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關界的007
什么樣的品牌才能叫做“中國品牌”?
一說到“中國品牌”,當下不少品牌慣用套路,就是在視覺和文案上,堆砌傳統元素。這些“表面化”和“臉譜化”的解讀,很難在國人精神和情感上贏得共鳴。到底什么樣的中國品牌價值觀,才能夠收獲國人認同?到底什么樣的品牌,才能叫做真正的“中國品牌”?
最近安踏發布了一條品牌大片,提出了一個新主題“因為生而不息”,并將這一新理念落地到了具體的產品與營銷活動中——從主題到產品、營銷,安踏高度凝練了中國文化與國民精神,完整演繹了一個中國品牌輸出中國文化和中國價值的全過程。從這條片子開始,安踏就在解讀如何打造一個真正的“中國品牌”。

Part 1
這支TVC發布后,在微博上收獲了大量點贊,不少網友都表示“文案讓人淚目”,“這就是中國品牌該有的樣子”。
而這條片子之所以能夠收獲廣泛認同,主要原因不在其創意,而是片子展現的內在情感與精神,足夠貼近當代國人的“真實”體驗,其輸出的“因為生而不息”的主題,有足夠的“中國基礎”,贏得了廣泛的中國精神共鳴。

為什么說“因為生而不息”有“中國基礎”?
A、有國民基礎的東方運動價值觀
它不僅是一個營銷主題,更是一種價值觀。不同于我們常見的,強調結果與個人英雄主義的西方運動價值觀,這種“因為生而不息”的價值觀,貫穿于我國文化歷史中,一直都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其看重的不僅僅是外在的筋骨硬,更強調內在的骨頭硬。不以成敗論英雄,看結果,更看重并贊頌每一個奮斗的過程。

B、不僅是體育精神,更是生活態度
它也是一種可運用到生活中的運動價值觀。正如片中展示的當代國人奮斗日常場景與運動場景穿插那樣,“因為生而不息”是體育精神在日常生活的延展。
所以我們能在片中看到賽場之外,背著冰刀的少年武大靖;在生存之外不放棄生活理想的外賣拳王張方勇。他們的經歷和這句主題一樣,強調的并非僅是一種體育精神,更是從體育精神中提煉出的,積極奮進的生活態度——平凡的生活因拼搏而不平凡,無論夢想大小,盡力去實現,生活才有無盡的可能。
這也恰好契合著安踏品牌以體育運動精神為內核,向大眾化演進的發展歷程。


C、不只是傳統,更立足當下與未來
和很多取材傳統的中國品牌理念不同,這一主題扎根于中國文化,卻不僅限于傳統。它總結了國人當下的奮斗與代代相傳,不斷向前的“不息”精神,同時啟發著當下和未來每一代人的開拓進取。

盡管當代人,尤其是當代年輕人,嘴里總是嚷嚷著“喪”,要當咸魚,但事實上,這些“玩笑自嘲”的背后,并非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恰恰相反,其中包含著每一個人想要改變的強烈意愿。
我們能看到,脫離了社交平臺上的“咸魚自嘲”,現實中,在中國精神的旗幟下,不論當下環境如何,在各行各業,那些具備創造力,拼搏精神的時代脊梁依舊在頑強成長。
所以,“因為生而不息”和取材現實的TVC一樣,并非安踏品牌自己講出來的故事和道理,而是其穿透社交內容假象,提煉出的每一個努力工作、生活的中國人,一直以來用實際行動回答的奮斗理由和人生態度。
安踏提出這個明確、有力的主題,對內鏈接著品牌與每一個拼搏中的國人,對外則傳遞著頑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Part 2
除了在TVC中,在品牌和用戶的第一觸點——產品上,安踏也同樣落地了“因為生而不息”的新理念。
7月27日,安踏推出TVC和新主題的同時,在上海這座連接世界的城市里,舉辦了一場運動時尚大秀。
現場邀請了代言人關曉彤和張繼科、郎朗、李佳琦等知名運動員、藝術家、主播到場助陣。但大秀唯一的主角,是正式發布安踏“國旗服”——北京2022年冬奧會特許商品國旗款運動服裝。

整個系列面料采用了國家隊同款,彰顯安踏專業運動品牌的定位,同時以中國國旗為主要設計元素,彰顯民族自豪——胸前有國旗,身后有國家。

除了國旗,整個系列設計中,還加入了許多東方設計元素的文化符號——紅色星標之外,更有窗格,“因為生而不息”毛筆字設計。兩款設計將運動、潮流與中國文化充分融合到了一起,展現出符合國際時尚中國審美。

事實上,結合TVC和整個產品系列設計,我們可以發現,安踏不僅僅是照搬國旗,更從國旗形象中提取出一個超級符號——星。這個符號既是“因為生而不息”的形象演繹,更是中國文化自信彰顯。

這顆星的第一重含義,是把每一個國人都比喻為“一顆星星”。
看完大片不難理解這個比喻: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會因為為夢想,為變成更好的自己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而閃耀。而閃耀的群星,就匯聚成了涌動不止的星河,組成了一個永遠充滿活力的民族——這正是國民“生而不息”的精神具象。

與此同時,對于這一元素和這一價值觀的認同,其實正是中國文化自信崛起的彰顯——從韓潮、日流到美式高街,在接受多年的外來文化輸入后,中國品牌開始通過中國元素和中國風格輸出自有文化。尤其是對于當代年輕人而言,這種中國文化自信表達,更受歡迎。

人民網發布的《2016年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指出,新一代中國年輕人,是富有文化自信的一代,他們一向把國家的榮譽與自己緊密聯系在一起。日本外交學者網站2015年也曾刊文分析,中國愛國教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愛國教育已經擺脫宣傳和說教的老套路,年輕人的愛國有了發自肺腑、充滿自信的心態。
所以我們能看到,年輕一代對于對于中國品牌的認同感極強,當今新國貨的主要消費人群也更偏年輕化。
以真實的國民生活洞察,提出價值觀;以產品彰顯、傳遞文化、價值觀——安踏以品牌之力,完成了對國民精神與國家價值觀的發掘與傳遞。而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這也幫助安踏成就了自己的品牌。

Part 3
許多偉大品牌輸出的不僅僅是優秀的產品,更有引領時代的國家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輸出,一方面,為品牌積聚了國民基礎,成就了品牌;另一方面則借助品牌發展,持續傳播國家文化。安踏正是如此。
此次安踏提出“因為生而不息”并發布國旗服,就是緊跟時代需求,打造“國家價值觀”品牌的重要一步。
基于客觀市場環境,運動品牌潮流化的大趨勢下,安踏必須將運動精神推向日常場景,以順應市場需求。所以我們能看到,在品牌傳播內容和產品表達上,安踏在過去專業運動的基礎上,向大眾生活潮流拓寬自己的賽道。

同時,隨著中國文化自信崛起,從贊助各類國家賽事,深度綁定中國運動員到長期堅持的“中國品牌’形象,正在成為安踏當下最主要的品牌差異化優勢。而此次安踏,又通過一個新傳播主題,從中國文化形象的輸出,升級到了中國價值觀輸出。這種上升到國民價值觀層面的品牌價值優勢,將很難再被打破。
看完安踏的案例,再來回答文初的問題就很簡單了:
什么樣的品牌才能叫做“中國品牌”?
始終立足于中國文化,將品牌精神與國民精神綁定,在以“中國”文化為品牌生長土壤的同時,承擔傳播國家價值觀的品牌,才能被叫做“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