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京報貝殼財經
9月3日晚間,比音勒芬(002832)發布公告關于終止《并購意向協議》的公告。此前的7月20日,比音勒芬宣布,將擬以4億元現金收購短視頻營銷機構上海微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微祥”)100%股權,以此切入新零售電商賽道。
終止4億元高價收購
比音勒芬在公告中表示,終止意向協議的原因為自意向協議簽署后,公司組織工作團隊對目標公司開展了盡職調查,并得到了目標公司的積極配合,雙方經過多次溝通論證,認為在合作方式、合作范圍等方面仍需作更進一步的探討研究,故一致同意終止《并購意向協議》。雙方協商將在多米粒電商平臺、短視頻方面開展業務合作,持續強化公司新零售業務的發展戰略。
此前的7月份,比音勒芬在公告中表示,于7月17日與江西微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微傳”)、上海微祥簽訂了《并購意向協議》,擬以現金方式收購上海微祥100%股權。
上海微祥成立于2016年11月25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方茜。該公司的主要經營范圍包括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企業管理,企業形象策劃,廣告設計、制作、代理等。
比音勒芬表示:“各方同意,根據目標公司的業績承諾,本次交易擬參照目標公司2020年預測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后的凈利潤4000萬元,總估值約為人民幣4億元。”
據比音勒芬介紹,上海微祥是一家國內短視頻營銷機構,憑借自媒體和短視頻推廣的數據積累,以及在快手、抖音等平臺內容制作、傳播、引流等方面的服務,結合MCN服務團隊專業的營銷策略,為客戶在短視頻自媒體、社交自媒體等載體上提供優質的視頻內容制作、發行、推廣服務。
比音勒芬表示,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切入短視頻內容服務及社交電商業務,深入布局短視頻領域,籌備搭建包括直播電商在內的新零售電商業務,同時為公司輸入電商營銷人才隊伍,提高公司的線上業務規模及盈利水平。
交易引發極大爭議
這筆交易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上海微祥系新三板公司微傳播(430193)旗下公司,微傳播是專注于提供社交網絡及新媒體整合營銷服務解決方案的企業。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顯示,微傳播于2012年掛牌,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4.65億元,同比增長13.43%;歸屬凈利潤實現9609.24萬元,同比減少10.71%。
在微傳播的2019年年報中,提到了上海微祥,并表示,“報告期內該子公司(上海微祥)凈利潤對公司凈利潤影響未達10%以上”。在微傳播2019年實現歸屬凈利潤9609.24萬元的情況下,上海微祥去年的凈利潤可能不足960.9萬元。
將時間軸拉長,2017年,微傳播披露了上海微祥的業績,當年上海微祥實現營收6257.13萬元,利潤總額虧損135.99萬元,凈利潤虧損112.89萬元;2018年,微傳播不再披露上海微祥業績,僅表示報告期內該子公司凈利潤對公司凈利潤影響未達10%以上。當年微傳播實現營收4.10億元,歸屬凈利潤實現1.08億元,以此推算,2018年上海微祥的凈利潤或不超過1080萬元。
在比音勒芬披露的公告中顯示,上海微祥承諾在2020-2022年內實現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分別不低于4000萬元、5000萬元、6000萬元。
在2019年盈利大概率不超過千萬元的情況下,上海微祥卻做出2020年不低于4000萬元的業績承諾,這是否有可實現性?對此,比音勒芬并未進行相關披露。
比音勒芬尋求加碼線上
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此前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比音勒芬切入投資短視頻領域意義不大,作為一家專注高爾夫球服飾研發設計的企業,在疫情期間還不如把有限資金聚焦做好設計研發的投入,做好渠道系統的提升,借助疫情快速打通線上線下互聯互通,而不是單純在熱點上花費不必要的資源,做自己熟悉的才是專業才有前景。
而比音勒芬也遭遇上市以來首次中期業績下滑。8月12日晚間,比音勒芬發布2020年半年度財務報告,公司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內實現營業收入7.66億元,同比下跌9.36%,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跌7.25%至1.61億元。比音勒芬表示,收入減少系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比音勒芬一直尋求新的增長點。比音勒芬表示,報告期內,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比音勒芬開展線上銷售,實施全員營銷,發力新零售,電商銷售業績表現突出,在產品方面,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深化細分品類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在渠道方面,加速布局數字化新零售,將線下渠道優勢通過線上輻射,打通線上線下流量,提升購物體驗;品牌推廣方面,公司堅持賽事傳播、娛樂營銷、事件推廣、公益活動多管齊下,不斷強化品牌力。
此前的3月份,比音勒芬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與多家MCN機構洽談合作網紅業務,同時在內部孵化網紅主播。目前已推出線上直播、小紅書種草、抖音短視頻、微商城小程序等新零售營銷方式應對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