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時報》報道,多名來自印度南部的紡織品重鎮蒂魯巴(Tirupur)的服裝出口商表示。他們無奈將沒有紐扣的襯衫、沒有拉鏈的短褲和沒有刺繡品的胸罩拿去交貨。
這一“怪現狀”的根源就是印度海關對中國產品采取的“消極”清關策略。
不給來自中國的紐扣、拉鎖和刺繡品放行,導致需要這些配件的印度服裝出口商無法完整生產。出口企業為了按時交貨,只能如此,無奈之舉。
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國,他們自以為近幾年的經濟發展超過了中國,加上美國印太計劃的實施,印度有美國撐腰,囂張氣焰再度攀升。顯得很自信,但是從這一事件來看,真不過如此,小小的紐扣和拉鏈就讓印度“紡織蒙羞”。
自從中印邊界事件以來,印度就對中國產品直接間接“抵制”,這種行為不僅傷害自己,而且對防疫工作也有一定的影響。這種抵制讓服裝出口企業陷入了困境和焦慮之中。而且還會沖擊到防疫產品生產企業。
印度紡織業生產所需材料,中國的出口占到了印度總進口的三分之二。長此下去,真不敢想象印度以后會有哪些更加荒唐的產品問世。不只是襯衫沒紐扣,褲子沒拉鏈的“怪現狀”。這個現狀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其它行業肯定都受到了很大的波動,抵制中國產品這無疑是一個壞主意。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詹姆斯·克拉布特里在《外交政策》雜志上撰寫的文章說:“抵制中國貨的這種做法只會讓印度進一步在這種“經濟自足”的死胡同里越陷越深,”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這幾年迅速發展,世界經濟需要中國,中國經濟離不開世界,任何孤立和單邊主義都會自食其果,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中印邊界事件以來,中國一直希望通過對話談判來解決問題,不想讓事態變大或者升級,印度的這種抵制行為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偷雞不成反折了一把米。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地大物博,是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 中國制造已經邁出了國門,走向世界,為人類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印度要正視自己的不足和現狀,別一意孤行,穿上沒有拉鏈的褲子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作為中國人,我們都很自豪,都很驕傲,為祖國加油。希望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應對肺炎疫情,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地球是一個整體,人類是一個整體,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來源| 黑白文章澤淵詩、印染學習與交流
作者| 探政觀世莫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