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如果沒有李寧、安踏、特步等各大體育品牌跨界IP聯名款的不斷推陳出新,大多數人從未察覺到體育和不同文化的關系是如此緊密,也從未想到過兩者能夠碰撞出新的潮流文化。尤其是,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的——國潮。
李寧與人民日報、紅旗,安踏與故宮、李白、花木蘭,特步與少林、荷蘭屋,喬丹體育與大鬧天宮、哪吒鬧海,361°與小黃人、足球小將……接連一段時間,各大體育品牌與不同文化的“跨界合作”,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挖掘與再創造,尋找契合點,讓人們通過很“潮”的創意以及營銷方式直接觸摸到不同文化的底蘊,并感受著體育精神。而這種前所未有的新鮮感體驗,確實吸引年輕消費者眼球,并刺激著他們的消費欲望。
IP聯名款頻頻售罄
用IP聯名款搶占市場,似乎成了這一階段各大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
6月21日,特步×少林聯名跨界合作,在雙方共同打造的“開門見山”走秀中,現場用了九幕的演繹展示了少林僧衣的變化和少林歷史的變遷。同時,還將傳統服飾的文化傳承以契合年輕人的方式呈現,展現一場千年功夫圣地遇上現代潮流運動的豐盛對話,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國粹亦國潮。
特步最早的聯名可以追溯到2016年和變形金剛的合作,這是特步IP聯名的首次嘗試,雙方有了很好的合作關系,一直到現在都在持續合作推出新品。隨后,特步和SMILEY、DC、拳王阿里、貓和老鼠等合作推出了IP聯名產品,還和日本設計師倉石一樹、英國設計師Henry Holland推出聯名系列,而這些聯名款確實也得到了市場不錯的反饋。
而另一個知名體育品牌安踏在品牌聯名上,也同樣毫不遜色。故宮、復聯4、可口可樂、NASA、花木蘭、李白……從2018年開啟聯名至今,安踏已經和數十個知名的品牌或者IP緊密結合,不斷突破品牌邊界,推出了眾多市場炙手可熱的聯名款商品,為安踏的消費群體、年輕消費者打造一場與眾不同的營銷體驗。
在眾多的IP聯名款中,安踏“霸道”系列的IP聯名款更是打爆市場——“霸道可樂”款在電商渠道商8000雙當天售罄,線下近3萬雙售出88%;“霸道故宮款”電商820雙秒光,線下5城50分鐘內售罄?!鞍缘馈崩^續進化,“霸道四方”,大貨款售賣3個月高出安踏線下門店7.5%,文化款近萬雙售賣1.5個月售出超50%。
而在去年正式開啟IP聯名的361°,也和高達、穿越火線、小黃人等知名IP合作,推出了多款產品。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361°首款以拉近品牌與消費者距離為目標的產品361°×高達系列正式發售。
該聯名系列在發售前就已收到64020人的預定,發售當日的限量361個禮盒更是1秒被搶空,多款聯名產品也快速售罄。361°透露,未來會簽入更多優質IP,除了已經曝光的隊長小翼(足球小將),QQ飛車、頭文字D、寶可夢、圣斗士的聯名IP商品也預計在年內推出。
而在業內,一提到跨界聯名,更多消費者腦海中會浮現“李寧”品牌,業內不少人甚至稱之為“國潮大佬”。而李寧的確是打造爆款的“能手”。在印有“中國李寧”紅方印LOGO的產品系列,參加了2018年2月7日舉行的紐約時裝周以后,“李寧”推出的這組產品出現了明顯溢價,高售價的同時帶來的是極高的售罄率。與此同時,李寧集團跟進線下渠道,很大程度上顛覆了消費者對國產運動鞋服品牌終端店的認知,從此,李寧已蛻變成網紅潮牌。
在時裝周大放異彩后,“李寧×紅旗”在這個系列的聯名服飾中,李寧從紅旗、漢字、涂鴉以及年代久遠和宣傳畫中汲取靈感,融合中國文化、時尚潮流與中國制造的靈魂,讓品牌形象越發年輕化、國際化。
“李寧×人民日報”在設計上,雙方用了各自的經典元素—— Logo、報紙文字等,將自己的特色風格展示了出來。
借助“國潮”創新賦能
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年輕群體不約而同成為各大品牌想要吸引的對象。深挖各大品牌的跨界IP聯名款,“年輕群體”“國潮”是繞不開的話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年輕群體的同時,體育品牌自身也在追求年輕化。不論是喬丹體育所表示的“跨界聯名這是時下最流行的合作模式,無疑給每個品牌都注入新的活力,讓品牌更加的年輕化”,還是特步所認為的“IP聯名是品牌年輕化的一個重要舉措”,又或者是2019年安踏的一大重心就是強化運動生活品類年輕化風格,都看到了體育品牌正通過跨界IP聯名賦予自身品牌年輕的屬性。
體育品牌想要年輕,但它們強調的不僅僅是“潮”,這其中還有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國潮”。因此,在無數次跨界聯名中,他們都保持了“國潮”的基本訴求。
在國貨“當道”的當下,各大品牌不遺余力彰顯自己融合傳統文化和潮流時尚的能力,為愛國青年們找到情緒的出口??缃缰皇菭I銷中的一種手段,其根本目的就是告訴消費者,你需要的產品我這里有,而這里“需要的產品”更多層面是精神層面的需求——這也是“國潮力量”的關鍵因素。
國潮目前所呈現的已經不再是以消費為直接目標的國潮,而是用濃郁的全覆蓋的文化氛圍來營造國潮范式。從單純賣貨轉變到試圖講一個故事傳遞一種精神,從單向借力轉變到雙向輸出。
特別針對年輕消費者來說,品牌真正不能拋棄的永遠是文化傳承與精神引領,而想要通過“國潮”打造長久的品牌影響力,也必須從品牌內涵出發,一點點建立完整的品牌體系和成熟的文化背景。
(內容來源:晉江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