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原創設計(廣州)圓桌會議側記
什么樣的城市才堪稱世界級時尚都市?
巴黎、米蘭、紐約這些公認的時尚都市有著什么樣的共性?
中國的城市如何成為世界級時尚都市?
廣州,何時能入列世界級時尚都市?
…………
一長串的問題縈繞在廣州時尚產業人士以及社會各界頭腦中。而就廣州的時尚核心圈而言,這一課題自2003年首屆中國(廣州)國際時尚周創辦時即開始叩問著。
而至15年后的2017秋中國(廣州)國際時尚周,這一課題甚至首次被政府所重視,并透過2017年4月13日舉辦的全球原創設計(廣州)圓桌會議來盛邀全球時尚人士獻言獻策。
?

全球原創設計界的聲音:
本次圓桌會議迎來了全球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原創設計師,并且大多是當前活躍在各大主流時裝周與時尚產業界的中堅力量。他們都代表著本國本地區的設計文化、產業風向、以及國際合作浪潮。
這些設計師大多沒來過中國,都是通過此次時尚周以及4月6日成立的全球原創設計聯盟才結識、交流。而且他們都非常踴躍地加入聯盟,因為聯盟不但為其帶來相互交流探討的機會,還能通過聯盟拓展全球市場。
聯盟聚集了近百位海外原創設計師,但受限于會議時間,大多數國家只有一位設計師代表本國發表了觀點。
?

瑪麗·瑪爾蓋(Marie Marquet)是巴黎時裝周上的明星設計師、潮流女孩新朝圣對象——MINIME PARIS品牌創始人。她說她在巴黎從事高端時尚奢侈品設計以及一些獨特的面料的設計。之前任職于Hermes、Balmain、Chanel等品牌。她說,我在廣州過了一周,讓我印象極為深刻。廣州是一個有很大潛力的城市,有可能成為中國的時尚領軍之城。
09年建立品牌的英國倫敦時裝周著名設計師德里克·勞羅(DEREK LAWLOR)參加本次廣州的時尚周是其第一次來中國,中國的市場讓我非常驚訝。這只是我第一次來,但是感覺像回家一樣,我非常喜歡廣州,我非常喜歡本次的時尚周。
亞洲設計大師李相奉(Lie SangBong)說:看到廣州如此發達的經濟我感到十分意外和驚喜,相信今年的廣州時尚周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發展。
?

荷蘭著名時裝設計師尤瑞斯·蘇克(Joris Suk)說,我建立了荷蘭的品牌,但是全球范圍內都有我們的showroom,比如在紐約都有我們的品牌展銷點。來到廣州,在我覺得這就是國際之都。
馬來西亞著名設計師艾芬奇(AFIQ M)也說,我在三年前建立我的品牌,所以這是我第一次在馬來西亞以外展出我的作品。
圓桌會議上,亦有不少原創設計師們表示要開始關注亞洲與中國市場,尋求進入這個市場的機會?,旣悺が敔柹w說,我的整個中心現在都在向亞洲的文化傾斜,因為亞洲的文化和生活非常有趣,所以我的市場關注度也會愈加轉向亞洲。如果有機會讓我們把自己的作品 甚至是我們的原創產品拿到這里,我是非常感激的。珠寶設計師邱琬玲(JADE CHIU)則表示近幾年我也被受邀設計亞洲市場的品牌,借此回亞洲,了解這個市場。德里克·勞羅認為自己通過時尚周擴大了自己的眼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思維和大家交流,告訴我如何進一步發展我的品牌,如何在中國市場立足。印度尼西亞著名設計師比利(BILLY)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來到廣州,來到中國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
廣州的供應鏈資源讓設計師們如獲至寶。
瑪麗·瑪爾蓋說,廣州的有才之士非常的多,這里的供應鏈供應商非常的專業, 本周我也去和他們其中的供應商進行交流, 我特別希望我的品牌和這些供應商建立合作的關系。
?

德里克·勞羅表示,我看到中國廣州的產業鏈是非常完整的,來自時尚產業的人,非常有市場經驗,對于大家所做的貢獻非常感激。
邱琬玲直接表示,很多跟我一樣的設計師都經歷創作過程障礙,比如在制作方面,在歐洲做一個設計樣品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很多的金錢。但廣州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如果歐美設計和廣州制造對接,我覺得這對全世界都有利。
比利說,在我來到中國(廣州)國際時尚周之前,其實我并沒有過于期待。但我來到中國,來到廣州以后,我改變了我的所有想法。我對于這里的時尚圈以及服裝廠都感到非常驚喜,他們簡直了不起。幾天前,我去了當地一個讓我很喜歡的市場,我被它們的價格及質量所驚訝,感覺就像尋尋覓覓中找到的一顆鉆石。
艾芬奇說,我在4年以前就到過廣州,來度假以及來這里買布料。但是并沒有接觸到任何的供應商和服裝工廠,而這次與中國(廣州)國際時尚周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幾乎超過80%的海外原創設計師都欣然表示希望未來供應鏈實現中國化。
當然,全球原創設計師們也表達了他們的商務需求與期望值。
瑪麗·瑪爾蓋就提到,中國的市場跟我們國家的市場非常不一樣,因為我要自己的的產品帶來中國銷售的有很多細節需要處理,如果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城市的支持,對我們來說有莫大的幫助,因為現在對年輕的設計師來說,要把產品做好之后運往中國,我們必須了解各種繁瑣的手續和注意事項。而馬來西亞的艾芬奇等也反映了在中國貨幣兌換以及報關等的麻煩。
關于廣州國際時尚都市建設,這些設計師出乎意料地大多表達了滿滿的支持、甚至信心。
瑪麗·瑪爾蓋說,現在我所在的城市非常的珍視多元文化,中國(廣州)國際時尚周期間,我們有這么多人才聚集在一起交流,非常有趣,我們在交換意見的時候我非常地享受,我希望能夠繼續維持這種合作關系,也能幫助廣州幫他成為他想要成為的國際時尚之都。
阿曼達·邁爾說,高樓大廈顯示出廣州非常好的經濟,這為時尚市場奠定了基礎。如果對時尚有更多的支持、促使更多創意產生,那么需要博物館的展覽、設計的展覽,大家就都會參加不同的大型活動,會有不同的創意……我希望廣州能夠成為國際時尚之都。
?

邱琬玲表示,現在很多服飾和科技一起結合,催生讓你很實用的產品,如果這一塊能好好地發展,成為帶領世界的潮流,那我覺得廣州就真的可以成為帶領時尚的世界之都。
?

尤瑞斯·蘇克的言論尤為令廣州業界振奮。他說廣州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城市。廣州不僅僅是中國的時尚之都,應該像比肩倫敦、巴黎這些城市的時尚之都,可以成為第五大時尚之都。
?

比利說,這次的時尚周很特別,在一個豪華的商場中舉行。全球原創設計師都相聚在這次4月6日的盛會,我相信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買家都會被吸引到來,共同打造廣州成為一個國際化的時尚都市。
質樸、直率的言論體現著歐洲文藝復興精神的傳承,自由個性的表達反而更讓主辦方以及政府直接而真實地獲取了原創設計師的需求信息。也透露出世界級時尚都市的特征:一個足夠大的原創設計師群體、強大的傳媒、一個主流時裝周平臺。這些將驅動時尚產業的振興。
圓桌會議的背景平臺:
圓桌會議是在多個政府領導、行業人士、商業集團的聯合推動下舉辦的。
其中首先無疑是2017秋中國(廣州)國際時尚周。在這屆時尚周,8天時間里云集全球126個品牌的時裝發布會、近260個全球原創設計品牌的靜態展、還舉辦了全球原創設計大會、成立了全球原創設計聯盟。這或許是中國所有時尚周平臺運行史上最全球化的一屆了。
?

正因為時尚周本身迎來了眾多海外設計師的參展與發布,于是舉辦一場國際性的時尚圓桌會議成為可能。
更重要的是產業經濟背景。中國的實體經濟進入一個極為艱難的年代。這讓人聯想起過去從歐美發達國家、日本、韓國等國家產生的產業轉移。基本上是沿著成本曲線而發生的。而中國正處于這種產業空心化的前期。如果不能迅速調整產業戰略,必然在制造業快速流失的關鍵時期導致產業被瓦解。
中國的紡織服裝業亦莫不如是。在1990年代中期迎來了世界出口份額第一,并相繼成為最大生產國與消費國。度過輝煌30年后,也伴隨著實業的整體困頓而陷入處境艱難。
在這樣的年代,無疑更需要推動產業升級。于是,原創設計成了變革的先鋒。也正因此,全球的原創設計集結廣州,受到了廣州時尚產業界與商業界的熱情擁護。包括服裝、皮具、箱包、鞋業、珠寶首飾等各個細分時尚產業都在尋求與全球原創設計的聯姻,從而推動自身融入全球時尚產業價值鏈。而商業精英們則紛至沓來,為人均商業面積嚴重過剩、千店一面的購物中心尋找新的更具設計感的國際品牌。
當然,全球的原創設計界也需要更好的市場拓展。而中國,無疑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于是,他們紛紛通過全球原創設計聯盟與時尚周平臺進入廣州這個橋頭堡。
而這些時尚資源的沉淀無疑是一個城市的時尚化的直接表現。
一線城市的求索:
長久以來,老牌的四個中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紛紛展開了時尚競賽。
上海一直呈現出領跑者姿態。
2000年即設立了上海國際服裝服飾中心。試圖在黃金地段淮海東路劃下超過1平方公里的樓宇,要建成另一個類似“紐約第七大道”的時裝中心。
2003年,杉杉集團、大連大楊集團等服裝領袖再度云集上海,時任市長韓正接見了這些服裝商業領袖。不過,這些商業巨子試圖在浦東新區花木構建現代時裝城的拿地愿望還是沒有實現。
不過,卻結出了另一個果實,全國首個非工業門類定位的行業組織——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破繭而出。
隨后的2004年,在肇達·張服裝設計院的推動下,位于虹橋開發區黃金位置的上海世貿商城全面轉型為專業紡織服裝定位的跨國采購中心。設立了中國第一個設計師創意園區“時尚設計谷”、設立多品牌店、嘗試推出了IFEX(International Fashion Exchange海外設計品牌中心)、組建了服務于進口品牌的國別商品中心……而政府也賦予上海時尚設計中心等多個授牌,并設立了貿易便利化服務窗口。
?

而上海龐大的國有紡織服裝系統提出從傳統產業走向“時尚與科技”的新定位。這是繼起始于1993年的紡織工業大調整后找到的新方向。而其擁有最多物業資源的優勢又為上海貢獻了多個時尚創意園區,這也成為全國的學習對象。
2008年,上海再開先河,成為全國首個將“時尚產業”寫入政府產業規劃的地方政府。
2010年2月上海成功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為第七個被該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上海隨即又出臺了支持設計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設立了相關組織、繼之前的創意產業活動周后又舉辦了設計之都活動周……
北京,是國內唯一和上海時刻在較勁的城市。包括在時尚領域。
?

如果說上海的國際化優勢最明顯,那么北京的政治資源無疑尤為顯著——盡管這是一把雙刃劍。國字頭的行業組織全部在北京,這帶給北京領袖群倫的優勢。其首先體現在會展平臺上。CHIC(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盡管與上海國際服裝節差不多同時創辦,但CHIC還是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服裝展。而創立于1997年的中國國際時裝周也成為全國時裝周最成熟、最穩定的時尚平臺。
?

2003年,北京市政府也行動起來,推出了FC博覽會。而FC就是Fashion city的簡稱,意在打造時尚都市。并將服裝業定義為無污染的都市型產業,大力推動平谷、懷柔、大興等各區縣的服裝產業建設。
隨后2004年,北京市政府又與當時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簽約共建時裝之都。
同樣,在時裝城的建設上也從未停止過步伐。包括珠江地產、黃光裕的鵬潤集團、信息化公司……。珠江地產正在砸下更多資本在南三環內的木樨園等地塊建設新型紡織服裝研發營銷集群,引導大紅門板塊的專業市場升級。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近兩年中央開始對北京實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計劃。CHIC出走對手上海的懷抱。動物園與大紅門等龐大的服裝批發市場還來不及研究轉型升級就被驅趕至河北。這給了北京的時尚產業建設打擊。
不過,中央的京津冀戰略給北京提供了一個新契機。但受制于行政區劃等因素的影響的這一戰略能給北京時尚帶來多少價值,尤為考驗產業界的智慧。
深圳,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最佳體現之城,繼續騰飛的驕子。同樣在時尚業上舉足輕重。
如果說杭州十多年前還需要通過政府叫喊“打造中國女裝名城”的話,那么,深圳無疑擁有不屑爭論的氣度。中國主流商場里林立著這個城市的眾多女裝品牌,這樣的現實足以讓其他服裝城市噤若寒蟬。
其服裝交易會竟然突破上海、寧波、大連、廣州、虎門等同類展會的圍堵,長期位居CHIC后的中國第二大服裝展會。
而規劃于2003年、成型于近些年的大浪時尚創意城,總規劃面積4.6平方公里,核心區域146萬平方米。涵蓋了制造基地、研發設計、信息咨詢、質量檢測、孵化器、人才培訓等公共服務。相對于其他城市的園區項目而言,深圳再次展現出前瞻性規劃、有序推進的優勢。
而近年才創辦的深圳時裝周則后來居上,一次時裝周發布會多達80余場。
廣州能搶跑嗎:
如果說北上深三城呈現出泰山壓頂的時尚之勢,那么,看起來相對滯后的廣州能發力追趕、甚至超越嗎?
自2003年首屆中國(廣州)國際時尚周起,行業人士就提出了打造廣州成為國際時尚之都的理念。當時提出的口號是“打造世界第六大時尚之都”(繼巴黎、米蘭、紐約、倫敦、東京之后)。
不過這些宣言依然僅僅停留在民間。政府依然保持著無為而治的慣性。
在其他城市紛紛到上海與北京學習創意園區、文創產業、設計文化等推進政策與舉措時,廣州的相關行動還是主要在民間。
然而,到本屆時尚周,政府相關部門紛紛行動起來,給予了相當大力度的支持?;ǘ紖^獅嶺鎮的箱包產業、白云區及各城市的鞋業、番禺區的珠寶首飾產業等紛紛加盟。廣州市商務委員會主任陳杰一連提出了四點期望值:一是組建一個聯盟,把全世界的設計師聚合在一起;二是與廣州的名校合作創辦時尚學院,讓全球設計大師來中國教授課程;三是讓全球原創設計與廣州本土的服裝、皮具、鞋業、珠寶首飾等產業對接;四是讓全球原創設計師來出謀劃策,告訴政府該怎么做才能推動其更好地發展。此外,多位政府領導還表示會協調相關部門,給予全球原創設計師到中國發展業務或合作提供支持。
事實上,廣州的優勢非常明顯。
這個城市的中大紡織板塊擁有全球最大的面輔料市場。而流花板塊、十三行板塊、沙河板塊等服裝批發市場群構成全球最大的服裝流通中心。產業方面則無疑有著全球門類最豐富的時尚產業群組。服裝、皮具、鞋業、箱包、珠寶首飾、化妝品等幾乎大多數產業均是中國最大、甚至全球最大。全國、乃至全球的時尚業者紛紛蒞臨廣州進行采購。
?

在中國五個服裝大省中,廣東排在首位。2015年廣東省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399.74億美元,占全國22.72%。
而皮具箱包產業方面,僅僅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一個鎮就年產皮具7億多只,70%以上產品出口,占歐美大眾流行箱包市場70%以上份額。鎮域內擁有生產型企業8300多家,商戶18200多家。為全國集聚程度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產業配套能力最強的皮具生產基地。
鞋業方面,2015中國鞋類產量140億雙,廣東約占65億雙,出口量也接近全國的一半。素有“全球十雙鞋,中國有其六,廣東有其三”之說。
珠寶首飾方面,廣州及周邊地區云集周大福、六福、周生生等近2000家鉆石加工、首飾鑲嵌和銷售企業,年打磨鉆石價值超10億美元,占全國70%以上,帶動廣東省形成近2000億元人民幣的珠寶產業規模。2016年僅番禺區珠寶首飾進出口就達538億元人民幣。
在廣州,幾乎可以實現大多數產業的完整供應鏈體系。這給了原創設計師與時尚品牌豐富的選擇、快速反應的產供銷系統、對全國甚至全球市場的輻射力。
陪同的翻譯告訴記者,法國明星設計師Marie Marquet在時尚周期間逛進了中大面料市場,像小姑娘進了糖果店般欣喜若狂。
而馬來西亞著名設計師Lee Siu Chern過往已去過中大面料市場兩次。此次再來廣州,直接跟記者感嘆起廣州原輔料的豐富性全球首屈一指。
從他們臉龐的興奮勁兒可看出,廣州是個設計師會愛上的城市。
合作的橋梁已經架起。
而圓桌會議上,政府甚至給了全球設計師以及主辦方意外的驚喜。
在圓桌會議開始前夕,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會見了來自全球的原創設計師。傾聽了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時尚設計師們的座談??吹饺蛟瓌撛O計師云集廣州,甚至在圓桌會議上的發言末尾還引發其脫稿即興的內容:最后,我要向各位知名的設計師朋友發出邀請,廣州有非常好的人才政策,歡迎各位來廣州發展,把你們的工作室、設計室放在廣州。你們不需要把戶口/國籍落在廣州,我們可以為你發放綠卡,讓你們享受廣州各種市民的便利條件……我的承諾持續有效……其后發言的印尼設計師BILLY即時回應,我們希望能夠得到中國廣州政府的支持,促進推動我們在中國的發展。就如我們剛剛聽到的政府發言所說,政府會給我們提供綠卡,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鼓舞的消息。
全球原創設計聯盟執行主席、中國(廣州)國際時尚周組委會主席李基海則全面闡述了此次聯姻高德置地廣場與LIBER fashion集團推出的“5+1”一系列行動計劃。第一,在廣州每年舉辦fashion show動態發布,展示全球原創新動態;第二,舉行全球原創設計展,讓全球買家來采購,讓原創設計真正能夠落地;第三,舉辦全球原創設計大會,建立全球原創設計師溝通平臺;第四,設立全球原創設計時尚大獎評審系統,讓全球設計師來到廣州都能夠獲得他的榮譽; 第五,聯合高德置地集團、LIBER fashion建立全球原創設計品牌線上線下O2O式的零售終端,并鋪向全國市場……這是5個1。最后再加一個1,即建立柔性供應鏈,利用廣州時尚產業集群基礎,幫助全球原創設計品牌在中國降低成本、提高反應速度。
?

高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吳健梅當場表示高德置地能夠聚集全球這么多原創設計師和品牌,在這里展現大家的風采與時尚元素,這是給我們高德置地帶來的驚喜與幸福。并說,此次時尚周是比較成功的,接下來我們考慮的不是繼不繼續做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做的更好,能否媲美四大時裝周,能否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而Liber Fashion董事總經理EVA闡述了零售業的變化與機遇?,F在的市場已遠不如20前中國大陸的零售市場那么容易。現在需要什么樣的新血液?就是我們的原創概念,我們的產品需要有生命力。這次LIBER商業平臺和高德置地廣場、廣州時尚周組委會合作,帶動上下游的產業鏈來到這里,通過柔性供應鏈的支撐,希望打造一個新的商業平臺,上下游合作伙伴聯盟起來,把廣州打造成時尚之都。
?

隨著全球原創設計聯盟的成立、及其秘書處永久設立于廣州的形勢,廣州聚集全球時尚精英的之勢已經形成。
?

產業、商業、全球原創設計等力量的全部集結,賦予了廣州后發制人、搶跑全國主流城市的時尚步伐的可能性。
然而,外部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支撐顯然必不可少。
中國的地方政府中,杭州、廈門、紹興等地對紡織服裝業的推動力顯現出政策迭出、手法繁多之勢。更妄論于上海、北京、深圳挾領跑優勢了。
事實上,當年法國政府為推動時尚業,甚至動用國家資源,推出國家時尚電視臺、提供羅浮宮作為發布主場地等。
那么,在其他城市的高壓下,廣州能利用好此次全球原創設計聯盟及時尚周聚集全世界的時尚設計精英的資源、進一步推動這些原創設計精英們的創業與深度合作嗎?
?

跋:
有時,一個城市就如時代的幸運兒,獲得幸運女神的擁抱。比如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的上海、改革開放中的深圳。有時,一個城市又或許因決策者而錯失未來、甚至埋下百年隱患。比如北京解放初期的城建規劃導致了今天不得不忙乎于對非首都功能的無奈疏解。
有時,歷史底蘊的沉淀賦予城市文明的后續發展潛能,比如巴黎、倫敦、北京、南京、蘇州。有時,缺乏底蘊地輕裝上陣亦能生發無歷史包袱、策馬狂奔的沖勁,比如移民城市紐約、上海、深圳。
然而,到底是費爾南·布羅代爾的長時段歷史決定論更具蓋棺論定的價值判斷,抑或是大眾文化眼中的個人英雄主義尤為孔武有力?
我們或許需要沉著思索歷史趨勢。然而,在一起奔騰卻又此消彼漲的年代,小阿爾弗雷德·D·錢德勒的“看得見的手”卻讓決策者能驅動企業與城市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甚至獨占鰲頭。
那么,我們無法糾結于凱恩斯主義抑或弗里德曼的自由市場經濟。即便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理論又何嘗不是基于政府的有形之手?!
就如近年來的另一個顯著案例:杭州。這座城市因之前政府定位于“生活品質之城”以及馬云的存在而處于奪路狂奔、異軍突起之勢。
數百年來,人們驚奇地發現,時尚總是一次次地成為一個城市甚至國家的經濟追求與文明表現的面孔。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蒸汽機驅動著紡織機械的高速運轉。而世界服裝產業由歐美轉移至日本、亞洲四小龍、及至中國,所及之處,這些國家與核心城市紛紛崛起……
全球原創設計聯盟的設立與全球原創設計們的涌入,對于任何城市而言都夢寐以求。廣州創造的這個歷史機遇能被抓住嗎?
?

無論是秦漢時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和對外貿易的第一大港、還是唐朝設市舶使一年外國商人達10萬的峰值,無論是清朝康熙年間一口通商的唯一外貿口岸、抑或是1957年創辦廣交會……與其他城市的屈辱開放相比,廣州這座城市的對外開放大多是盛世時期的主動之舉。
今天,廣州再逢中華盛世,弘揚其千年商都風范的機遇再度招手。
那么,能讓這些來自全球各國各地區的原創設計師們沉淀下來、與這個城市的產業長久互動下去嗎?
這個城市何時能實現其世界級時尚都市的宏愿?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