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促進時尚、運動、藝術領域的產學研教融合,11月19日,乒乓球名將王楠等專家學者受聘儀式暨“時尚——從藝術到運動”對話活動在北京服裝學院舉行。北服黨委書記周志軍、校長賈榮林出席活動并致辭,為受聘專家頒發聘書。
這次受聘的客座教授有乒乓球大滿貫得主、北京國球舍體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威海南海乒乓球訓練基地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楠,迪尚集團副總經理、藝術總監鞠孝新,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舞蹈系系主任肖向榮受聘為北京服裝學院兼職教授。



受聘教授們接過證書后紛紛表示,未來將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創新研究,為北服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貢獻力量。

北服黨委書記周志軍對教授們加入北服表示歡迎,她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抓住現代產業發展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實踐過程中,以服裝為代表的時尚文化與時尚產業大有可為。各領域應深化協同合作,凝聚各方資源,促進共贏發展,共同促進時尚與運動、藝術產業繁榮進步,在“十四五”規劃的征程中開新篇、謀新局。
她強調,北服作為一個有國家使命的學校,未來將繼續在各領域深度融合方面發揮優勢,積極傳達中國審美,突出中國表達,把中國的文化符號傳遞給世界。希望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將個人發展融入學校發展和國家發展,在學校高水平特色大學事業的建設過程中積極作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成為更好的自己。

聘任儀式后,北服客座教授王楠、鞠孝新,兼職教授肖向榮,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中心副主任、中國壘球協會主席、中國棒球協會副主席楊旭,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制服工作處處長方康等嘉賓以“時尚——從藝術到運動”為主題共議時尚、運動、藝術的跨界融合。時尚與運動、藝術一直就是相互滲透、密不可分的,具有促使人們提升審美心理、實現追求美和表達美的需求以及形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方式的作用。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引進跨領域精英及各界專家學者的交流對話,探索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時期,以服裝和服飾為代表的時尚產業如何抓住歷史性機遇,與藝術、體育相融合,探尋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實現路徑。

現場對話環節中,來自體育、藝術、紡織服裝產業等不同行業、領域專家從各個角度分享了如何通過產學研教融合,以服裝服飾為載體,助力體育、文化等各領域在新時期的更高質量發展。王楠從自身經歷出發闡述了自己對時尚和運動相融合的理解,并在現場分享了乒乓球運動推廣過程中關于時尚元素的融入和運用。方康談到了制服裝備作為2022年冬奧會視覺形象景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要實現功能性、藝術性和民族性的完美結合,并介紹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2022年冬奧會裝備制服工作的進展及籌備情況。楊旭介紹了作為時尚與運動融合度最高的體育項目之一的壘球,其運動裝備和規則中各種時尚元素的體現以及對時尚領域的影響。肖向榮從價值角度闡釋了時尚和藝術的不同及聯系,介紹了服裝在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中發揮的傳播中國文化、傳遞中國審美和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作用。鞠孝新結合迪尚集團目前正在進行的服裝全產業鏈數字化平臺建設,介紹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擔當與作為以及未來在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方面的發展空間。

乒乓名將王楠退役后一直致力于體育文化的傳播和推廣,談及時尚與運動的關系,王楠表示運動員的美更多體現在賽場上,是一種內在的支撐。過多地考慮服飾會影響訓練,但在可控的情況下,運動員也可以將美展現在賽場上。也許不同身份對“美”的定義不同,但時尚與運動的共性是做事時都需要專注的態度。這種態度就是時尚,也是一種精神。從運動員轉型成為體育賽事的運營者以后,每次比賽前準備賽場主視覺都需要仔細考慮場地布置、顏色搭配、燈光調節等細節以便調動運動員的比賽情緒,這都與時尚有著密切關聯。就乒乓球而言,從傳統走向時尚是一個必然之路。
? ??
北服及其它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師生近300人現場聆聽對話活動。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