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們的創作,總是在某個時期或環境下客觀環境的直觀呈現。藝術家們以作品作為媒介,承載了他們當下時代的個體感受和精神狀態,更體現了藝術家對廣泛的社會群體的人文關懷。
藝術,終究是人的產物,當代藝術映射的是生活在當下的一代人的思維世界。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全球經歷著的病毒挑戰悄然在改變這世界的形態。古往今來天災也好,人禍也好,災難面前人類表現出的頑強生命力和拼搏精神都激勵著后世,也給后來者更多跨時空的思考饋贈。
作為世界公民一份子的藝術家們,會以怎樣的姿態為熱愛、為世界、為藝術年青新生代,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個4月開始,T-STAGE明星創造場 聯合 廣州公共藝術家協會(GPAA)邀請社會各界知名藝術家,為大家分享藝術設計作品在疫情當下發揮怎樣的作用。
本期分享活動,我們邀請到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演員、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廣東省藝術家協會會員徐凡先生,首次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與各位圍繞“藝術設計在以往災難時期發揮的力量”為主題,以及疫情中的所見所聞分享自己的感受。
訪談過程中,徐凡老師就主持人提的幾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節選部分回答,更多 土味情話 內容請看我們的VCR)
徐凡:演藝工作目前都暫停了,原定今年二月出演的一個新話劇,以及三月份為澳門特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藝術課程培訓項目,以及五月份還將有一個復演的劇目,全部因為疫情的關系也都停止開展了……
徐凡 《威尼斯商人》
徐凡:研究廚藝,看書,喝咖啡,看好萊塢電影……
徐凡 《行在南國周先生》
徐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全社會各方面的心理建設,人沒有社交其實還挺可怕的……
徐凡 《凡人大事》
徐凡:電影《傳染病》,還有馬爾克斯的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
徐凡: 其實疫情期間思考了很多關于人生無常的事情,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和電影。我們這段時間所感受到的外界信息,所帶來給我們對生命的思考和情感積累。
徐凡: 藝術家有的是身體力行,親自參與到事件中去,有的是通過各種藝術作品記錄,反應或是進行反省與升華。有文字,影像,繪畫,雕塑,行為藝術,戲劇,音樂等等……
直播后記
整個分享過程中,徐凡老師真的親切又可愛。有些看直播的朋友在線請求老師Show小段話劇片段,徐老師就馬上切換神態聲音小小solo一段。用徐老師的話說,這是話劇演員的“老本行”,相信也是對生活和話劇熱愛才有的“真本事”。
(附一枚比心的徐老師)
除了正式的話題問題外,我們也針對每個老師的特點和職業領域身份設計了花絮問題。徐凡老師的花絮問題跟“劇組的心酸史”有關。
徐凡:劇組在山里面,什么車都開不進去,只能步行,所以不管男女都要在野外方便……
文章來源TS潮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