創新引領的時尚新維度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導,中組部國家海外特聘專家孫捷率先開講,在“設計驅動的界面:人工智能與可持續時尚的多重未來”的主題演講中,他從多學科、多維度去審視分析當下社會、文化、生活方式、消費需求的變革,帶來諸多時尚創新的理論思路和認知方法。他指出,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時尚的外延和內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成為推動城市更新、產業升級和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他通過多個國際品牌的案例,展示了可持續時尚在循環經濟等方面的多元實踐,以及技術如何重構時尚體驗邊界。他提到,極致的時尚觸覺體驗,或將成為數智時尚的下一個技術維度。

一個品牌之所以能夠做到優秀,背后必然有堅實的支撐、嚴密的邏輯和強大力量作為支撐,波司登所展現的“登峰”精神,可以說也是中國服裝產業的精神所在。波司登創始人、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高德康以一段虛擬與現實結合的視頻開啟題為“向新而行,溫暖美好生活”的分享。他表示,波司登堅持品牌引領、創新驅動、責任為先三大發展戰略,這是品牌創新實踐的總結和提煉。在品牌戰略層面,波司登通過登陸國際時裝周,攜手國際知名設計師等強化國際影響力,聚焦主航道以專業化、差異化策略破局內卷式競爭,為美好生活創造價值;創新實踐方面,波司登推出垂直領域的AI大模型“BSD.AI美學大腦”,實現從設計構思到虛擬成衣交付的全流程數字化閉環。同時,品牌持續突破技術邊界,推出“登峰系列”等產品;可持續發展層面,波司登積極探索綠色生產與環保材料應用,踐行可持續理念向價值鏈延伸,促進整個時尚行業共創可持續未來。

縫制設備是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與服裝行業唇齒相依、協同發展,富山作為行業內的優秀代表,始終致力于新一代智能縫制技術的研發,力求讓前沿技術和設備提高服飾的品質和生產的效率。上海富山董事長吳良杰在“用新一代智能技術提質增效”的主題分享中,用生動的視頻分享了歷經16年研創突破的智能線張力控制技術及其產品,對比之下,平縫機、繃縫機的線張力僅為傳統線張力的1/3,包縫機線張力降低了40%。同時針對市面現有開袋機的局限,吳良杰介紹了富山最新發布的全球首創智能袋模貼袋機及智能袋模(冷刀、激光)開袋機,其顛覆了傳統的技術,解決了服裝企業之前應用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顯著提升了效率,減少了浪費。

登高望遠,選擇泰安。近年來,泰安市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鏈式發展、規模發展、創新發展為路徑,推動紡織服裝產業整體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泰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成麗于會上作泰安市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情況介紹。據悉,泰安市紡織服裝產業具有三大特點:底蘊深厚,擁有優良的產業基礎;集群發展,構建了優質的生產體系;科技賦能,展現出優秀的創新能力。展望未來,泰安市紡織服裝產業將以“轉型升級”為主題,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向“新”而生,逐“質”而行,努力將泰安市打造成為全國功能性面料研發生產高地。同時,她也誠摯歡迎各界人士來泰安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東華大學教授、博導,中國紡織學術帶頭人、上海領軍人才孟婥以“服裝智慧縫制系統構建與應用”為題系統闡述了中國服裝產業智能化轉型的路徑與實踐。她指出,目前我國服裝產業處于自動化初級階段,國家政策的推動及新技術的賦能使得行業迎來智能化轉型機遇,推動服裝制造行業建設智能工廠,將為服裝產業鏈向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升級提供有力支撐。縫制設備行業應加快智能化轉型,構建智能單機、自動化產線、智能工廠的解決方案和智慧生產的協同制造體系。

在數智時代探索服裝行業與科技融合的漫漫征途中,引領行業前行的凌迪Style 3D總能看得很遠,走得很遠,帶來具有深刻啟發性的精準判斷。凌迪Style 3D創始人兼CEO劉郴以“打造數字引擎,驅動時尚未來”為主題,展開了一場關于科技與時尚深度融合的精彩演講。他認為,未來每個企業都將擁有專屬的企業智能體——這種新型載體不僅整合了企業數據、工作流程和行業知識,更將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引擎,重塑商業競爭格局。隨后,劉郴介紹了Style3D基于企業需求進行的多元系統開發,將多維度賦能時尚產業的創新發展。

作為我國印染領域唯一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現有的股東單位和聯盟成員涵蓋印染全產業鏈領域90%,匯聚全國紡織印染領域70%以上的國家級創新資源。在“功能與舒適性紡織面料發展現狀”的分享中,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導張健飛對中心的特色板塊,以及防水透濕功能面料、防紫外線功能面料、輻射冷卻面料等功能與舒適性面料定義和種類、使用場景及應用案例進行了介紹。在檢測方法方面,張健飛通過多種儀器分享了主觀評價與客觀測試方法。展望未來,他表示,紡織品的發展趨勢將朝著功能性、舒適性與智能化方向邁進。





在一番打開思維、啟迪智慧的分享后,2025年服裝行業技術創新推薦項目及專利也于峰會上發布。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度中國服裝行業創新成果及解決方案推薦目錄》也發放至每位與會嘉賓手中,為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權威參考。

下午由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杜巖冰主持的新質生產力泰山論壇以“產品革新的產業新生態”“數智賦能的時尚新格局”為主題的兩場論壇及圓桌對話將智慧碰撞進行到底,力求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為服裝產業蓄積增長新勢能、塑造競爭新優勢。
產品革新的產業新生態
圍繞“產品革新的產業新生態”這一主題,嘉賓們重點探討在科技驅動下,服裝產業如何通過材料創新、工藝突破與設計理念升級,構建更加高效、綠色、協同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傳統制造向高附加值、高創造力的方向躍遷。

“科技的創新靠技術,時尚的創新靠美學?!?/span>北京服裝學院客座教授、冷蕓時尚圈創始人、博士冷蕓在“為什么說美學力是科技時代時尚產品創新最重要的‘力’”的分享中指出,美可以提升產品辨識度,能夠刺激銷售,直接產生經濟價值。她強調,美感的意義大于形式,形式美與技術功能相互作用,功能會影響消費者對美感的感知。同理,當一件產品看上去很好看的時候,消費者會認為其功能性也比較強。

秉承著“用科技重新定義服裝,讓人人推動綠色生活”的企業使命,白小T發起環保公益項目——“續航計劃”?!袄m航計劃”之于白小T而言,既是社會責任,也是品牌故事。白小T品牌總監金安娜在“續航計劃——綠色、科技的服裝新定義”的分享中談及“續航計劃”的由來,她說道:“因為我們相信一家企業能解決多大的社會問題,它就可以擁有多大的規模?!彼榻B“續航計劃”包含換衣工程、護海行動、非洲易物和環保地球四大環節,通過此計劃消費者可以參與到舊衣回收的公益事業中來。因此,“續航計劃”不僅是一場環保的行動,更是一場公益的裂變。

當前,科技飛速發展各個行業都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重塑,3D打印技術作為一項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成果,正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星世線STARAY品牌創始人駱潔在“以新制造促新消費,用3D打印技術開拓鞋服行業新路徑”的分享中介紹了全球首個實現批量化生產的3D打印一體鞋品牌星世線STARAY。她談到,在產品推陳出新的當下,星世線STARAY反其道行之,產品摒棄繁雜設計,可適配多個場景,幫助消費者簡化選擇,回歸消費的本質需求。這種以科技重構消費本質的突破性實踐,讓星世線STARAY從一雙鞋開始但界限并不止于此,目前品牌產品線已拓展至家居產品,并在國內外市場迅速擴張。

產品的革新基于多個要素,同時也需要一個新生態支撐。在圓桌對話環節,主持嘉賓第二十屆、二十四屆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劉勇與四位嘉賓圍繞AI技術、材料創新、跨界融合和人才培養方面展開深入探討。
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商企總監蔣裕鑫認為,AI將深刻改變設計流程,尤其在設計創意的延展與轉化、商品企劃的數據分析等方面,能顯著提升效率與精準度。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NUNU NONO高級定制品牌創始人張恩表示,材料是文化的基礎,定制是需求的表達,唯有將品牌基因、傳統工藝、場景需求與專屬色彩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高端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坦博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田磊講述品牌的合作案例,他強調在進行跨界合作時,應確保合作內容與品牌DNA、戰略方向高度契合,并注重長期價值的沉淀,而非短期銷售轉化。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萬嵐表示,設計教育需將AI、3D設計等前沿工具融入教學實踐,提升學生的創新效率與設計能力。同時她也直言,技術雖強,但無法替代設計師的思想與靈魂,因此高校應堅守對學生人文素養、審美能力與傳統技藝的培養。
數智賦能的時尚新格局
“數智賦能的時尚新格局”這一主題則聚焦于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在時尚產業中的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3D技術等前沿科技如何重塑設計、生產、營銷與消費全鏈路,構建以數據驅動、智能決策為核心的時尚產業新范式。

隨著人工智能高速發展,AI正從“仰望”走向“平民”,以服裝領域數據知識為基礎,人工智能將賦能服裝行業可持續發展。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海軍在“從數字化到智能化:時尚智能4D演進的技術路徑”主題分享中,系統闡述了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賦能傳統服裝行業,他從設計、生產到銷售、回收等維度講述了服裝產業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轉型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挑戰及發展趨勢。同時,他還介紹了團隊在智能設計、展示銷售、智能分揀回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示了定制化視頻生成、人臺模特擬人化等多項已落地的技術應用案例。

盡管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嘗試擁抱AI,但在實施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挑戰。酷特智能品牌總監馬玉銘在“AI定制,賦能產業化新范式”的分享中指出,用十年的眼光看,未來企業將呈現智能體企業及邊緣化企業的兩極分化,此次他帶來酷特打造的企業級智能體操作系統AI Agent。其中“酷小智”“酷小匠”“酷小易”三大智能體應用如同企業的“數智員工”,“酷小智”是企業AI大腦智能體,“酷小匠”是需求AI解析智能體,“酷小易”是企業AI助理智能體,他們將企業經營過程中依靠人工的復雜工作用其取代,讓企業真正實現數智化。

“數字化不僅是工具,更是商業模式的系統重構。”迪尚集團總經理助理傅剛在“從制造到智造:迪尚的數字化躍遷之路”的主題分享中強調,迪尚集團的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以AI深度應用、平臺化整合、生態協同三大支柱為驅動的系統性再造。迪尚早在2017年就開始布局3D技術,現在迪尚覆蓋到設計、開發、生產、營銷的完整數字生態。他還表示,迪尚集團的數字化轉型不是階段性項目,而是一場持續性的系統革新。未來迪尚將繼續深化數字化戰略,重新定義服裝制造,走出從威海邁向世界的新路徑。

傳統商品管理存在數據割裂、效率低下、成本高等痛點,而AI驅動的數智化轉型正成為破解之道。在題為“從經驗到智能:AI驅動的新一代商品管理體系的分享中,第柒在線(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陳建國將基礎自動化階段、中級智能化階段、高級自主決策階段三大階段智能化程度對比分析,他認為,AI驅動下,新一代商品管理方式將從信息化轉變為數智化。那么對于企業什么時候去擁抱新技術的問題,他直言跑在前面的一定會更具有競爭力。

數智化轉型是當前服裝企業創新發展的一大趨勢,其涉及利用數字技術和智能系統來優化企業運營、提高決策效率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等,但轉型的過程中困難和挑戰也隨之而來。在圓桌對話環節,主持嘉賓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副院長劉正安與四位嘉賓展開了一場關于數智化應用實踐經驗分享的對話。
喬頓集團服飾生產總經理余多提出數字化不僅是信息化工具的疊加,企業數字化轉型需堅持頂層設計與系統規劃,避免零散推進導致整合困難。他認為,底層架構與數據治理是關鍵基礎。岱銀集團信息中心主任楊軍建議,傳統企業構建數字化與AI能力的關鍵在于夯實基礎、打造自有信息化團隊,以增強系統靈活性與自主可控能力,從而更好地支撐企業未來的智能化發展。影兒時尚集團技術中心主任李超認為,AI的應用有一定的效率優勢,但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AI輔助設計可能會產生同質化輸出,事實上品牌的不同定位要有差異化設計。吸力奇跡大中華區銷售總經理顧曉健表示,“機器換人”已成為服裝行業智能制造的必然趨勢。他提醒企業在建設數字化工廠時,應重視底層設備的接口開放與數據采集能力,為未來的AI接入與數據閉環奠定基礎。


當主會場的思維火花還在交織,有的與會嘉賓已轉身步入精心打造的服裝科技創新專題展區,這種“內外聯動”的會場設計,讓與會嘉賓同時沉浸在靜心聆聽智者的真知灼見與盡情飽覽行業前沿科技碩果的雙重體驗中。該專題展集中呈現了服裝行業最新科技成果,為企業創造了拓展市場的絕佳契機,成為供需雙方深入交流的第二會場。


同期,2025泰安市紡織服裝展也于峰會期間亮相,時尚前衛的設計款式及融合尖端科技的功能面料展品,全方位展示了泰安市紡織服裝產業的雄厚實力與創新活力。






在7月9日思想交鋒結束后,與會嘉賓帶著“實踐出真知”的強烈訴求,于10日上午先后參觀了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山東安魯德新智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及山東岱銀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研發實驗室、產品展廳與智能車間中,親身感受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全鏈條創新實踐。嘉賓們在精密儀器、前沿產品及智能設備前駐足觀察,頻頻舉起手機用鏡頭定格企業亮點。此行不僅讓他們的理論探討落地為可近觀的工業場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標桿案例,更將峰會凝聚的共識轉化為推動產業升級的實際行動。



多元共創,時尚煥新!至此,2025中國時尚科技創新峰會已圓滿落幕。這場匯聚行業前沿科技的盛會,不僅見證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潛力,也生動詮釋了科技與時尚的深度交融。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縱深推進,未來中國時尚科技創新峰會將持續驅動行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成果轉化,通過搭建前沿趨勢的交流平臺與創新成果的展示窗口,匯聚多元智慧,為新格局下的行業科技創新發展指明方向,共同開創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時尚新未來!
來源:杭州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