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商務局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廣州市打造時尚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穗商務函〔2020〕933號
各區政府,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人力和社會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稅務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貿促會:
為推動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促進我市時尚產業發展,助力我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廣州市打造時尚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廣州市商務局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0年12月16日
(聯系人:林俊亮,聯系電話:81098002)
廣州市打造時尚之都三年行動方案
(2020-2022年)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推動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推動我市時尚產業發展,著力展示廣州“千年商都”國際化、時尚化的城市形象,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助力我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功能,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促進時尚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時尚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各項指標繼續位居全國前列,把廣州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尚流行策源地、時尚文化交匯點、時尚品牌集聚區、時尚商品集散地和時尚活動薈萃地,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尚之都。
(一)著力提升廣州時尚產業創新設計能力。打響“廣州原創”、“廣州設計”、“廣州定制”、“廣州智造”的品牌,在創意設計資源集聚度高的服裝服飾、箱包皮具、珠寶首飾等領域,培育建設不少于3家時尚產業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工業設計中心。推動國內外知名時尚設計師、時尚品牌信息交互,支持和引導企業開發系統集成產品,提升時尚產品功能和服務性能。
(二)加快提升廣州時尚產業生產制造能力。加快時尚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時尚產業深度融合,提升產業能極;與全市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對接,促進我市時尚產業由制造向智造轉變及能力升級。
(三)大力提升廣州時尚產業貿易展銷能力。培育25家年產值超過十億元的行業龍頭企業。探索建立在線定制、網絡預售、眾籌團購等個性化、定制化銷售模式,鼓勵企業以新零售、數字貿易和直播電商等新型商業模式為切入點,打造全球時尚產品集散中心和名品中心。
(四)積極提升廣州時尚產業品牌孵化培育能力。每年評選10位廣州時尚名師、10個廣州時尚名品、10家廣州時尚名店、10個廣州時尚設計師工作室。推動我市時尚產業區域品牌向全國性品牌發展,利用其品牌影響力和渠道發展自主品牌,嫁接國際知名品牌,拓展品牌國際化之路,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主要任務
(一)產業服務體系建設行動。
1.加快時尚產業載體建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的原則,規劃建設或改造一批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展示發布、旅游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專業市場及市場集群、特色小鎮、商業街區、產業園區等,推動時尚塊狀經濟向時尚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做強優勢產業鏈,形成時尚產業的專業化集聚。把時尚產業納入城市更新規劃,形成時尚產業集群的連片建設,打造時尚集聚區域。(牽頭單位:各有關區政府、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2.優化供應鏈管理和建設。依托物流標準化、跨境電商、服務貿易、電子商務等試點工作,進一步優化廣州時尚產業的供應鏈服務體系,形成面向全球時尚價值鏈的互聯網化供應鏈平臺。積極整合海關邊檢等部門政策資源,提升貿易便利化程度,把廣州打造成為國際時尚產業的貿易訂單處理和營運中心。(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二)創新設計能力提升行動。
3.加快時尚設計發展。以產業集群、專業市場為依托,鼓勵設立技術研發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原創設計基地,打造設計師價值創造平臺,推動時尚行業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大力提升廣州原創時尚創意設計水平。開展時尚“名師”、“名品”、“名店”等評選活動。整合高校、企業、設計機構、行業協會設計研發力量,吸引高端設計創意資源,形成時尚設計核心競爭力。(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
4.促進產業融合對接。推動時尚創意設計與工業設計對接,在智能機器人、可穿戴設備、電子消費品、汽車等產品的設計領域加快融合,增加工業產品的時尚元素。推動時尚設計、展示與數字創意對接,特別是與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交互娛樂、電子商務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提升數字產業的時尚化程度。聚焦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等時尚產業集群,推動特色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打通訂單、設計、生產、物流、金融等產業鏈各環節,加快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向規模化個性定制生產方式發展。推動時尚與專業市場轉型升級融合,引導市場成熟度高、研發設計和供應鏈整合能力強的市場向集時尚展示交易、時尚發布、品牌培育等功能于一體的品牌孵化中心轉型。(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商務局)
(三)產品展示貿易升級行動。
5.搭建時尚發布展示平臺。打造廣州國際時尚節、時尚產業大會等時尚品牌活動,通過時尚品牌大秀、時尚發布、時尚論壇等活動,搭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尚發布平臺。鼓勵紡織服裝和設計師行業組織、特色服裝產業集聚發展,支持專業市場和企業舉辦時裝周、定制周、品牌商品秀等時尚發布和展示活動,探索整合相關資源,打造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時尚展示平臺。扶持一批新型的時尚互聯網平臺。探索把花城廣場、海心沙、廣州塔等新城市中軸線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時尚展示帶。(牽頭單位:市貿促會、市商務局)
6.打造時尚產業品牌IP。鼓勵時尚品牌借助策劃手段加強個性化定位策略,塑造各具特色、形象鮮明的品牌形象。借直播電商、網紅經濟等新型互聯網模式,依托廣州時尚產業供應鏈優勢,鼓勵品牌多平臺和自媒體個性化文化宣傳,探索多領域全方位深度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創新提升品牌內涵價值和運營能力,推動網紅定制模式發展,孵化一批時尚網紅品牌,培養一批網紅時尚達人,打造一批時尚產業品牌IP。(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7.打造國際性、區域性時尚中心。根據商圈特色,打造層次分明、特色突出的時尚中心,拓展時尚產品流通渠道。推動天河路、北京路、環市東、上下九等零售商圈及流花礦泉地區、十三行、站西路、華林、中大、獅嶺、三元里、大羅塘、新塘等專業市場集群,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及產品流通渠道,提升時尚潮流品牌占比,強化提升專業市場時尚產業服務平臺功能,扶持一批時尚產業網絡交易平臺,促進時尚產品交易。打造時尚品牌總部基地,規劃年輕原創品牌發展空間。支持“定制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建設,引導制造企業及品牌商家入駐體驗中心,建設定制服裝、定制皮具、定制皮鞋、定制化妝品等主題消費體驗館,促進“廣州展示”向“廣州定制”延伸發展。(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各區政府)
(四)時尚品牌培育行動。
8.培育重點時尚品牌。支持企業通過增強設計、制造、營銷能力,培育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服裝、皮具、鞋、珠寶、化妝品品牌,爭創國際知名品牌。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進一步優化生產加工模式,主動適應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高端化、反應快的時尚市場需求,豐富產品種類,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定制消費體驗,創建中高端自主時尚品牌。(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
9.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完善以法律法規、行政手段、技術和標準相結合的時尚創意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立時尚品牌保護目錄,加大力度打擊時尚產業領域侵權行為。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信用保證機制,鼓勵時尚創意設計知識產權權利申請,鼓勵時尚設計領域的專利申請。指導各類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完善時尚創意設計領域知識產權申請代理、信息檢索、資產評估、法律服務等服務鏈,為時尚創意設計提供服務支撐保障。(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五)時尚消費升級行動。
10.激發時尚消費活力。加快我市重點商圈品牌化、時尚化、國際化發展,鼓勵國內外知名時尚品牌入駐大型商場或商業街,開設首店、旗艦店、體驗店,將我市打造成國際時尚品牌商品、服務和新型消費體驗登陸華南、登陸中國的首選地。鼓勵大型商場與時尚品牌合作,大力促進時尚消費,注重發展年輕化消費結構產品、場景等,發展集時尚設計、展示、發布、購物、旅游、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時尚消費新模式。關注定制服務及品牌的發展,支持時尚品牌利用電子商務、跨境電商等新業態開展營銷。(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11.提升時尚商品層級。與紐約、巴黎、倫敦、米蘭、東京等時尚之都時裝周組織機構、相關行業協會、企業加強交流對接,開展時尚設計和品牌合作,爭取國際知名時裝周以不同形式、元素落戶廣州,提振廣州國際時尚知名度。引入一批海外時尚新品在廣州首發,提升在穗時尚產品的檔次水平。(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貿促會)
12.培育時尚消費新熱點。鼓勵和引導市民消費理念升級,積極培育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時尚消費新熱點。發布廣州時尚生活地圖,為廣州市民消費時尚產品提供指引;編制發布廣州時尚產業地圖,重點標注廣州時尚企業、時尚院校(專業)等,為國內外時尚機構和人才與廣州時尚產業對接提供指南。(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
(六)時尚傳播平臺建設行動。
13.對接知名時尚產業平臺。支持和組織時尚企業參加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國際時尚生活博覽會等境內外知名時尚展會;聯合世界知名平臺機構、行業協會,培育和引進時尚產業及相關領域的專業品牌展會,扶持和打造一批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性時尚展會(節),充分利用時尚發布、展示、交流、交易等平臺資源,發布時尚潮流訊息;穩定提升專業市場發展成品牌集聚展貿平臺,打造不落幕的時尚展網紅打卡點。(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14.搭建廣州時尚傳播平臺。建立與倫敦、巴黎、紐約、米蘭等國際著名時尚城市的聯動關系,鼓勵時尚產業的頂級設計師到廣州進行“名師”發布、“名品”首發等活動。吸引世界知名時尚傳播媒體落戶廣州,培育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自有時尚傳播媒體。推動全球時尚設計師、時尚品牌、時尚用戶信息交互,提升“時尚廣州”影響力。(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貿促會、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三、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15.加強工作協調。市商務局協調市委宣傳部及市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科技、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文化廣電旅游、市場監管等部門和各區政府,整合利用全市資源和各宣傳渠道進行統一宣傳推廣,及時協調解決時尚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共同推動時尚產業發展。(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16.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指導行業協會加強行業組織,支持廣州專業市場商會等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牽頭成立廣州時尚之都建設聯盟,邀請大專院校、時尚研發機構、專家、設計師、時尚達人等組建時尚產業智庫,在促進時尚設計發展、組織舉辦時尚展示活動、發布時尚產業發展報告、開展時尚評比、加強行業自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二)資金保障。
17.各部門充分利用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促進廣州市時尚產業發展。優先支持和鼓勵時尚產品設計創新、時尚展示發布、設計成果產業化、產業服務平臺建設、時尚載體建設、品牌孵化培育、時尚領軍人才培育、時尚產業研究報告、時尚文化宣傳推廣等。(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三)稅收保障。
18.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時尚設計企業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推動設備更新和新技術應用。(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廣州市稅務局)
(四)金融保障。
19.創新金融服務。完善時尚創意產業融資配套服務,探索建立時尚創意類無形資產確權、評估、質押、流轉體系。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時尚產業,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時尚產業特點的多元化融資品種,積極為我市時尚企業開展并購貸款、銀團貸款。推動科技金融聯動發展,完善技術轉移機制建設,健全市場化的技術交易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許可收益權證券化等,促進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牽頭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市場監管局)
(五)用地保障。
20.強化對載體建設的支持力度。對列入省、市重點項目的時尚產業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在規劃、建設、環評等方面要提供精準服務;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集中規劃與布局一批時尚產業重大項目,積極推進時尚產業園、特色小鎮等載體建設。(牽頭單位: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各區政府)
(六)人才保障。
21.集聚時尚領軍人才。鼓勵世界知名的設計師與設計機構到廣州設立工作室、研發基地、辦事處、公司、總部等。加強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的引進和培育,積極引進全球原創設計師、時尚攝影師、化妝造型師、職業時裝模特、品牌營銷管理人員、頭部網紅主播等時尚產業人才及其相關團隊。完善引進高層次時尚人才的配套政策,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機制,落實人才落戶、子女就學、醫療保險、出入境等生活配套政策。引導相關機構加強與我市企業、高等院校及職業院校加強合作,培育本土時尚領軍人才。(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
附件:廣州市打造時尚之都重點項目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