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紡紗工程技術中心是由國家科技部2014年9月正式批準、依托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組建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機構,工程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紡紗技術創新為引領,以成果轉化、人才培養、開放服務為目標,在科技部和山東省科技廳的指導下,經過依托單位及相關業務部門的共同努力,于2018年7月通過驗收,標志著紡紗行業的國家級研發平臺已取得了實至名歸成果。工程中心建有研究室、中試線等10個創新平臺,聚焦紡紗及其配套三大研究方向,開發了3大系列新產品。自批準建設以來,累計承擔各級科技計劃項目21項,獲得授權專利125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完成成果轉化和推廣任務7項,創新成果顯著。同時工程中心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主辦、承辦或參與各類學術交流會、技術合作會,引進了行業知名專家、院校教授等20余名,培養了工程技術及相關人員300余名,對行業的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家紡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圍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略部署規劃,結合紡織產業發展現狀,立足于紡織技術研究、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在已完成自身建設的基礎上,新增山東省紡紗技術創新中心平臺,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后,作為國家紡紗工程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和創新新引擎,山東省紡紗技術創新中心將貫徹落實“高點定位、機制創新、引領發展”的原則,以國際一流水平為目標,以提高全國紡織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打造紡織領域顛覆性創新技術的溯源地、產業應用技術的供給地、高成長型科技企業的孵化地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地。在新材料方面,以國家典型“卡脖子”不可替代材料為研究對象,解決纖維高性能化技術瓶頸,打破國際技術封鎖和產品壟斷;綠色制造方面,以影響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為引領,研發一批革命性的應用技術,指引行業邁向中高端;智能制造方面,利用互聯網+個性化的服務模式,打造一批網絡協同制造模式下的新業態、新產業。依靠“雙中心”的紐帶作用,不斷吸收依托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國內外同行的科研成果到創新中心進行轉化,引導紡織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提高,使關鍵技術獲得跨越式發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促進行業的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全面提升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