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漫長歷史里,女性一直致力于跟自己相愛相殺。
無論是中國女人裹小腳,還是外國女人束腰,她們用最痛苦的方式刻畫最優(yōu)美的形體,取悅了別人,卻取悅不了自己。可以說已經忘記了到底什么才叫舒適的生活。
而這一次,她們決定向束縛自己的物品說“不”。
《絕世好Bra》里有句臺詞是這樣說的:每個女人都應該有一個適合自己的Bra。
內衣作為貼身衣物,是一個超過2000億的大市場。隨著女性消費力的提升,可以發(fā)現兩個趨勢:
第一,女性越來越喜歡在淘寶、天貓上網購內衣了。
CBNData發(fā)布的報告顯示,近三年來,線上內衣市場穩(wěn)步擴大,增速突出,人群滲透率在不斷走高。以天貓?zhí)詫殲槔詢纫缕奉愐?guī)模近年來穩(wěn)定增長。
來源:CBNData
內衣這類衣物,因為人體胸部結構復雜等原因,其實更適合線下試穿。而線上市場的迅猛發(fā)展,一方面是因為電商市場的蓬勃生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眾多內衣品牌在電商渠道的發(fā)力。
第二,比起性感,女性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內衣是否舒適。她們正在脫掉以性感為名的,擁有聚攏效果的鋼圈內衣,換上舒適的無鋼圈內衣,徹底解放自我。
傳統(tǒng)的鋼圈內衣,厚重,緊繃,沉悶,勒得慌,長期佩戴還有乳房健康問題隱患。而無鋼圈內衣,簡單輕薄而舒適,成為了越來越多女性的第一選擇。
CBNData發(fā)布的報告顯示,近年來,女性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購買的內衣產品,有鋼圈內衣占比縮小,無鋼圈內衣占比擴大。
來源:CBNData
無鋼圈內衣市場保持穩(wěn)定增長,并于2017年迎來爆發(fā),市場規(guī)模增速接近50%。
來源:CBNData
其中,消費者最青睞的無鋼圈內衣品牌,也不是我們熟悉的都市麗人。在2018年電商平臺無鋼圈內衣銷售額TOP10品牌中,位列前三甲的是優(yōu)衣庫、曼妮芬和內外。而都市麗人只排到了第九。
來源:CBNData
優(yōu)衣庫,街頭巷尾人人皆知。曼妮芬,則是一家成立了24年的老牌內衣企業(yè)。內外,則是一個成立不足10年的互聯(lián)網品牌。它憑什么能和兩個大牌并列?
前浪還在踟躕呢,后浪就已經兇猛來襲。
“內衣是女人一輩子的戰(zhàn)袍。”
紐約街頭的一角,內外創(chuàng)始人劉小璐看著眼前的老太太緩緩說出這句話,突然就有了創(chuàng)業(yè)的沖動。
這位老太太表示,由于皮膚敏感,只能穿棉質內衣,從20多歲的時候就開始穿瑞典的一個牌子,整整穿了50多年。
這深深觸動了劉小璐——一個好的內衣品牌,是可以陪伴女人一生的。
作為一個女性,劉小璐對內衣穿著深有體會,她時常飽受不合適的鋼圈內衣的折磨——空杯、束縛、厚重。這個情況直到她尋覓到了無鋼圈內衣才緩解。
同時,她發(fā)現無鋼圈內衣在日本和歐美的比例已經達到30%,在中國卻是非常小眾的市場。
為了讓更多中國女性享受到舒適的內衣,打造一個真正給女性自己穿的內衣品牌,2012年,劉小璐放棄了年薪60萬的工作,租了一間35 平的辦公室,開了一家賣無鋼圈內衣的網店,命名為“內外”。
也許她自己都沒想到,內外這個從線上起家的互聯(lián)網品牌,在此后的幾年里能夠比肩國際大牌。
作為一家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內外的表現堪稱驚艷:
2017年電商銷售額超過1.5億元,雙十一日單量超過10萬單;
2018年,在天貓內衣一級類目排名第6,躋身于優(yōu)衣庫、維密、曼妮芬這樣的傳統(tǒng)大牌之中,是唯一一家國貨品牌;
復購率高達40%,高出行業(yè)平均水平的2倍;
2019年,獲得啟明創(chuàng)投1.5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投后估值超過10億。
縱觀內外的發(fā)展軌跡,可以總結出這三個突破點:
第一,電商宣傳策略上主打女性品牌戰(zhàn)略,提高辨識度并引發(fā)消費者共鳴。
隨著社交媒體的發(fā)展,意見領袖在女性覺醒上的發(fā)聲,女性消費者慢慢開始注重身體自由這類話題。
順應趨勢,內外非常注重跟現代女性價值相關的品牌價值表達。
同時,內衣的私密性決定了它是非常需要被體驗的一種產品。既然網店無法讓消費者體驗產品,就要更注重品牌文化的塑造,以打動消費者。
打開它的天貓店,與其他內衣品牌旗艦店進行對比。
會發(fā)現賣點上,它更主打舒適。內外產品突出“透氣”、“法式”和“輕薄”,其他品牌更強調“性感”、“聚攏”。
而且它找的展示模特的身材都十分普通,要么腰間有贅肉,要么雙腿粗壯。盡管如此,她們的姿態(tài)卻很自信。比起其他喜歡找身材姣好的模特的網店,內外可謂是獨具一格。
可見內外傳達的理念都是舒適、健康、自信,這就與現代女性倡導的“愛自己”的態(tài)度十分吻合了。
這樣的品牌策略還是很能擊中女性心理的,尤其是在女性主義茁壯成長的當下。
第二,電商品類上減少SKU,做經典爆品,減少庫存。
一般服裝品牌有3-5個尺碼,內衣則有9-12個尺碼。因為尺碼多的緣故,內衣的SKU數量也很嚇人。SKU數量一多,往往會導致庫存積壓問題。
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內外品牌主打少 SKU策略。打開其天貓店,會發(fā)現其文胸款式只有 72款。而另外一家知名內衣天貓店,其文胸款式有331款之多。
同時,內外十分注重經典爆款的打造。因為電商走的是單品運營邏輯,用戶自主搜索居多,購買決策受銷量影響很大。所以一款爆款可以帶飛整個網店。
內外依此打造了“零敏”系列產品,迄今為止仍是王牌,在天貓上銷量50萬。
這個模式跟優(yōu)衣庫類似,可以有效減少庫存周轉壓力,從而讓企業(yè)專注于產品創(chuàng)新。
第三,產品開發(fā)上更注重舒適,提升客戶體驗。
因為消費者無法在線上試穿內衣的緣故,那電商品牌只有提供更舒適的穿著體驗,才能跟線下渠道拼刺刀。
內外則在尺碼上,增設半碼系統(tǒng)。半碼系統(tǒng)比起傳統(tǒng)的粗放的尺碼系統(tǒng),更顯細致,更匹配消費者的身材。這樣一來,消費者能更容易買到更貼身的內衣;另一方面則在承托性上做了幾十次的設計,讓內衣具備良好的支撐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內外讓消費者不試穿也能買到合適而舒適的內衣。
從性感到舒適,中國內衣市場無疑來了一次大跨越。無鋼圈內衣不再是滿足男性幻想的產物,而是女性覺醒的一步。
內外能夠發(fā)展到今天,最大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它真正教會了用戶如何去愛自己。它的存在,告訴了每一個女孩,女人的一生,舒適、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當一家品牌能夠傳達出這樣具有普世價值的社會觀念,那離成功也不遠了。
文章來源于電商報 ,作者電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