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Mikimoto 的總裁中西伸一就品牌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打造“全球性品牌(Global Brand)”新語境下,繼承品牌創立伊始的傳統和技術、解決珍珠培育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等問題,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西伸一(下圖)于2019年11月正式出任 Mikimoto 總裁,他1978年從同志社大學畢業后赴美獲得研究寶石學家(GIAGG)資格,1982年加入 Mikimoto,2001年出任 Mikimoto 大阪分店店長,此后曾在門店、營銷等多個崗位任職。
在中國市場要暫停一下腳步
截止到2020年1月20日,Mikimoto 在日本有6家直營門店,同時入駐了61家百貨店,海外有36家門店。
在日本本土市場,“近30年間,我們相繼入駐各地最高端的百貨店,但因為現在百貨店行業不景氣,也會因為百貨店停業而關閉門店。關于未來的開店方式,我們還需要經過慎重的考慮”,中西伸一指出,“電商方面,我們現在的線上銷售額占比還比較低,究竟今后有多少顧客會在網上買珠寶,關于這一點我們也很想知道。”
中西伸一指出,“盡管在中國市場開設門店的時間不長,但(中國市場)是品牌近年來最大的課題,現在在中國有9家門店,我們原來的策略是人口超1000萬的大城市,地理位置等各種條件符合就開店,但現在打算暫停一下腳步,先觀察進展和成本分配。等到中美貿易戰緩解,中國市場有較高成長空間,再考慮新增門店。”
在美國、新加坡、泰國等市場,“出于門店建筑老舊等原因,找到更合適的地方會進行調整,尤其是有4家門店的美國市場,我們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中西伸一指出,“但我們也會結合經濟變化調整戰略。”
男性市場
今年2月,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創立的時裝品牌 Comme des Gar?ons 與 Mikimoto(御木本)合作開發的男士珍珠首飾系列發售,引發眾多關注。(詳見《華麗志》:給男士戴的珍珠項鏈!兩大日本品牌 Comme des Gar?ons 與 Mikimoto 跨界合作)
“感受到了大家對該系列的喜愛和支持,我們計劃是一步一步來,但反響太好了,目前已經售罄,只能追加生產”,中西伸一透露,“很多走在時尚前沿,收入較高的年輕男性,例如說醫生,前往門店購買聯名產品。(通過這次合作),還有不少原先品牌不曾觸及到的顧客群,也給予了積極的反饋。”
“無性別(Genderless)已是當下的消費關鍵詞之一,原本是女性專屬的商品,也可為男性所用,這也是我們行業拓展市場的機遇。雖然與這次的聯名無關,但我們在發售品牌首款香水時,廣告片中也出現了佩戴珍珠項鏈的男性形象,這也是品牌試圖在傳達新的信息和形象”,中西伸一補充道。
年輕一代
中西伸一指出,當前 Mikimoto 在全球的富裕人群,尤其是中高年齡人群中有較好的知名度,而從生產到銷售的垂直整合商業模式,為品牌的原創性、品控提供了保障。
“日本的核心顧客是60~80歲的人群,在這一塊我們有壓倒性的優勢,但較為年輕的千禧一代及之后的 Z世代等數字世代,Mikimoto 的吸引力有多少?這一人群的生活、消費文化發生了巨變,他們尋找并購買有新感覺的商品。我們過去的做法并不適用于現在,(如何吸引年輕一代)是我們未來5年、10年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是我上任后最大的任務”,中西伸一說道。
未來,Mikimoto 將在高品質和傳統設計樣式的基礎之上,加強針對年輕消費者的數字化營銷。中西伸一表示:“即便跟年輕消費者強調品質,他們(對品牌)不感興趣還是不會買。吸引他們動心才重要,以社交媒體為開端,我們今后會使用新的數字化工具,加強與他們的溝通。”
傳承品牌傳統 DNA 的同時,融入新的概念、設計風格亦是品牌的發力方向之一。事實上,Mikimoto 早在數年前已經開始布局,在全球推出 Mikimoto M Collection、Les Pétales Place Vend?me 等產品線,同時從普通消費者最為敏感的價格入手,降低獲得品牌商品的門檻。“效果很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顧客的信息獲取和反應速度特別快,作為公司,我們也要跟上這樣的速度并作出應對,將制造和吸引力都切換到全球模式”,中西伸一表示。
可持續發展
珍珠作為大自然的產物,讓 Mikimoto 在很久之前就關注環保問題。公司已實現零排放人工養珠,培養珠母所產生的浪費和殘渣全部進行回收再利用。
中西伸一指出,Mikimoto 在日本三重縣、九州島博多市擁有自營的珍珠養殖場,采用傳統的方式養育珍珠母貝。“公司的養殖場,從資源、漁場、貝類健康三個方面入手,展開對珍珠的研究。其中我們最關注的就是如何實現100%的資源利用。”
中西伸一表示,“雖然是人工養殖的,但珍珠是貴重的自然資源。”據悉,Mikimoto 會從取完珍珠的貝肉中提取美容精華,用來制作美妝產品。貝殼則可以用于制作鈣片、混合肥料等商品。
丨文章來源公眾號《華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