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品牌服裝ODM供應鏈峰會暨2019河南服裝大會”將于2019年6月27日-29日在信陽市召開,省內外服裝業界同仁2000多人將來到信陽,深入其所轄七縣,實地考察服裝產業發展環境。
▽
光山縣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總面積1835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總人口89萬。光山北臨淮河,南依大別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佛教天臺宗的發祥地,是司馬光的出生地和“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發生地,是鄧穎超大姐的祖居地。光山交通便利,寧西、京九兩條鐵路,滬陜、大廣兩條高速,兩條國道,三條省道穿越縣境。光山是一座因智慧而興、因時尚而精彩的魅力城市,羽絨服裝產業是光山的傳統優勢產業,有著堅實的產業基礎、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完備的產業配套,歷經三十年的發展,光山已形成全國獨具特色的集生產企業、材料市場、服裝訂制及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全縣共有15萬人從事羽絨制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工作,年生產、銷售羽絨服、棉服4000萬件以上,年產值達70億元。近年來,光山縣從科技研發、品牌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重點發力實施“五大工程”,全力實現“時尚光山,羽絨名城”的發展目標。
01
縣政府自2014年開始,每年拿出200萬元與國內知名設計公司合作研發100款羽絨服裝新品,免費供全縣從業者轉化使用,用新品引領羽絨產業走新品研發、新產品轉化、新材料應用發展之路。同時,按照專業時裝秀的高級標準,組織新品發布,辦好“光山羽絨服裝新品時裝發布會暨中國電商羽絨服裝流行趨勢發布”,在全國羽絨服裝行業范圍內發出專業聲音。
02
一是依托“光山羽絨”地理標志商標,通過“五統一”(統一品牌、統一標識、統一提供款式、統一原材料供應、統一生產售后)整合全縣近萬家羽絨服裝訂制個體戶,打造羽絨服裝個性化訂制特色品牌。二是重塑“金鴛鴦”品牌形象,發揮中國十大品牌的引領作用。三是積極培育本地品牌新勢力,激勵和扶持“東方心典”、“寒羽尚”、“金美”、“聯心”等省級名牌做大做強,爭創“國字號”品牌。
03
一是投資2.7億元在產業集聚區建設占地150畝的服裝技能培訓基地,該項目即將于2020年建成使用,每年可培訓服裝專業技術人才1000人以上,為我縣羽絨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與中原工學院、河南工程大學等高校合作,在光山共建產學研基地。三是每年開展羽絨行業勞動競賽和羽絨服裝職業技能大賽,在全縣羽絨企業中評選“最佳員工”、“最佳技師”、“縫紉技術能手”等人才。
04
一是縣委、政府緊緊抓住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的政策機遇,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羽絨產業發展的優惠扶持政策,在招商引資、土地審批、財稅金融、品牌建設、技能培訓、設備獎補全方位給予支持,推動羽絨產業規模提升、品質提優、發展提速。二是加強園區建設,提升羽絨服裝園區和紡織產業園的聚集效應。在產業集聚區內規劃了羽絨服裝產業園和紡織產業園,由政府投資建設了15萬平米的標準化廠房,以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兩化”融合戰略,聚力打造中小企業創業園和羽絨服裝智能化制造基地。三是加強市場建設,強化和完善本地專業市場和電商網絡渠道。通過招商引資,將投資25億元重點建設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羽絨材料專業交易市場羽絨博覽城和華中城;同時,加快發展我縣電商孵化園建設,積極搶占國際市場,使光山羽絨服裝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05
去年光山縣政府與省服裝行業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品牌建設、人才培養、招商引資、宣傳推廣等領域全方位合作,把光山縣勞動力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越和要素資源充裕的優勢廣泛宣傳出去。同時,與省內服裝專業院校、設計公司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下一步,光山羽絨產業將把目光瞄準世界市場,參入世界服裝市場竟爭,打造“東方米蘭”小鎮,成為時尚之都。通過3-5年的艱苦努力,實現100億產業集群目標,把光山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羽絨產業基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