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江西于都:“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跑”出百姓幸福感

發布時間:2021-01-18  閱讀數:7627

新征程,新作為,新氣象。“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在于都已深得民心,也深入人心,正推動全縣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只爭朝夕、奮勇爭先。在全縣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全縣民生短板進一步補齊,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雩都古城在建、于都河大橋開工、雩陽路暢通、水洗產業園投產……時值寒冬,但江西于都城鄉一派只爭朝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彰顯著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
一項項民生工程落地開工,一塊塊“硬骨頭”被啃下,一個個“堡壘”被攻破,這是該縣2020年11月啟動“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帶來的可喜變化。如今,以跑代走、大干快上、合力攻堅已成為該縣黨員干部的真實寫照。


2020年12月18日,2020年中國服裝論壇高端制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在于都舉行


“跑”出項目加速度


1月12日,記者來到上歐工業園,只見塔吊高聳,機器不息運行,挖掘機往來穿梭,建筑工人緊張施工……


“原來這里只是一塊空地,兩個月沒回于都,突然建了一棟這么高大上的產業綜合體,我都差點迷路了。”從廣東務工回來的謝曉東如是說。謝曉東所說的這棟建筑叫FDC時尚產業綜合體,去年12月18日,2020年中國服裝論壇高端制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在這里舉辦。


說起這棟時尚產業綜合體,于都縣工業園黨委副書記段先有感慨萬千:“按正常施工程序,項目從審批到竣工至少要150天。為辦好這次峰會,各部門主動靠前,迎難而上,通力配合,最終只用了40天就高標準完成了項目建設,創造了新的‘于都速度’。”他坦言,這次峰會首次由縣級城市承辦,大家壓力特別大,要在40天內建成符合峰會要求的高標準綜合體,很多人都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的開展,激發了黨員干部講擔當、肯奉獻的精氣神,大家通宵達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最終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確保了峰會圓滿順利召開。


近年來,于都以紡織服裝產業為龍頭,助推工業高質量發展,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優質營商服務,吸引了贏家、脈動等一大批紡織服裝龍頭企業進駐。為健全平臺、補齊產業鏈,2018年,該縣引進江西順龍服裝水洗有限公司落戶羅坳循環經濟產業園。由于手續辦理、項目推進未達時序要求,致使一些牛仔服飾企業望而卻步。去年10月,于都縣委書記陳陽山數次前往現場調度,要求掛圖作戰,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通過向沿海城市取經,到信豐、龍南、全南、定南等周邊縣市實地學習,廣大干部看到了差距、找準了方向。去年10月中旬,江西順龍服裝水洗有限公司項目全面復工。羅坳工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朱秉連說,那段時間大家不敢有絲毫懈怠,各部門負責人都像火燒屁股、走路生風。“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推行的倒逼、督查、問責等機制,促使各部門直面問題,合力攻堅。12月下旬,該公司一期生產車間順利試產。待項目二期竣工后,可實現年產3億件牛仔服裝,出口值達30億美元,成為全國水洗行業的標桿。


“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啟動后,該縣推出的“媽媽式”服務成效明顯。近段時間來,該縣迎來了項目簽約、開工的“爆發期”:與東方國際集團、江西衛棉紡織、華美時尚集團等簽約8個項目,簽約金額55億元;集中開工項目33個,總投資210.5億元;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雩都古城、于都河大橋等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達96.69億元。頻傳的捷報還有:中紡標檢測中心、“梧桐臺”“辛巴達”等智能智造供應鏈平臺、省健康聲學工程研究中心順利落戶,九豐能源主板上市……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在于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于都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從“制造”走向“智造”奠定了扎實基礎。全縣干部白天一線合力攻堅、晚上集中學習研究,增強了大家履職盡責、攻堅克難的能力。為加快項目建設,該縣抽調了一批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到六大攻堅戰項目建設、征地拆遷一線“賽馬”,正制定《“千里馬獎”和“蝸牛獎”實施辦法》,以激勵鞭策各級干部以釘釘子的韌勁,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跑”出產業富民路

啟動“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后,該縣要求各鄉鎮結合當地實際,先行建設一個鄉村振興示范點。短短兩個月時間,一處處美麗鄉村示范點應運而生。


走進羅江鄉露天生態蔬菜基地,一畦畦露天蔬菜呈現勃勃生機,鄉村干部下到田間,幫助村民移苗除草、栽植培土、防蟲抗凍、施肥澆水,一派火熱景象。以前冬閑時節,村民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曬太陽、聊閑天。當地政府曾號召村民利用優質土壤發展露天蔬菜產業,卻因交通不便,形成不了規模,擔心銷路不暢,沒有村民響應。2020年5月,隨著238國道全線貫通,羅江由昔日“邊角”變成“金三角”。


在“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中,羅江鄉按照“黨建引領、支部帶頭、黨員示范、富民強村”的思路,結合土地資源、氣候條件等特點,發展露天蔬菜產業。


該鄉出臺了《羅江鄉關于露天蔬菜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自我加壓,在保證完成千畝基礎上,建成超2000畝的露天蔬菜產業基地。黨員干部帶頭領種、免費翻耕土地提供種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出后,一度出現村民搶種場景。僅20多天,該鄉就落實田塊2200畝,翻耕2000畝,完成種植1500畝,吸納種植企業(合作社)15家、種植大戶21戶、菜農800多戶,其中黨員戶88戶。“有政府傾心幫助、專家技術指導、銷售市場保障,我有信心和決心帶領群眾把露天蔬菜種好。”該鄉聯豐村黨員種植戶賴建明說。


1月12日,雖不是節假日,但禾豐蘭花小鎮吸引了眾多游客。從廣東梅州自駕前來的吳先生參觀后連連稱贊:“哇,好漂亮,許多名貴蘭花我從來沒見過,環境這么好,這里的村民真幸福!”


禾豐是一個工業重鎮、人口大鎮。“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啟動后,如何實現工業、農業雙輪驅動,繼續做強蘭花小鎮,幫助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成為該鎮領導調研攻堅的課題。拆房建橋、征地修路、遷墳建園,隨處可見黨員干部奔走忙碌的身影。蘭花小鎮二期建設,共拆房128棟、征用魚塘54口、流轉土地1200多畝,完成以上工作僅用了22天,生動詮釋了什么叫“干字當頭、干就干好”。


禾豐鎮黨員干部為民辦實事的作風和效率,得到廣大群眾的點贊。來自廣東的贛州鑫悅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法人劉志高告訴記者:“為了蘭花小鎮的建設,禾豐鎮領導急我所急、想我所想,他們提供的‘媽媽式’服務,很務實、效率高,讓我沒有了后顧之憂,更有信心把蘭花小鎮打造好,為鄉村振興發展出把力。”


在銀坑、嶺背等鄉鎮,同樣處處活躍著干部群眾忙碌的身影。全縣各地積極響應縣里號召,加快推進肉雞、肉鴨等養殖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已完成127個村的肉雞大棚蓋膜,其中109個村完成了棚內設備安裝、20個村已購進雞苗飼養,家禽屠宰及熟食深加工項目也已規劃立項。
高鐵通了,生態美了,于都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和“媽媽式”服務,吸引了眾多二三產業落戶,其中體育產業成了該縣又一個經濟發展增長極。上個月,全國青少年柔道錦標賽、省第六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省青少年乒乓球冠軍賽等先后在該縣舉行,助推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


“跑”出百姓幸福感

在群眾“最急”上見真情,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如春風入疇,潤物無聲,催花結果。


“等了好久,終于等到了這座大橋的開工!”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于都縣城原有的長征大橋、紅軍大橋、渡江大橋已不能滿足車流量激增帶來的暢行需要,每逢節假日和周末非常擁堵。經過合力攻堅,2020年12月28日,市民期待已久的雩都河大橋正式開建。


“以前每次到這里都要繞個大彎,很不安全,現在終于順暢了。”市民陳小華說。該縣中醫院門前的雩陽路,因有一戶征遷受阻,致使規劃的雙向6車道只能單邊3車道通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問題有效解決后,2020年11月15日,這條路終于實現雙向6車道通車,群眾拍手叫好。


自“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開展以來,于都一項項沉寂多年的民生項目相繼開工、建成。以搬遷統建房建設為例,全縣安排搬遷統建房6處,安置搬遷戶2095戶。目前,貢江新區2、3號安置統建房(新天地家園),貢江新村2號安置統建房(貢水南苑)已交付使用。此外,全縣完成了6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房屋整體小青瓦更換琉璃瓦工作,切實解決了部分房屋“年年撿漏、年年漏雨”的問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干部思想解放了、視野開拓了、作風轉變了、效率提高了,加速推進各項工作就有了強大動能。大家圍繞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深化改革、民生實事、黨的建設等方面存在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確定調研課題189個。在學習中找題,在調研中破題,在攻堅中答題,群眾急盼解決的問題陸續有了令大家滿意的結果。


新征程,新作為,新氣象。“大學習、大調研、大攻堅”活動,在于都已深得民心,也深入人心,正推動全縣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只爭朝夕、奮勇爭先。在全縣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全縣民生短板進一步補齊,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作者:李忠生、余書福、黃長生
來源:贛州學習平臺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