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線 走基層
8月13日,由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張艷帶隊,協會服裝產業研究所一行赴河南省民政廳對口扶貧的商丘市虞城縣吳洪口村,與駐村第一書記陳景宇、張博、村支部書記徐家勛、村委會主任任廣現、支委委員徐金光、婦聯主席劉慧芳就產業扶貧助推鄉村振興進行座談并調研。
陳景宇書記對張艷秘書長一行到吳洪口村表示感謝和歡迎。他指出,虞城縣吳洪口村是2015年由民政廳進行結對幫扶。2018年投資建設了2個扶貧車間,引入服裝生產、床墊和食品3個企業,全村勞動力安置目前涉及有8個產業,也培育了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實現了三產全覆蓋。近5年時間,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駐村工作隊積極發揮先鋒作用,推動產業發展,帶動就業增收,吳洪口村已經實現脫貧出列,貧困戶增收明顯,村民對幫扶工作滿意度很高。
吳洪口村目前共有農戶69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4戶,按照“五個一批”的要求,本村到2020年9月份所有貧困人口均可實現脫貧。
村委會主任任廣現介紹,吳洪口村目前在家的可用勞動力大概有500余人,且居住集中,大部分都是在從事服裝行業,有一定服裝業加工的基礎。
下午,張艷秘書長及省協會服裝產業研究所工作人員在陳景宇書記、任廣現主任、婦聯主席劉慧芳的陪同下,走訪調研吳洪口村的服裝扶貧車間。
據了解,吳洪口村服裝加工扶貧車間引進的服裝企業,采取短期用工、季節用工、臨時用工等多種靈活方式,安置有勞動能力和意愿的“巧媳婦”在家門口就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另外,多家民間“巧媳婦”自行組織的服裝車間也成為該村的一大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在本村尤為明顯。
協會一行深入村頭農家,與當地“巧媳婦”深入交談,了解“巧媳婦”們的工作、生活狀況。“巧媳婦”們邊做衣服邊聊天,她們表示,以前都在外地打工,與家人聚少離多,自從有了服裝企業入村,不出家門就有工打,技術熟練之后也有不錯的收入。
她們暢言“這是一件能打發時間又能賺錢的好事”。55歲的徐女士說,“家里上有老人下有孫子孫女,我的幾個兒子兒媳都在上海做外賣員,每月平均收入5000元,但消費水平太高,一年也不一定能回來一次,如果他們都能回來在家門口就業我們就皆大歡喜了!”
近60歲的劉大娘每天都要到服裝廠工作幾個小時,她很知足地說“縫制的工作累不著人,家門口干好農活基礎上還能賺點零花錢,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李剛會長曾經說過“若非家鄉無工打,誰愿背井離家鄉”。
調研中,張艷秘書長指出,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勞動力來源地轉移已是必然趨勢。我們政府、行業、企業共同努力,把工廠建到村口,讓外出務工人員就近就地就業,讓他們“上能照顧老人,下能教育孩子”,這就是我們持續堅定不移地發展巧媳婦工程的目標。
張艷秘書長表示,吳洪口村有一定的服裝產業發展基礎,村內有相當一部分服裝產業工人具有相關工作經驗,有著良好的服裝產業發展前景。省服裝行業協會將全力以赴支持吳洪口村打造服裝產業扶貧示范村,讓“巧媳婦”們勞動致富,從而帶動周邊村鎮產業扶貧,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重點,通過快速導入產業,為實現河南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行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