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智造CEO伍學剛也直言,制造業的市場非常大,阿里巴巴相信技術的紅利能夠帶來巨大的變革,可是在這樣大且沉淀悠久的產業面前,阿里巴巴新制造也不敢輕言賦能。
犀牛智造就是一家聰明的共享工廠,接小單、急單。所以90%的客戶都是中小商家,尤其是淘寶天貓上的新品牌。
互聯網巨頭在布局工業互聯網、涉足制造業的核心邏輯是to C的數據基本走到盡頭,接近10億網民的數據流短期看不會有明顯的增量,真正的增量是隨著5G、Wi-Fi 6 的部署由此引發的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的規模化應用。阿里巴巴有一個“鏈接市場”的基因,把最前端的市場銷售優勢不斷向后延伸,先延伸到支付領域,成就了支付寶;進一步延伸到物流,造就了菜鳥物流信息化平臺,現在繼續延伸到生產,出現了犀牛智造,下一步還可能延伸到設計。
犀牛智能中央倉就像餐飲行業的“中央廚房”,可以智能采購、柔性供給。生產線上的每塊面料都有ID,可全鏈路跟蹤、自動出入庫管理、自動配送和智能化揀選,資源利用率較行業平均提升了4倍。
為何以服裝行業為切入點?
從服裝行業切入有三點原因:一是服裝行業在中國已經有3萬億的銷售規模,是消費品行業中前三大垂直行業之一;二是,服裝行業的痛點夠深,由于服裝的時尚屬性,產品的生命周期極短,又受潮流、天氣等諸多因素影響,傳統的以產定銷的商業模式造成巨大的浪費;三是對阿里來講,服裝類目是最大的垂直銷售類目,平臺銷售過萬億,阿里有機會運用平臺的數字化技術進行消費洞察,幫助中小商家精準開發、精準設計。
“服裝并非高科技產品,另外,服裝是淘寶天貓銷售的大類,從服裝行業入手,對阿里來講是有優勢的。”
據悉,目前已經有200多個淘寶中小商家、產業帶商家、直播主播共享犀牛智造工廠,100件起訂,最快7天交付。按照犀牛智造給自己的目標,是要服務10萬個時尚品牌 、10萬設計師。
未來如何發展?
新制造一開始的設計理念,就是要成為數字化、智能化的制造平臺,工廠只是平臺里的一個載體。” 伍學剛說,未來,犀牛智能模式將對全社會開放,進一步幫助中小工廠,提升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
從服裝行業來講,東莞虎門鎮在做支持服裝制造業智能化升級以及服裝的品牌化戰略。以未來50年的緯度來看,阿里賺的錢是以破壞實體經濟為代價,是將千百萬小業主的錢集中在一個公司賺了。
如果將新制造看作是一個 “共享工廠”,當數十家同質企業的消費數據都在犀牛智造平臺上,平臺能否公平的給出這些企業制作、銷售策略?
這要看阿里的技術可行性和價值觀取向,也是對阿里的考驗。比如,一個小設計師設計出的產品在淘寶賣的非常好,阿里會不會復制設計師的產品或稍加修改,因為他們的數據是相通的。也許現在還沒有這種情況,但未來可能會面臨,要看阿里如何利用它的權力,以及國家是否會出臺相應的法律法律。
即便是現在,淘寶天貓包括其他電商平臺也有同質化的廠商,從共享工廠的角度來說,犀牛智造可以提供工具,幫助商家分析市場是否需要這么多的同質化產品,是否可以采用另一種策略,但企業聽不聽,這又關系到企業自己的經營策略問題了。
文章來源:服裝智造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