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陽門外,中軸線西,
北京坊PAGEONE,
這里有關于時間靜止的想象力。

一排排高縱至頂的書架,模特穿梭于其間,一靜一動,亦靜亦動,光影之間演繹了一出最為生動的跨界時尚……

疫情改變了時尚業,中國國際時裝周(2020/2021秋冬系列)不得已推遲時間,改變形式,卻開啟了另一種全新的嘗試,一種符合當前乃至未來生活方式和流行趨勢的創新。也曾對于此次時裝周的線上發布打了一個問號,畢竟時裝秀早已不只是展示服裝那么簡單,而是升華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傳遞品牌獨有的文化、理念和體驗。


樂町·王凍洋 IN 北京坊PAGEONE
不過,基于新現實,創造新體驗,這幾乎就是時尚的本質。可能正是無法直接面對觀眾,讓今年中國國際時裝周的呈現有了更多可能。
線上,在寺庫平臺直播帶貨,與各大商圈線上數字化商業系統開設快閃店,直接打通品牌與C端通道;

線下,在最美書店PAGEONE光影流動,與百年勸業場時空交錯,貢獻了一場場不失水準的最新潮流趨勢大秀。

熏若·陳丹陳盈丨YOSUN云尚·10+3Remix IN 北京坊PAGEONE

LINK UNIQUE·劉露 IN 北京坊勸業場
此次170多個品牌發布中,新銳設計師品牌占據了很大比例。事實上,很多服裝巨頭在新冠疫情危機中都已力不從心,相對小眾的獨立設計師群體的生存狀態難免令人“堪憂”。缺乏資金支持、受制于供應鏈、消費群體相對較小,以及所依賴的買手店也紛紛關店,這些都給獨立設計師的發展帶來了極大困難。除此以外,“抄襲”問題也是一直以來揮之不去的困擾。
疫情之下,仍然能看到很多的新銳設計師品牌在這一平臺上發聲,不免讓人感到欣慰,這背后離不開設計師、品牌、平臺、渠道,甚至消費者為此做出的努力。“堅持對中國新銳設計師品牌的支持與培養,是中國國際時裝周一直堅持的舉辦方向。”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張慶輝曾表示,此次再一次用行動說話。中國國際時裝周不僅給予了獨立設計師一個發聲的舞臺,更通過直播等形式打通了與消費者直接溝通的渠道。去年成立的中國時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不斷聚合在時尚產業、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專業的機構、數據和平臺,進一步尊重和保護原創設計。


特別值得一提的10+3 SHOWROOM青年設計師基地計劃,今年已經舉辦到了第九屆,扶持了一批批優秀新銳設計師人才,全方位的扶持政策讓很多入選的設計師甚至都“不敢相信”,而這個項目能夠真正發現新生力量并給予及時的支持和幫助也令設計師們“十分感動”。除了大秀,還開展了“第九屆 YOSUN云尚·10+3 SHOWROOM線上虛擬展”,不僅打破時空限制讓品牌有了更多的展售渠道,同時通過趣味互動增加了消費者對設計師品牌的觸達與粘性。
也正因此,我們得以在中國國際時裝周的舞臺上看到了朵朵激蕩的“浪花”。他們對服裝設計的全新思考呈現出了一個個充滿了個性、感性與靈性的新銳設計師品牌。
看到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自信,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在思考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劉露在“光影西東”中以結構光影錯層豐富的手法,將東方韻味美學與西方當代設計的語言放大外顯。中式手工荷包掛墜、手工如意結掛飾豐富了視覺層次效果,以“女媧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為靈感來源增添了綁繩的細節。
LINK UNIQUE·劉露
此次入選第九屆 YOSUN云尚·10+3 SHOWROOM青年設計師基地計劃的陳文熙于2015年創立品牌CLEANFLOW,特別將香云紗與時尚簡約、年輕化的款式相結合,讓傳統手染工藝呈現出了年輕的面貌。
CLEANFLOW·陳文熙丨YOSUN云尚·10+3Remix
看到了他們對自我的充分表達,對年輕消費群體有著更深入的理解——“我就是我”。到今年11月才滿三周歲的新品牌洲升CHAU·RISING挑戰羊絨行業的幾十年的傳統思維,為當下的年輕人而生。“想在行業里做一個里程碑,在消費者思維中植入一個叫‘羊絨有很多面’的芯片,可以很潮,可以有趣,可以年輕,可以炸街……”設計師劉超穎通過純凈、溫暖、高飽和等具有療愈感的、神圣感的色彩來傳遞積極樂觀的能量,彩色玻璃光影與羊絨結合表達洲升對精神逃離的詮釋。
洲升·劉超穎丨YOSUN云尚·10+3Remix
澳門籍設計師姜悅音的POLLYANNAKEONG通過用考究的選料、復古的剪裁和靈動的圖案描繪出了時髦前衛的都市女孩“PK girl”的夢想。

POLLYANNA KEONG·姜悅音
看到了他們眼中與心中的責任感,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時尚的可持續發展都已經成為他們設計出發的角度。劉超穎說,無論是持續了很久的火星探索還是對回歸自然的追求都與當下的后疫情時代有相似的共性,人們更關注對心理和情感帶來治愈效果的設計。
配飾設計師呂遠的品牌LYRE驪野也通過自然元素的設計塑造,引發佩戴者和自然環境的情感共鳴,探索自然和都市時尚的關系。

驪野·呂遠
眼里有光,心中有火,此次登上中國國際時裝周的他們無疑承載著中國時尚設計的希望,理應被重視,理應被保護。正如張慶輝主席所說,“之所以要重視獨立設計師群體,因為他們是時尚行業新生力量的代表,他們為時尚行業貢獻著嶄新的創意、玩法、思路,因為他們的存在,時尚行業才會充滿多元色彩和無限浪漫。”
奔涌吧!新銳設計力量~
文/劉曉青
《中國服飾》雜志常務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